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SNP对受旱小麦光合色素含量和PSⅡ光能利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0.5MPa PEG模拟干旱胁迫,0.1mmolL^-1SNP作为外源NO供体,从荧光诱导动力学角度研究了干旱胁迫下SNP对小麦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和PSII光能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旱胁迫虽然引起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却减少了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qP),从而限制PSⅡ对光能的利用(F'v/F'm)和光合功能的正常运行(LPFD)。经SNP和PEG同时处理的小麦光合色素含量明显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避免因干旱引起的光合功能的限制(LPFD);SNP还能增加受旱小麦PSII开放反应中心的比例(qP),使更多的光能传递给PSⅡ反应中心,减少激发能用于非光化学反应的热耗散(NPQ),从而促使更多的激发能用于光化学反应(F'v/F'm)。另外,SNP减轻了干旱胁迫对PSⅡ反应中心施加的激发压力,引起QA的还原程度(1-qP)降低。因此,干旱条件下外源NO供体SNP可能参与了受旱小麦光合色素的合成和PSⅡ对光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花期前后干旱是影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于2020—2021年开展池栽控制性试验,以中科玉505为试验材料,在开花前后28 d内设置4个水分梯度,包括100%作物蒸散量ETC (CK)、70%ETC (干旱胁迫WD1)、40%ETC (WD2)和0 ETC (WD3),研究花期前后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复水后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复水后夏玉米光合性能没有恢复,表现为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速率低于对照,植株干物质积累因此受阻,导致籽粒库容能力下降。干旱胁迫处理使开花吐丝间隔期延长1~3 d,籽粒败育率增加,行粒数和百粒重降低,尤其是WD3的败育率在2020—2021年分别显著增加220.71%和100.73%,WD1、WD2和WD3的产量在2020—2021年分别减产14.52%、36.69%、39.83%和19.62%、45.18%、54.42%。综上所述,花期前后干旱胁迫在复水后,玉米的光合性能仍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最终导致库容量和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早衰型品种豫单2002和晚衰型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活性氧与膜脂抗氧化的变化及复合调节剂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郑单958各个叶位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脱落酸(ABA)含量明显低于豫单2002(P0.05),而郑单958叶片过氧化氢酶(CAT)、玉米素(ZR)和赤霉素(GA3)含量明显高于豫单2002(P0.05)。但是,自主研发的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拌种能降低各叶位叶片H2O2、MDA和ABA累积量,叶片中CAT、ZR和GA3含量显著增加(P0.05),以有效地防止活性氧对质膜的伤害,延长叶片功能期。 相似文献
4.
激动素和丁二酸拌种对玉米衰老过程中叶绿体结构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外源激动素(KT)和丁二酸(SUA)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晚衰型品种)和豫单2002(早衰型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0.00003 mg/kg的KT和300 mg/kg SUA复合剂进行拌种处理后叶绿体超微结构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KT和SUA拌种能明显抑制嗜锇颗粒的增加,防止基粒片层的扩张,从而维持了叶绿体结构的稳定性,表现出叶绿素(Chl)水平、 类胡萝卜素含量 (Car)及Chl a/b比值的增加; KT和SUA还能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效率,郑单 958和豫单 2002在1/2叶尖枯黄时的Fv/Fm和PSII值分别比对照提高7.8%和6.2%、 10.2%和2.7%,qP和qN值有所降低,从而调节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以减少热耗散利于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期。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D1蛋白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干旱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保护机制,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以驻玉309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预处理及2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玉米幼苗的生长参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D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处理(PEG)相比,BR+PEG处理的玉米苗株高增加45.87%,根长增加20.56%,总干物质积累增加8.01%,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4.50%,叶绿素a含量增加26.32%,光合参数(Pn、Gs、Ci、Tr)分别提高9.57%,38.23%,30.19%,28.12%,光合系统Ⅱ(ΦPSⅡ)活性提高了20.48%,最大光化学效率提高了0.66%,光合系统Ⅱ绝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Ⅱ))分别提高20.40%和31.02%;D1蛋白含量增加37.34%(P0.05)。说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喷施BR可以改善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减缓光合系统的损伤,促进D1蛋白质的稳定,从而提高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SNP对受旱小麦光合色素含量和PS II光能利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5 MPa PEG模拟干旱胁迫, 0.1 mmol L-1 SNP作为外源NO供体, 从荧光诱导动力学角度研究了干旱胁迫下SNP对小麦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和PS II光能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 干旱胁迫虽然引起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 却减少了PS II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qP), 从而限制PS II对光能的利用(F’v/F’m)和光合功能的正常运行(LPFD)。经SNP和PEG同时处理的小麦光合色素含量明显增加, 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 避免因干旱引起的光合功能的限制(LPFD); SNP还能增加受旱小麦PS II开放反应中心的比例(qP), 使更多的光能传递给PS II反应中心, 减少激发能用于非光化学反应的热耗散(NPQ), 从而促使更多的激发能用于光化学反应(F’v/F’m)。另外, SNP减轻了干旱胁迫对PS II反应中心施加的激发压力, 引起QA的还原程度(1-qP)降低。因此, 干旱条件下外源NO供体SNP可能参与了受旱小麦光合色素的合成和PS II对光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一氧化氮(NO)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方法】以驻玉309为试验材料,在光照培养箱内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NO供体SNP预处理3 d后,进行20% PEG-6000(-0.8 MPa)模拟干旱胁迫3 d后玉米幼苗的生长参数、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D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分别比对照下降了68.4%、87.2%、15.8%、31.3%;而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Vj)和单位反中心耗散能量(DIo /RC)则分别上升了20.9%和21.2%;此外,叶片的叶绿体结构明显遭到破坏,D1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是,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经过SNP预处理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的玉米幼苗Pn、Gs、Fv/Fm、Fv/Fo明显增加56.6%、202.5%、15.8%、30.7%,而Vj、DIo/RC下降了22.7%和25.4%;叶绿体的类囊体片层恢复整齐,基粒片层变清晰;D1蛋白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了94.7%;以上这些变化与干旱条件下SNP预处理后NO含量的增加有关。【结论】在干旱条件下,NO可能参与调节了PSII反应中心D1蛋白的表达并稳定PSII反应中心的结构和功能,以改善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以郑单958和陕单2552为材料,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旱作条件下3种施氮水平在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对两个玉米品种的光系统II(PSII)反应中心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玉米光合功能的调控效应依玉米品种、生育时期有所不同,拔节期郑单958的光合性能指数值(PI)明显高于陕单2552,主要在于其较高的光能捕获能力(PTR)和反应中心活性(RC/ABS);中等施氮条件下能提高玉米的PI,高氮处理下PI和光合速率(Pn)并没有继续增加。扬花期,两个品种及其氮素处理间的PI、Pn和叶绿素含量差别较小。成熟期玉米的生长能力减弱,光合能力降低,郑单958的PI、Pn、叶绿素含量在不施氮和中等施氮条件下较陕单2552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苗期调亏灌溉对夏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产中干旱和倒伏问题,选用浚单20和伟科702两个高产品种为材料,采取盆栽调亏灌溉的方法,在苗期设置4个干旱胁迫水平,并在拔节期复水至正常水平,研究苗期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能降低玉米乳熟期穗位系数及长粗比,增加茎粗系数、地上第3节茎秆的穿刺强度及茎秆拉力。此外,轻度干旱胁迫的气生根及总根条数、根干重和根冠比较对照也有明显提高。灌浆期单株总叶面积及产量随干旱胁迫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千粒重的变化是造成产量差异的关键。苗期轻度干旱胁迫结合拔节期复水,可以改善玉米农艺性状,增强茎秆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