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5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能否诱导细胞自噬,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免疫荧光、酶标仪检测、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经AFB1处理过的细胞的自噬水平、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AFB1能够引起RAW264.7细胞和Hela细胞的自噬反应,并且该自噬为完全自噬。AFB1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自噬是依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途径发生的,并受ROS的调节。此外,发现AFB1诱导ROS产生呈浓度依赖性,而ROS抑制剂同时抑制了ROS和自噬发生,但自噬抑制剂并没有有效地抑制ROS的产生,表明ROS处于AFB1诱导自噬的上游,对自噬起到调节作用。这表明AFB1诱导的自噬现象在细胞中普遍存在,而自噬作为机体的免疫机制,在抵抗AFB1毒力侵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甜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评价甜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的抗虫性 ,结果得出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甜玉米品种的抗性大小依次为 :穗甜 2号 >奥甜 2号 >华 1>奥甜 1号 >超甜 2 0。从抗虫性的角度考虑 ,在生产上栽培穗甜 2号将有利于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  相似文献   
43.
 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8个水稻品种不同叶位连体与离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全展后(或离体后)叶绿素含量变化可明显划分为相对稳定期和速降期两个阶段。离体与连体叶片、不同叶位叶片间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均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进一步测定其他34个品种幼苗期离体第6叶和连体剑叶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并进行若干方程曲线拟合表明,用多项式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系数最大(r=0.9619,P< 0.01)。用该拟合方程对另外10个品种剑叶的光合功能期估算并与实测值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估算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实测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8和0.9913(P < 0.01)。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Feng Dan’不同生育期矿质元素动态变化规律,为油用牡丹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方法  以8年生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测定根、茎、叶以及不同生育期果荚和种子的矿质元素,分析矿质元素积累分配特性以及矿质元素分配的相关性。  结果  生育期内油用牡丹‘凤丹’根、茎、叶中的磷持续下降,根和叶中的氮持续降低,钾和镁在不同器官内变化趋势不同。铁在不同器官内的质量分数均大于其他微量元素,除铜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根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荚和种子中的氮逐渐升高,果荚中钾和种子中磷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矿质元素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氮、磷、钾、铁、锰与其他元素间相关性较高;同种矿质元素在‘凤丹’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结论  在生育期内,油用牡丹‘凤丹’从展叶期到现蕾期之前对氮、磷元素需求量大,应在植株展叶前追施氮肥和磷肥;结实期对氮、磷、钾需求量大,建议在开花后追施氮磷钾肥;在植株现蕾期前(3月上旬)追施铁肥,在5–7月种子发育期追施硼、锌肥,满足‘凤丹’植株对这3种微量元素的需求。表7参36  相似文献   
45.
为揭示绿肥对咖啡园杂草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调查了云南省保山市常规种植咖啡园(CK)、种植绿肥田菁咖啡园(SC)、种植绿肥硬皮豆咖啡园(MU)的杂草群落,探讨种植绿肥对咖啡园杂草群落的生态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CK有杂草12科21种,SC有杂草10科16种,MU有杂草7科10种。3种类型咖啡园杂草生态位宽度大于0.600的杂草有10种,其中,CK有6种,SC有2种,MU有3种。种植绿肥的咖啡园杂草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ACE估计值、Fisher α指数、Shannon-Wiene指数及生物量均低于常规种植咖啡园(CK),其中,杂草物种丰富度、ACE估计值和鲜重具有显著性差异。常规种植咖啡园与种植绿肥咖啡园杂草群落结构不相似。3种类型咖啡园杂草单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植物功能群占据最大优势,但种植绿肥咖啡园的占比更高。种植绿肥改变了咖啡园杂草群落的生态位、群落结构及功能群,降低了咖啡园杂草群落多样性,对咖啡园杂草群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淹水条件下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的细胞学特点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通气组织形成中的作用,以高度耐湿的华麦8号幼苗为材料进行淹水处理,在显微水平上系统地观察了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了细胞核DNA的断裂情况,并对ROS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荧光观察.结果表明:(1)通气组织最先起源于根皮层中部,然后逐渐扩展,到淹水8 d时基本形成,淹水60 d时更为发达;(2)淹水1.5~48 h根皮层出现大量细胞核DNA断裂,且细胞核DNA降解为180~200 bp的片段,证明小麦根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是根皮层细胞发生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的过程,而且淹水1.5~48 h是根皮层细胞死亡高峰期;(3)ROS在细胞核DNA发生断裂前开始积累,在通气组织形成中呈现动态变化.上述结果表明, 淹水胁迫下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是一个皮层细胞PCD的过程,并且ROS可能参与介导了PCD的进程.另外,淹水胁迫在前期抑制了次生根的产生,随后又促进了次生根的产生.  相似文献   
47.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植物内生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ES-2菌株对苹果青霉病的抑制效果。ES-2菌株的各处理液在苹果果实和PDA培养基上对苹果青霉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较低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菌的抑制效果;24h后接种病菌孢子的果实其病斑直径一般都高于48h后接种的果实。实验证明,ES-2菌株防治苹果青霉病的机理是由于ES-2产生的抗菌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收集全国 6个省、市的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mb.) Makino]类群样品 1 2个 ,进行形态学和花粉粒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的绞股蓝类群 ,其叶的小叶数、小叶的形状及大小存在变异。其主要的花粉形态有二类 :一类体型较小 ,表面雕纹呈条纹状 ;另一类体型较大 ,表面雕纹呈拟网纹状。  相似文献   
49.
人工林经营与森林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环境与资源这一热点问题 ,论述人工林经营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首先提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概念 ,并结合蒙特利尔进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方案 ,阐述了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与育林学之间的关系 ,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 ,进而提出营养管理是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这一新观点  相似文献   
50.
应用电镜与PCR技术检测琯溪蜜柚黄龙病病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产区发生琯溪蜜柚叶片斑驳、果实变小及全株矮化的病树是柑桔黄龙病引起的。采用电镜技术与 PCR技术研究 ,证明其病原 BL O在形态、大小与构造上和柑桔黄龙病病原 (BL O)相同 ,其病原 DNA、PCR扩增及 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的结果 ,证明它与柑桔黄龙病病原 PCR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病具有传染性 ,能通过病梢嫁接传染给琯溪蜜柚的健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