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0篇
  24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81.
耕作制度专家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人工智能,知识库和数据加有机结合,建立耕作制度专家系统,实现了耕作制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FSES引入数据库关联技术,结合传统的产生式规则法和框架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以关系型知识库为主的农业生态系统知识库体系。采用似然推理法,用FSES对江西临川市耕作制度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2.
CARAH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在天水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及时准确预报马铃薯晚疫病在天水市的发生与流行,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何家湾村马铃薯基地,运用DAVIS自动气象站收集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温度、湿度及降水量数据,运用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进行分析,以确定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晚疫病病菌生成潜在侵染的次数和代数,准确地预报发病期,确定最佳防治期及防治次数。2013年在马铃薯生长期间(5月20日至9月30日),晚疫病病菌共繁殖15代,共产生39次侵染,其中轻度侵染9次,中度侵染8次,重度侵染4次,极重度侵染18次。根据预警系统预测结果,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作为保护性药剂,用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作为治疗性药剂进行防治,平均防效达78.4%,比大田对照提高11.1百分点,平均鲜薯产量达27 833.3 kg/hm2,比大田对照增产17.19%。  相似文献   
183.
[目的]灌木林内植被生长连续、多藤蔓附生,在垂直、水平方向分布紧密,可燃物负荷量大,燃烧蔓延速率快、火强度高.柞木是云南省典型灌木林植物代表,开展燃烧蔓延及释烟特征研究可为灌木林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灌木林火发生频率,保护森林资源.[方法]以云南省局部山地地形、柞木植被数据为基础,利用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建立微观山体柞木林模型,设置5种坡度(0°、15°、25°、35°、45°)、2个火源位置(火源1、2分别位于坡度15°、0°),分别模拟4种风速(0 m/s、1.5 m/s、2.5 m/s、3.5 m/s)条件下柞木林火燃烧,研究柞木林火燃烧蔓延规律、温度变化趋势、CO浓度、CO2浓度、烟气流速、烟气热辐射.[结果]微观柞木林模型燃烧约100 s趋于稳定,风速≤2.5 m/s的初始燃烧阶段,坡度15°与25°、35°与45°区域燃烧温度几乎同时达到反应温度300℃,柞木林火在以上连续坡度范围内蔓延速度更快;火源1为起火点时,25 s内,3.5 m/s风速时坡度15°区域为主要蔓延位置;平地内燃烧温度可达2000℃、烟气热辐射量为1500~1700 kW/m2、烟气流速约15 m/s,均高于其它坡度;下山火受逆风影响蔓延较为困难,风速3.5 m/s时下山火发生概率较小;在柞木林火模拟过程中,烟气流速与坡度呈负相关,坡度增加风速降低,烟气流速越小;烟气热辐射的初始上升速率较为缓慢,150 s左右数值变化趋于稳定.[结论]FDS软件模拟微观柞木林模型燃烧与实际火灾发生蔓延状况大致相同,可作为森林火灾燃烧蔓延规律及烟气释放特征研究的有力工具.模拟结果可为柞木林火预防、扑救提供科学指导,有效提高森林防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4.
为了增加瑞绿6号的制种产量及种子纯度,研究了不同定植密度(每667 m~2分别定植2 000、2 200、2 400、2 600株)和不同定植方法(隔株、隔行、隔垄)对瑞绿6号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瑞绿6号制种中,父母本应该严格采用隔株定植;每667 m~2定植2 400~2 600株最为合适,每667 m~2制种产量为25.7~25.9 kg,且种子纯度大于96%。  相似文献   
185.
基于TM影像的海南岛橡胶种植面积信息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ERDAS IMAGINE为操作平台,利用2008年Landsat-TM卫星数据作为遥感信息源,通过监督分类方法和实际调查,提取海南岛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信息,并与2008年年鉴中橡胶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TM遥感影像调查橡胶种植面积的准确率约为91%,基本能反映区域橡胶种植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6.
橡胶林生态系统干季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的初步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气象法中的梯度观测系统、涡度相关系统和闭路水汽-CO2廓线系统,使用设置在海南省西部儋州地区一片刚开割的橡胶林中观测铁塔上的观测仪器所得的干季7个晴好天气的微气候观测数据和通量观测数据,对其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的辐射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呈明显的昼夜交替变化;橡胶林林内和林冠上风速昼夜变化明显,风向则多为东北风(15°~40°);林冠上方气温和树冠面表温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树冠表温日变化幅度大于气温;相同时刻干季橡胶林林冠上方和林冠内湿度和水汽压相差不大;林冠内CO2浓度夜高昼低;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小。(2)林冠上方显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变化趋势相同,显热通量小于潜热通量;净辐射通量日变化呈规则的倒"U"形,主要由下行短波辐射决定;土壤热通量存在日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化变小;CO2通量随光合有效辐射发生日变化;水汽通量随净辐射发生日变化。  相似文献   
187.
不同年龄橡胶树各器官养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开割巴西橡胶树无性系PR107为研究材料,在2a的不同月份研究了10个年龄段(2~28龄)橡胶树各器官中矿质养分N、P、K、Ca、Mg的含量情况,同时分析了树龄及季节对橡胶树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养分元素在树体内含量高低顺序为:CaNKMgP;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橡胶树不同器官养分含量有所不同:树叶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胶乳为冬季秋季夏季,而树枝、树皮、树干、树根养分含量规律基本相同,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从树龄来看,各养分元素在不同月份(或季节)的差异较为明显,但其年度平均值的波动幅度则较小。(2)不同器官总养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胶乳树干。树叶和树皮(具有乳管)是橡胶树的同化器官和生物合成器,是橡胶树生理最活跃的器官,其养分含量通常是其它器官的2~4倍。  相似文献   
188.
科学合理的施药技术对提高药效与减少用药量至关重要。2009年,氯虫·噻虫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控以上2种虫害且持效性好。同一剂量下,药后7 d的防效受喷头与用水量的影响较大,药后14 d喷雾器、用水量显著制约药效,药后21 d各因素对防效影响无规律性。同一药械(喷雾器类型、喷头型号)下,用水量、剂量和助剂对该药剂防治上述水稻螟虫的作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89.
为了确定具有最佳抗冷冻效果的禽类卵黄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其添加质量分数,在猪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6%、7%、8%、9%和10%的鸡、鸭、鹌鹑、鸽子和鸵鸟的卵黄LDL,分析不同禽类的LDL对猪精子的冷冻保存效果。结果表明,稀释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9%的鸡、鸭、鹌鹑、鸽子卵黄LDL以及质量分数8%的鸵鸟卵黄LDL时,冷冻-解冻后精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42.33%、35.63%、31.47%、47.33%和36.40%。以5种禽类LDL最佳质量分数配制冷冻稀释液冷冻精子,发现质量分数为9%的鸽蛋LDL冻存猪精子时解冻后精子活率达到47.33%,顶体完整性达到62.57%,质膜完整性达到48.13%,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鸽子卵黄LDL对猪精子具有良好的冷冻保护性能,可提高猪精子抵抗低温打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0.
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投喂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后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初孵仔鱼CYP19A、DMRT1基因表达以及性腺的组织学变化,以期进一步了解P450芳香化酶(P450arom)在鱼类早期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样品CYP19A和DMRT1表达显示性二态,雌性表达CYP19A基因,雄性表达DMRT1基因。LE处理组在性别分化期间,雄性样品单一表达DMRT1,雌性样品则同时表达CYP19A和DMRT1。qRT-PCR结果显示:LE处理组雌性仔鱼CYP19A基因表达被显著抑;虽然在仔鱼出膜后22d(dph)的表达水平高于9 dph,但仅为同日对照组的2.11%。LE处理组雌性样品22 dph时DMRT1基因表达量上调,至150 dph时达对照组雄性水平。55 dph的性腺组织学结果表明,LE处理可导致暗纹东方鲀稚鱼原始卵巢退化,并向功能性精巢发育。150 dph的LE处理组性腺均为精巢,并与对照组精巢发育同步。结论认为,暗纹东方鲀性腺分化期间P450arom是卵巢形成和维持发育所必须的,抑制P450arom活性可导致雌性暗纹东方鲀发生雄性化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