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65篇 |
免费 | 2643篇 |
国内免费 | 35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36篇 |
农学 | 2162篇 |
基础科学 | 1818篇 |
4047篇 | |
综合类 | 21068篇 |
农作物 | 2915篇 |
水产渔业 | 1912篇 |
畜牧兽医 | 6452篇 |
园艺 | 2951篇 |
植物保护 | 17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3篇 |
2023年 | 854篇 |
2022年 | 1878篇 |
2021年 | 1845篇 |
2020年 | 1750篇 |
2019年 | 1729篇 |
2018年 | 1212篇 |
2017年 | 1959篇 |
2016年 | 1334篇 |
2015年 | 2017篇 |
2014年 | 2268篇 |
2013年 | 2475篇 |
2012年 | 3717篇 |
2011年 | 3621篇 |
2010年 | 3386篇 |
2009年 | 3129篇 |
2008年 | 3168篇 |
2007年 | 2840篇 |
2006年 | 2404篇 |
2005年 | 1894篇 |
2004年 | 1215篇 |
2003年 | 746篇 |
2002年 | 804篇 |
2001年 | 767篇 |
2000年 | 655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7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为探讨水貂皮肤和毛囊发育机理,试验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水貂毛皮成熟期皮肤及毛囊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貂皮肤表皮细胞和毛囊外根鞘细胞中都有IGF-Ⅰ、IGF-ⅠR和EGF基因的强阳性表达,3种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细胞核呈空泡状未见到阳性染色,呈苏木精复染的蓝色,皱褶区域和表皮下胶原结缔组织出现了阳性染色为非特异性阳性结果。IGF-Ⅰ、IGF-ⅠR和EGF基因在水貂皮肤表皮和毛囊外根鞘细胞中广泛表达,直接参与调控皮肤和毛囊的发育。表明EGF、IGF-Ⅰ和IGF-ⅠR基因在水貂皮肤及其衍生结构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以自产饲料为试验组、外购饲料为对照组、广东省云浮市某“番鸭一号”养殖户为基本单元,开展饲料营养对比试验,对“番鸭一号”饲料营养标准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①“番鸭一号”应分3个阶段饲养(番小鸭料:1~18日龄;番中鸭料:19~40日龄;番大鸭料:41日龄至上市).②番中鸭料宜使用超低代谢能标准,限制长速;作为补偿,后期使用高代谢能饲料,可有效控制“斤鸭料本”.③在夏季条件下,番大鸭(项鸭)饲料粗蛋白标准设定在15%,代谢能设定在12.33 MJ/kg时,上市项鸭“斤鸭料本”“次鸭率”明显优于外购料. 相似文献
75.
延胡索系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Corydalia yanhusuo W.T.Wang)的块茎,《本草纲目》曰:“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延胡索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强度为阿片的1/100。临床上延胡索常与其它药物配伍治疗各种疼痛,血瘀气滞所致疼痛配伍川芎,阳明头痛配伍白芷,风湿痹阻配伍当归。笔者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延胡索、延胡索配伍川芎、延胡索配伍白芷、延胡索配伍当归的镇痛作用,为中医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6.
已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母猪杀婴行为的产生起重要作用。本文对母猪杀婴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母猪杀婴行为数量性状位点(QTLs)和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78.
79.
为明确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n-butanol part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FNB)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PRSV)的效果。本研究以Marc-145细胞和PPRSV弱毒疫苗毒株(TJM-F92)为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FNB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检测先给药后接毒、先接毒后给药、药物与病毒同时作用这3种方式处理细胞后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结果发现,FNB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500 μg/mL,因此,选择25~500 μg/mL浓度范围的FNB进行后续试验。各浓度的FNB处理病毒后,能不同程度的抑制PRRSV在细胞上的增殖,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浓度越高,抗病毒效果越好。其中,先接毒后给药、药物与病毒同时作用这两种方式抗PRRSV效果显著,在25~500 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1.55%~65.23%和24.85%~73.60%。而先给药后接毒,不能有效降低病毒的感染力,在药物最高剂量(500 μg/mL)时细胞存活率仅为7.00%,抗病毒效果不明显。FNB预先作用于Marc-145细胞虽未降低PRRSV感染细胞的能力,即药物对于PRRSV预防作用效果不理想,但是FNB对病毒感染细胞后呈现一定的作用,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病毒的合成、释放及直接杀灭病毒,进而能够有效抑制PRRSV在细胞上的增殖。本试验结果不仅为FNB在临床上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可以为辣蓼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三种猪Ⅰ型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pIFN)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长白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了三种猪干扰素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获得的猪干扰素α1基因序列全长570bp,编码189个氨基酸,获得的猪干扰素α2基因序列全长540bp,编码179个氨基酸,获得的猪干扰素β基因序列全长563bp,编码186个氨基酸。三种猪Ⅰ型干扰素基因与已知猪Ⅰ型干扰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可达99%~1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