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55篇
  免费   23352篇
  国内免费   40000篇
林业   16853篇
农学   14192篇
基础科学   14561篇
  45958篇
综合类   95782篇
农作物   14969篇
水产渔业   10593篇
畜牧兽医   31054篇
园艺   14275篇
植物保护   12970篇
  2024年   2150篇
  2023年   4146篇
  2022年   8393篇
  2021年   8005篇
  2020年   8702篇
  2019年   11275篇
  2018年   9350篇
  2017年   12512篇
  2016年   11002篇
  2015年   13838篇
  2014年   13297篇
  2013年   14841篇
  2012年   18362篇
  2011年   17953篇
  2010年   16666篇
  2009年   14942篇
  2008年   13850篇
  2007年   12954篇
  2006年   10676篇
  2005年   8673篇
  2004年   6429篇
  2003年   4658篇
  2002年   4327篇
  2001年   3895篇
  2000年   3430篇
  1999年   2034篇
  1998年   1294篇
  1997年   1286篇
  1996年   1121篇
  1995年   1185篇
  1994年   1172篇
  1993年   926篇
  1992年   964篇
  1991年   808篇
  1990年   614篇
  1989年   603篇
  1988年   538篇
  1987年   416篇
  1986年   423篇
  1985年   212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190篇
  1982年   190篇
  1981年   252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50篇
  1978年   130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0篇
  1955年   10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对现阶段海原县肉牛繁育现状进行总结,即基础母牛饲养量逐年增加,品种趋向良种化;养殖模式由单一散养户逐渐转向规模场(户);养殖技术由原始粗放逐渐转向科学精细化;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配套体系逐渐健全。并分析了几个制约肉牛良繁的问题:即中大规模养牛场出现本交现象;饲养管理不精准导致“一年一胎”难实现;犊牛成活率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冷配繁育技术、母牛规范化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成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甘孜藏牛的mtDN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方法]采用mtDNA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结果显示:在28头甘孜藏牛mtDNA 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232个变异位点,确定了22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8820±0.00010,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2420±0.00003,表明甘孜藏牛具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分布图表明,28头甘孜藏牛mtDNA基因组包括4种母系支系,分别为普通牛的T2、T3与T4支系,还有牦牛支系,其中T2支系占7.14%,T3支系占64.29%,T4支系占3.57%,牦牛支系占25 %。[结论]甘孜藏牛具有较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为普通牛母系起源,但与牦牛有杂交。  相似文献   
43.
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大于75%,抗氧化性强,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及经济价值高。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排毒解毒等功效。人体内的硒元素只能通过食物获取,因此人体必须补充含硒元素的食物。在缺硒地块中生长的植物硒含量低,人工外源施硒可增加植物中硒元素含量。总结出一种高油酸花生增硒高产栽培技术,使高油酸花生兼具富硒特点,增加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4.
齐宁19号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龙薯9号为母本经放任授粉系统选育而成的淀粉、鲜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好、食味优等特点。2022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甘薯(2022)370054;2023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为CNA20201002577。主要介绍了齐宁19号的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轻简化栽培技术等,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5.
跨膜蛋白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和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关键作用,因此一直受到广泛研究。本文将介绍一种重要的跨膜蛋白——体积调节阴离子通道(Volume Regulated Anion Channel, VRAC),并全面综述其分子结构特征和多个生理功能,旨在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重金属污染具有滞留时间久、难恢复和难治理等特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备受关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endophytes,DSE)可与多种植物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其在促进植物生长、与植物联合共生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阐述DSE功能及其对重金属耐性机制,本文综述了DSE的结构特征及定植规律,其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胁迫下DSE的应答机制(吸附螯合、调控基因表达、抗氧化应激和“区室化”作用等),总结了DSE-植物共生体系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期为DSE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7.
祁心  梁力丹  雷慧 《中国种业》2024,(5):113-117
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其对北苍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以 5%、10%、15%、20%、25% 浓度的 PEG-6000 溶液对内蒙古赤峰和河北承德的北苍术种子进行处理,分析种子的萌发时间、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茎长和呼吸速率指标变化;发芽后模拟自然干旱,探究其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种子的萌发时间比内蒙古种子短;内蒙古种子和河北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先升高后降低,在 10% 干旱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内蒙古种子为 49.97%,河北种子为 80.00%;在 25% 干旱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最低,内蒙古种子的发芽率为 6.67%,河北种子的发芽率为 31.07%。2 种种子的发芽势、根长、茎长和呼吸速率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逐渐降低,但整体上河北种子的降低程度小于内蒙古种子。自然干旱胁迫 6d 后,北苍术幼苗的光合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8.
利用沼液培养微藻可在收获藻生物质的同时回收碳、氮、磷养分,是沼液资源化利用极具潜力的途径。与光合自养相比,兼养培养可实现藻生物量快速积累,且对光、碳利用灵活,与透光性不佳的沼液相性较好,但目前缺乏相关研究论证其可行性。本文首先选取了小球藻 Chlorella sp.、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栅藻 Scenedesmus sp.,以葡萄糖为碳源利用猪粪沼液对 3株微藻进行了兼养培养。结果显示,兼养策略可在大幅强化藻生物量积累的同时协同提升沼液污染物去除。其中,Chlorella pyrenoidosa展现出最佳的生物量及养分去除优势,培养7 d生物量可达1.51 g·L-1,为光合自养的6.12倍,沼液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较自养分别提高了20、36、41个和32个百分点。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具备两种典型碳代谢路径的有机碳源(葡萄糖-三羧酸循环,乙酸钠-乙醛酸循环)对Chlorella pyrenoidosa沼液兼养培养的影响,发现葡萄糖相较于乙酸钠更适宜作为沼液兼养培养的有机碳源,且葡萄糖浓度与利用效率呈负相关,1 g·L-1葡萄糖浓度条件下Chlorella pyrenoidosa具有最高的单位有机碳生物量产率。此外,兼养微藻通过代谢葡萄糖可协同提升光合性能,使PSⅡ最大量子产量、实际量子产量、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等维持较高水平,既弥补了沼液弱透光下光能不足,也强化了持续光照后的光系统损伤恢复机制。因此,本研究认为以添加1 g·L-1葡萄糖的沼液兼养培养Chlorella pyrenoidosa是克服沼液养藻光衰减等不利因素,强化微藻生物量产量及养分回收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畜禽养殖场沼液生物消纳与资源化利用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在抗生素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玉米芯为原料,在300~800 ℃下热解制备生物炭(CBCs)及除灰分生物炭(CBCs_AW),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的影响,探究灰分和碳形态与四环素(TC)吸附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的碳结构由未完全碳化有机质(300 ℃)逐渐转化为石墨碳结构(800 ℃),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BC800_AW的吸附量最大,证实石墨碳结构是促进TC吸附量增加的重要因素。CBCs_AW对TC吸附量高于CBCs,说明灰分对TC吸附有一定抑制作用。分析TC吸附性能与生物炭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吸附量与生物炭比表面积、孔体积、芳香性和石墨化程度相关性较高,推测TC的主要吸附机理为孔隙填充作用和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和抗生素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为解决IHSS (国际腐植酸协会)推荐法提取剩余污泥腐植酸参数不明确和剩余污泥腐植酸提取研究中缺乏其毒性效应评价等问题,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剩余污泥腐植酸提取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了腐植酸理化特性及其对作物幼苗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提取的最佳条件:碱浓度为0.19 mol·L-1,碱泥比(mL∶g)为11.6,振荡时间为3.8 h,提取量为96.1 mg·g-1。相较于推荐法的腐植酸提取量增加了118%。提取所得腐植酸的元素分析显示,O/C为0.84,H/C为0.14,C/N为4.4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显示,剩余污泥腐植酸存在羧基、醇羟基和酚羟基等含氧官能团,重均分子量为8 856 Da。此外,在500 mg·L-1施用条件下,该腐植酸对大白菜和萝卜种子发芽率和子叶光合色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对大白菜种子胚根伸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综上,通过优化提取条件可显著提高腐植酸提取量,剩余污泥腐植酸腐殖化程度与芳香化程度均较高,分子量较小,生物活性较强,且低浓度下对作物早期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