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006篇 |
免费 | 8462篇 |
国内免费 | 1498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359篇 |
农学 | 8271篇 |
基础科学 | 7296篇 |
16047篇 | |
综合类 | 74369篇 |
农作物 | 10445篇 |
水产渔业 | 6019篇 |
畜牧兽医 | 24054篇 |
园艺 | 12052篇 |
植物保护 | 75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81篇 |
2023年 | 3299篇 |
2022年 | 7357篇 |
2021年 | 7148篇 |
2020年 | 6567篇 |
2019年 | 6599篇 |
2018年 | 4861篇 |
2017年 | 7295篇 |
2016年 | 4766篇 |
2015年 | 7519篇 |
2014年 | 8027篇 |
2013年 | 9329篇 |
2012年 | 12928篇 |
2011年 | 13336篇 |
2010年 | 12895篇 |
2009年 | 11354篇 |
2008年 | 11272篇 |
2007年 | 10297篇 |
2006年 | 8300篇 |
2005年 | 6475篇 |
2004年 | 4223篇 |
2003年 | 2619篇 |
2002年 | 2556篇 |
2001年 | 2461篇 |
2000年 | 2200篇 |
1999年 | 776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3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牦牛奶产业是青藏高原巩固脱贫攻坚、实现畜牧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选择,政府、企业和牧户等多元主体在推动产业链建设上发挥着不同作用。本研究以那曲市色尼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龙头企业成为牦牛奶价值增值的关键主体,养殖合作社成为牧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供销合作社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补充,牧户在牦牛奶产业发展中显著受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当前,那曲牦牛奶产业存在产业发展初级、产品同质竞争、草原过载过牧、合作社管理不规范、行政干预过多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基于牦牛奶产业对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下一步应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投入、积极引育管理人才、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定位等,推动当地牦牛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993.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我国重要的稻田绿肥作物,为揭示不同地区种质资源遗传特征,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77份紫云英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结构分析。研究发现,77份供试紫云英种质资源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67 7~0.868 6,可划分为6个聚类。不同地区群体间分化系数为0.136 3,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种群间变异占比13.9%,种群内变异占比86.1%。不同ISSR引物扩增信息鉴别紫云英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构建了以P809第3,8,9,10,12,15扩增位点以及P886第1,3,5,9,10,11扩增位点为特征的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77份供试紫云英资源。以资源所在省份为单元进行群体分析,供试紫云英资源遗传结构呈现分化特征,河南-安徽-江苏-上海资源遗传结构相似,构成北方亚群;四川-广西-湖南-江西资源相似,构成西南方亚群;福建种质资源则呈现混合型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紫云英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种类和施氮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在湖南稷子拔节期设置不施肥(CK)、尿素和硫酸铵(N1,N2)轻施肥(F1:50 kg·hm-2)、中施肥(F2:100 kg·hm-2)、重施肥处理(F3:150 kg·hm-2),研究不同氮肥和施氮水平下湖南稷子田间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实现高效生产的适宜氮肥和施氮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量为F2和F3时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地湖南稷子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P<0.05),植株不同部位氮含量上升,施氮量F3时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P<0.05),且同一施氮量下追施硫酸铵后湖南稷子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均高于尿素。综上所述,氮肥追施量在150 kg·hm-2时,有利于盐碱地湖南稷子的产量的提升和养分的吸收,且同一条件下追施硫酸铵较追施尿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5.
为更好地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野生资源,本研究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共采集了1 723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通过表型特征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鉴定出了99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24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并测得老芒麦的DNA含量在5.86~7.30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6.66 Gb;垂穗披碱草材料的DNA含量在9.50~10.36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9.97 Gb。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野生老芒麦材料在苗期基部叶鞘出现了绒毛,分析发现该表型出现的概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海拔、年年均气温以及年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老芒麦苗期基部叶鞘绒毛的有无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是老芒麦种质应对不同环境类型的适应性机制之一。本研究为老芒麦的形态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为有效保全苜蓿草颗粒贮藏过程中维生素及营养品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草颗粒为研究材料,研究贮藏时间(0,60,120,180,240 d,冷冻240 d)与蒙药黄芩(0%,0.5%,1.0%,1.5%)对其维生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与其他添加量相比,添加1.5%黄芩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5、维生素C和α-维生素E含量。贮藏60 d及以上显著降低了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1、维生素B3、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贮藏120 d时苜蓿草颗粒DM含量趋于稳定;苜蓿草颗粒贮藏180 d后其CP含量显著降低;贮藏0~180 d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颗粒NDF和ADF含量显著升高。与常温贮藏240 d相比,冷冻贮藏相同时间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中维生素B1、维生素B5、α-维生素E和OM含量,显著降低DM、NDF和ADF含量。因此,1.5%黄芩添加剂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含量,且常温贮藏时间不宜超过60天。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根据鱼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饲料中鱼源性成分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只能检测到鱼源性成分,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饲料中鱼源性成分的最低检出限为0.05%,定量检测的线性范围0.018~18.46ng.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饲料中鱼源性成分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对防止饲料掺假、控制进出口饲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