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7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834篇
林业   929篇
农学   1155篇
基础科学   536篇
  1237篇
综合类   1978篇
农作物   431篇
水产渔业   317篇
畜牧兽医   844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5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累积生长过程是多生育期、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究多生育期信息引入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监测模型的影响,实现水稻品质信息的大规模准确监测。该研究选取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这4个有关水稻籽粒形成发育的生育期的冠层光谱,分析原光谱、植被指数、高光谱特征参数,及其变换形式与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筛选得到相关性较好的光谱变量,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建模,建立基于多生育期光谱变量的直链淀粉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D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 RVI)及成熟期特征参数表现出较高敏感性,最适用于直链淀粉含量预测的生育期为成熟期,而多生育期信息的综合利用能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佳多生育期预测模型为孕穗-抽穗-成熟期组合模型,建模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为0.708,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0.71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 MAPE)为3.22%,验证R2为0.631,RMSE为0.768%,MAPE为3.99%,证明该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测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为稻米品质指标大尺度统计监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72.
大蒜联合收获切根试验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大蒜联合收获切根作业性能,解决大蒜切根过程中根系一次清除率低、蒜头损伤率高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大蒜联合收获切根试验台,该试验台主要由毛刷辊、前旋转切刀、夹持输送机构、排序-对齐机构、浮动切根机构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蒜株的根系清理和预切、蒜株排序和对齐、根系浮动切割等作业工序。该文确定了切根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并对影响切根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切根作业质量的主次作用因素为夹持输送速度、夹持角度、浮动切刀转速,较优参数组合方案为夹持输送速度1.05 m/s、夹持角度79°、浮动切刀转速2 200 r/min(切割线速度为17.3 m/s),此时根系去净率为96.1%,蒜头伤损率为2.39%,满足大蒜切根作业质量要求。该文研究结果可为大蒜联合收获切根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内物流排杂高速摄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内物流排杂运动机理,研制了甘蔗收获机内物流排杂试验台,并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甘蔗与蔗叶在物流通道内的运动全过程,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在物流运动过程中发生弹跳、扭转和弯曲变形,在剥叶运动过程中发生断尾,并且通过排杂装置将蔗叶与甘蔗分离后排出。通过建立甘蔗收获机内各部件元件与甘蔗、蔗叶的简化力学模型,结合甘蔗和蔗叶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甘蔗和蔗叶在物流通道内的运动机理。甘蔗在物流运动中主要受到的作用力为各部件对甘蔗的轴向力、垂直于甘蔗运动方向的切向力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74.
华南型单栋塑料温室风荷载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华南型单栋塑料温室的风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研究,测量了在16种不同风向角下温室风荷载体型系数大小和分布规律,详细讨论了屋檐、天窗等外伸部位对温室风荷载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华南型温室中的屋檐和天窗使其风荷载分布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有较大区别,屋檐、屋脊、两端和天窗均为风荷载集中的部位。抗风设计应主要考虑与温室侧墙垂直的风荷载,在温室端部应设置支撑或提高屋檐和屋脊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75.
固定化酵母锥形罐式生物反应器是依照罐式生产啤酒而设计的一种生物反应器。用于快速完成啤酒生产的主发酵过程,可使啤酒主发酵时间从原工艺的8d缩短为30h,啤酒生产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同时,生产的啤酒质量达到大罐发酵啤洒水平。  相似文献   
76.
土壤肥力状况对作物产量、品质及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迄今已有不少[1-4],但对作物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则不多,对其相互联系方面的探讨则几乎没有[5]。本文研究了三种肥力紫色土对莴笋产量的效应、光合特性以及莴笋营养状况等的影响,以期通过研究,探明其相互间的关系和联系,同时也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施肥等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基于改进N-FINDR算法的华北平原冬小麦面积提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决MODIS数据中普遍存在的混合像元问题,该文利用2008年和2009年多时相的MODIS13Q1影像,以经过优化的N-FINDR算法进行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各省的误差均控制在正负4%左右。利用同期多时相的HJ-1星分类数据作为参考值,在试验区域选择14个均匀分布的样区验证混合像元分解结果。结果显示6个样区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其余8个样区的误差基本在15%左右。该研究可为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为摸清萝芙木病虫害种类及为害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2005—2007年采取定期五点取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区内种植的萝芙木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病害有5种,虫害有7种,其中煤烟病、根结线虫病、褐软蚧、朱砂叶螨为主要病虫害,同时还报道了症状、病原、形态特征、为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9.
马尾松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及根际土壤营养差异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利用5a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不同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式样以及在低(缺)磷环境下的根际营养差异。结果发现,广东高州和广西岑溪两种源对磷肥的反应显著,属于对磷肥敏感型种源。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磷肥反应不敏感,属于耐低磷型或对磷肥不敏感型种源,而江西崇义种源显著的磷肥效应仅在造林后头2~3年显示。对于根际土的的化学性质,不同种源虽有较大差异,但根际土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一般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不同种源根际对土壤中的磷都具有活化作用和富集作用,尤其是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土壤磷的活化和富集作用最为强烈,这可初步解释这两个种源对磷肥不敏感、能适应低(缺)磷胁迫的遗传机制。马尾松不同种源根际土壤并未发生明显的酸化。  相似文献   
80.
静电场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角梅种苗智能化快繁中,设置0、30、60、90 kV/cm四种静电场处理,探讨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梅插穗生根期间,在0~60 kV/cm静电场范围内插穗的成活率、根系活力、根鲜重、可溶性糖含量、POD酶活性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其中在不定根诱导期插穗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也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90 kV/cm静电场处理插穗的成活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POD酶活性、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反而下降;30~90 kV/cm静电场处理插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加。方差分析表明,60 kV/cm静电场处理生物学效应好,其成活率、根系活力、根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是三角梅插穗生根的最佳静电场处理;90 kV/cm电场处理不利于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代谢,说明了静电场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存在着电场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