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5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613篇
林业   4251篇
农学   2106篇
基础科学   625篇
  3684篇
综合类   2603篇
农作物   2388篇
水产渔业   2015篇
畜牧兽医   2050篇
园艺   1301篇
植物保护   22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901篇
  2017年   2898篇
  2016年   1376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1168篇
  2011年   2548篇
  2010年   2527篇
  2009年   1611篇
  2008年   1636篇
  2007年   1890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1968年   4篇
  1964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effects of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humidity, pesticide formulation, and pesticide concentration on the contact angle of pesticide droplets on rice leaf surfaces we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act angles of droplets on the leaf surface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As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contact angle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reaching a minimum value at 25°C. With a gradual increase in humidity, the contact angl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reached a maximum at 100% humidity. Final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both the formul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pesticid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ntact angle of droplets on rice leaf surfaces. The experiments also illustr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pesticide formul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contact angle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引入湛江地区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的测定、统计以及与原产地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研究了小尾寒羊在湛江地区的适应性。试验分别测定小尾寒羊初生、2~3月龄、6~7月龄、周岁和成年的平均体重;2~3月龄、6~7月龄、周岁的平均日增重及小尾寒羊的产仔记录,并与原产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入湛江地区的小尾寒羊在生产性能的各项指标上都体现出对当地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同原产地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经过遗传选育、风土驯化的同时,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水平,以提高小尾寒羊在湛江地区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3.
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排放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68F型汽油机为例,引入排放物单工况分担率的概念,分析讨论了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CO、HC、NOx排放物的生成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分担率能明确给出各工况的CO、HC、NOx排放值对整机比排放的影响,指出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需在控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汽油机整机与化油器的匹配,各工况点选用合适过量空气系数来优化燃烧过程,能够满足美国和欧洲现行第2阶段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54.
本文检测了23批(其中单剂18批,混剂5批)在福建省销售的啶虫脒产品,结果表明21.7%的农药中检出有未经登记农药成分.主要检出成分是哒螨灵、溴虫腈、噻嗪酮、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5批混剂产品中均未检出未经登记农药成分.  相似文献   
55.
外来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方法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利用生态位技术结合气候统计学方法及利用试验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开展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在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有害生物生物学资料的评估与分析、有害生物分布点的选择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认为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学的资料在研究有害生物适生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提高适生性预测结果正确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外源腐胺对糯米糍荔枝座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腐胺(Put)在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喷施对糯米糍荔枝座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盛花期喷施30-40mg/L的座腐胺1次,对提高糯米糍荔枝的座果率效果最好,而对果实体积和单果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为了明确M97抗条锈性遗传规律,在苗期用7个小麦条锈菌系对M97与感病品种铭贤169的杂交后代F1、F2、F3和BC1代进行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并对M97抗Sun11-4的抗条锈基因进行SSR分子标记。M97对Sun11-4和Sun11-11的抗病性均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CY29、CY30、CY33的抗病性由1显1隐2对基因共同控制,对CY31的抗病性由2对显性基因独立或重叠作用控制。以接种Sun11-4的F2代分离群体构建作图群体,筛选到Xwmc222、Xwmc147、Xbarc229和Xwmc339等4个与抗病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其遗传距离分别为3.4、4.8、7.6和12.1 cM。将该抗病基因定位于小麦1DS染色体,且该基因不同于已知的抗条锈基因,暂命名为YrM97。用YrM97两侧遗传距离最近的2个标记Xwmc222和Xwmc147对42个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进行分子检测,仅有9.5%的品种具有与YrM97相同的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58.
通过构建PSR模型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对河西走廊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研究结果:2000—2014年这15年期间,根据可拓物元模型经典域取值区间,河西走廊整体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处于N03,健康等级为临界状态,健康水平保持稳定;河西走廊的土地系统健康水平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由中间向两边逐渐降低的趋势;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和土壤盐渍化率是制约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将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应用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客观地评价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各个指标的水平状态,挖掘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存在的具体问题,适用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评价。  相似文献   
59.
苹果金纹细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在鲁中南地区1年发生5~6代,以蛹在苹果落叶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是开始再现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达盛期。成虫羽化后于次日清晨5:00~6:00开始交配,持续交配1.5~3h,交配后不久在叶片背面产卵,单个散产,平均单雌产卵40余粒。幼虫孵化后直接景入叶片内取食叶肉,并非苞内化蛹。在15~30℃,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  相似文献   
60.
Serial passage experiments (SPE) of a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PAV (BYDV-PAV) isolate were performed on Zhong ZH and TC14 wheat lines to evaluate the durability of their resistance to BYDV. At different passage numbers (from the 2nd to the 114th),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ed isolates were recorded either by monitoring infection percentages and virus titers of the first 3 weeks of viral infection or by measuring their impact on yield components. Statistical analyses using the area under pathogen progress curves and the area under concentration progress curve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two resistant lines induce, after only a few passages, a selection of variant(s) with significantly modified infection abilities. Isolates resulting from SPE performed on these lines induced important decreases of yield compon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Zhong ZH and TC14 lines in BYDV-resistant breeding programmes should be approached with ca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