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0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林业   966篇
农学   706篇
基础科学   803篇
  1261篇
综合类   6701篇
农作物   926篇
水产渔业   532篇
畜牧兽医   2124篇
园艺   1017篇
植物保护   57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625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816篇
  2012年   1175篇
  2011年   1191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1055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超级早、晚稻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阐明双季超级稻的高产机理和指导合理施肥,采用品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超级早、晚稻品种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超级早、晚稻品种的养分吸收量平均分别为N 170.04、224.90 kg/hm2,P 21.97、39.88 kg/hm2,K 107.48、144.47 kg/hm2,均高于对照。生育中期(穗分化至抽穗)的养分吸收量与产量密切相关。生产100 kg稻谷所需要的养分较对照低10%左右。超级早、晚稻品种根系发达,根量较大。抽穗后15 d(早稻)或20 d(晚稻)的根量与产量密切相关,其中5—10 cm的根量与养分吸收总量密切相关。说明生育中期较多的养分吸收和发达的根系是超级早、晚稻高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High-tillering dwarf mutant gsor23 was generated from an indica rice variety Indica9 radiatied by γ-ray.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is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one single recessive gene, which was mapped within a physical distance of 386 kb between two insertion-deletion (InDel) markers C1-WT2 and C1-WT4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1. There is a known gene D10 within this region, the mutation of which causes high-tillering in ric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D10 allele in gsor23 revealed that the base cytosine (C) at the 404th position in the coding region was deleted, which would cause frameshift mutation after the 134th amino acids. The mutation site and indica background of gsor23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japonica mutants d10-1 and d10-2. Therefore, gsor23 is a novel allelic mutant of D10 which encodes the carotenoid-cleaving dioxygenase 8 (CCD8), a key enzym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new plant hormone strigolactones (SLs). After treatment with GR24, a synthetic analogue of SLs, the high-tillering phenotype of gsor23 was restored to normal. Real-time RT-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D10 expression was high in roots, but low in leaves.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 Indica9, the expression of the SL biosynthesis gene D10 was upregulated, while genes likely involved in the SL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such as D3 and D14 were down-regulated in the gsor23 mutant.  相似文献   
993.
迟熟中粳水稻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迟熟中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成熟期、抗逆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因素考虑,武运粳24、W013、镇稻461、南粳45、淮稻9号在江苏更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嵌入式复合式纺纱技术,实现低支高纺,开发高支苎麻棉爽丽纱面料的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根据西双版纳勐捧制胶厂产品检验的结果,分析了影响天然橡胶初加工产品质量的因数,提出了控制天然橡胶初加工产品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海拔梯度对橡胶树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拔梯度对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理特性和胶乳产量的影响,对4个海拔水平(A1,650~750m;A2,750~850 m;A3,850~950 m;A4,>1 000 m)的2个橡胶树品种(GT1和RRIM600)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养分呈低-高-低的规律。海拔梯度对橡胶树生理生态特性和胶乳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2个橡胶树品种的Chl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和MP呈上升趋势,而非酶保护物质(SS、Suc、Pro和SP)系统和抗氧化酶(CAT、SOD和POD)系统相互协同发生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个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出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最终提取前3个主成分(POD、SS和Pro)对不同海拔下橡胶树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经计算,2个品种在各海拔下综合得分(Q值)高低顺序为:GT1-A3>RRIM600-A3>RRIM600-A2>GT1-A2>RRIM600-A4>GT1-A4 RRIM600-A1>GT1-A1。此研究结果验证了云南热区山地植胶海拔上限为950 m的合理性,而超高海拔(>1 000 m)的确不适合植胶。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索存储时间与频率对芒果介电特性影响,构建了基于介电特性的芒果无损检测系统,测量了在不同存储时间和不同频率下的芒果的相对介电常数,探讨了频率及存储时间对芒果的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在室温为25 ℃,湿度为80 %的条件下,随着频率的增加,芒果的相对介电常数减小,而芒果的损耗因子也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存储时间延长,芒果的相对介电常数及损耗因子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8.
青蛙放养个体大小对稻蛙共育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共育是一种新的生态稻作模式,高产高效,但在青蛙繁育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稻田可套养时单体质量低于100 g的青蛙数量较多。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稻田放养单体质量低于100 g青蛙对治虫、养殖效益的影响开展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蛙共育中采用单体质量75g的青蛙放养是可行的,能基本达到100 g单体质量青蛙的放养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分析农业科学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化采购程序、科学预算采购资金等建议,以加强农业科学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最新的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对炒青和烘青绿茶进行提香作业,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提香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炒青绿茶的最佳参数为上层温度79.2℃、下层温度95.5℃、转速351.6 r/min;烘青绿茶的最佳参数为上层温度90.8℃、下层温度95.5℃、转速335.2 r/min;同传统提香工艺相比较,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且对成品茶的提香、润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