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7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735篇
林业   873篇
农学   406篇
基础科学   372篇
  845篇
综合类   4608篇
农作物   692篇
水产渔业   578篇
畜牧兽医   983篇
园艺   755篇
植物保护   33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40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为探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杂草对农田的危害性,以氯化铵、硫酸铵和尿素溶液及土壤浸出液为介质进行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萌发试验,用扑草净、乙草胺、环嗪酮、果尔和氯磺隆等5种除草剂进行萌发前除草剂处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试验,以农达和环嗪酮进行茎叶除草剂处理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在0.05%和0.20%尿素介质中的萌发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显著水平分别达0.01和0.05),在其它介质中其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种子萌发前除草剂处理后30 d,扑草净等5种除草剂各剂量处理的鲜重防效均达到97%以上,扑草净、乙草胺和环嗪酮各剂量处理、果尔每667 m220 m l和25 m l处理、氯磺隆每667 m22.0 g处理的株防效都在90%以上;在田间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茎叶喷施除草剂后60 d,农达和环嗪酮各剂量处理的防效达94.44%~100.00%,处理后100 d,环嗪酮各剂量处理的防效仍达91.11%~98.89%,而农达的防效则降至80.00%。可见,农田土壤中的氮素不利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的萌发,现有除草剂也可对其进行有效的防除。  相似文献   
92.
根据江西省11市1995~2004年数据,把江西省划分为3种类型区:产业结构未变化且处在工业化中期区(Ⅰ类地区);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升级区(Ⅱ类地区);农业经济发达期向工业化初期升级区(Ⅲ类地区),然后分析了各类型区耕地数量变化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三大类型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耕地减少的幅度呈逐渐缩小的趋势,经济发展对资源投入的依赖性在逐渐减少,各产业对耕地数量的变化影响程度在逐渐降低,耕地转化效益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3.
多糖涂膜保鲜果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探讨多糖涂膜保鲜的机理;分析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4.
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5.
提出以生命属性划分城市绿地,自然河流、湖泊、池塘和湿地应归属城市绿地。提出除建筑物以外的一切空间均为开敞空间,包括所有的城市绿地、道路、广场、街道、巷弄、庭院等。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针对城市基本用地单元,如一个校园、一个居住小区等,亦即针对20~30万m2尺度地域的开敞空间,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整个校园开敞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众多绿地廊道连接所有绿地斑块等规划和设计手法,使整个校园形成均衡网状结构套辐射网状结构的稳定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6.
研究响应面法与酶法联用工艺提取拐枣中的活性物质拐枣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辅助热水提取法提取拐枣多糖,以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在酶解温度为50℃,酶解浓度为0.06 g和p H为5.0的条件下,拐枣多糖的最高含量为19.79%。拐枣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当质量浓度为5.0 mg·m L-1时,FRAP值为1.91,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9.63%、74.10%、44.13%和73.79%。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胁迫对油冬菜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制定油冬菜酸雨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盆栽油冬菜品种黑油冬分别喷施pH为5.6、4.5、3.5和2.5的模拟酸雨,以喷施清水(pH 7.0)为对照(CK),测定分析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处理的油冬菜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强,油冬菜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前三者在模拟酸雨pH 4.5时升至最高,MDA含量在模拟酸雨pH 3.5时达最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前二者在模拟酸雨pH 4.5时降至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在模拟酸雨pH 5.6时降至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降低;在pH 4.5的模拟酸雨胁迫下,油冬菜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出现急剧变化,分别比CK降低58.37%和50.89%.[结论]pH 4.5可能是酸雨对油冬菜造成隐性伤害的阈值,适度酸雨胁迫可激发油冬菜自身的抗逆系统.酸雨较重的南方地区可在油冬菜定植前选用适量石灰改善土壤酸性,也可采用设施栽培来避免酸雨对其叶片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98.
采用盆栽模拟生物培养方法,以1年生不同化感型杉木无性系(敏感型、忍耐型)为试验材料,以不同连栽代数(杉木1代林、连栽2代林、连栽3代林)及闽楠人工林(CK)土壤为培养基质,通过测定杉木叶绿素含量[Chla、Chlb、Chl(a+b)、Chla/Chlb],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v/Fm、Fv/Fo),抗氧化酶(SOD、CAT、POD、PPO)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从而揭示不同化感型杉木无性系对连栽地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与CK相比,2种杉木无性系随连栽代数增加,Chla、Chlb、Chl(a+b)呈下降趋势,Chla/Chlb呈上升趋势,Fo呈上升的趋势,Fm、Fv、Fv/Fm、Fv/Fo呈下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也呈上升趋势。(2)同一林分类型土壤下,忍耐型杉木无性系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值基本高于敏感型杉木无性系,而抗氧化酶及丙二醛值基本低于敏感型杉木无性系,且这2种杉木无性系各参数之间差异显著。(3)杉木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Chla、Chlb、Chl(a+b)与Fo呈负相关,与Fv/Fo呈显著正相关;Chla/Chlb与Fv、Fv/Fm、Fv/Fo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
SSR分子标记鉴定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的正反交后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的正、反交F1代共63株为试验材料,利用SSR标记鉴定杂种真实性。结果表明,在21对石斛基因组引物中,筛选出双亲多态性引物3对,多态性引物占比为14.3%。用此3对引物可鉴定出铁皮石斛×霍山石斛杂交苗中25株真杂种,比例为78.1%,可鉴定出霍山石斛×铁皮石斛杂交苗中28株真杂种,比例为90.3%。  相似文献   
100.
苹果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国产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进行评估,明确并量化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水平,为苹果安全生产、消费及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渤海湾(辽宁、山东、河北)和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河南)两大苹果优势主产区采集的282份苹果样品,运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Risk,尝试构建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农药膳食摄入(暴露)风险进行概率评估。首先对282份苹果样品中上述4种农药残留检测值进行分布拟合,拟合度运用Chi-Squared、Anderson-Darling、Kolmogorov-Smirnov 3种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综合考虑3种评估拟合结果,确定最佳拟合分布。STMR、HR取最佳分布拟合值,%ADI和%ARfD分别表示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参试的282份苹果样品,255份(占90.4%)苹果样品中检出了农药残留。在检出的4种常用农药中,多菌灵的检出率最高,达到81.9%;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和吡虫啉,分别为52.1%和39.0%;灭幼脲的检出率最低,仅为31.2%。绝大多数苹果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最大检出浓度为0.9251 mg·kg-1(多菌灵),但仍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3.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均值依次为多菌灵(0.1042 mg·kg-1)>灭幼脲(0.0182 mg·kg-1)>甲基硫菌灵(0.0082 mg·kg-1)>吡虫啉(0.005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离散程度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32.8%(甲基硫菌灵)、214.8%(吡虫啉)、174.1%(灭幼脲)和136.4%(多菌灵)。282份苹果样品农药残留量分布规律较明显,随着农药残留浓度的升高,样品所占的比例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7份(占9.6%)苹果样品中未检出上述4种常用农药,198份(占70.2%)苹果样品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19份(占6.7%)苹果样品甚至检出4种农药残留。不同年龄组人群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分别为0.2120%-35.1100%(多菌灵)、0.0051%-0.8240%(吡虫啉)、0.0049%-0.1710%(甲基硫菌灵)和0.0004%-0.0152%(灭幼脲);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分别为0.1940%-16.0500%(多菌灵)和0.0122%-0.9400%(吡虫啉)。幼儿(2-6岁)和儿童(7-13岁)2个年龄组人群由于体重较轻,而苹果摄入量相对较高,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为重点监控对象。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年龄组人群,选取的百分位点值越高,农药膳食摄入风险越大。【结论】中国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这4种常用农药检出率较高,但所有样品农药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幼儿和儿童2个年龄组人群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