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6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935篇
林业   1246篇
农学   1616篇
基础科学   595篇
  2362篇
综合类   4120篇
农作物   1076篇
水产渔业   770篇
畜牧兽医   3774篇
园艺   753篇
植物保护   1023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636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072篇
  2010年   1030篇
  2009年   919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948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560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8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7篇
  1975年   25篇
  1974年   38篇
  1972年   31篇
  1971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夏朝阳 《绿色科技》2020,(6):242-245
指出了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阶段,绿色社区开发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议题。以上海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例,通过对LEED-ND认证指标体系的分析,探讨了在LEED-ND认证体系驱动下,城市最佳实践区在场地规划、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取的开发策略和应用的绿色技术,以期为未来绿色社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油菜籽中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为抵御机体的氧化损伤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油菜籽来源的诸多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油菜籽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有肽类、多酚类、多糖类、生育酚和其它抗氧化成分,其中的肽类主要有三种产生方式:非消化酶酶解、消化酶酶解和发酵。针对油菜籽来源的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体外测定方法(化学检测)和细胞内抗氧化实验和动物实验。综述还探讨了油菜籽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为油菜籽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在相同地域条件下,采用传统养护方式与覆盖养护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覆盖对红叶石楠和红豆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有效的覆盖养护方式,可以明显的改良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14.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Complex phenomena of the precipit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urban soils and sediments have been studied. They are linked to th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15.
通过油菜(Brassica napus)杂交种深孔板内发芽,简化碱裂解法提取DNA步骤,配合高通量研磨器FastFluid Management SK300样品混匀仪的使用,提供了一整套快速高通量低成本获取油菜杂交种子叶DNA样品的集约化方案。该方法可以实现10 h完成万份DNA样品的提取,极大提高了DNA获取效率,有利于利用分子标记对杂交油菜种子进行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16.
117.
全粉加工兼早熟菜用马铃薯品种LK99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品种LK99试管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在6种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比较接种28 d时的出愈率及愈伤组织的形态,并将胚性愈伤接到8种不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苗的分化。结果表明,在接种28 d后,6种培养基均可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以MS+2.5 mg/L 6-BA+0.5 mg/L NAA+3 mg/L GA3+0.5 mg/L 2,4-D培养基上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生长状态最好。胚性愈伤在MS+2.5 mg/L 6-BA+1.0 mg/L ZT+3.5 mg/L GA3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并且分化苗键壮。  相似文献   
118.
以自交亲和系WS-199和自交不亲和系WS-85为亲本杂交获得的F_2分离群体为供试材料,采用BSA法结合SNP芯片技术,筛选出与自交不亲和性相关的SNP标记,并将SNP差异位点序列信息与白菜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进一步开发SSR标记,共获得了与自交不亲和性相关的SSR分子标记BrA1-2、BrA1-3和BrA1-14,为分子标记辅助自交不亲和性杂交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9.
120.
为尽快实现上海崇明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净化目标,通过建立奶牛场"两病"输入性风险评估和内部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奶牛场"两病"流行史,构建了上海市规模化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应用该体系将奶牛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场,为实施分类管理策略奠定基础。运用该体系,对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场每年开展1次"两病"风险评估分级。经过连续3年的风险分级与管理,崇明区奶牛场的"两病"净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使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表明该体系符合上海市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