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7篇 |
免费 | 233篇 |
国内免费 | 37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7篇 |
农学 | 231篇 |
基础科学 | 164篇 |
353篇 | |
综合类 | 2195篇 |
农作物 | 324篇 |
水产渔业 | 124篇 |
畜牧兽医 | 641篇 |
园艺 | 360篇 |
植物保护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205篇 |
2021年 | 170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189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204篇 |
2013年 | 225篇 |
2012年 | 402篇 |
2011年 | 349篇 |
2010年 | 341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322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59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2.
心律失常与肉鸡腹水综合征、猝死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来自 2次试验的 34 0只 (公鸡 182只 ,母鸡 15 8只 )商品 AA肉鸡 ,分别在 7~ 9、2 1~ 2 3、35~ 37日龄 ;14~ 16、2 8~ 30、42~ 44日龄时心电描记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同时还对肉鸡腹水综合征 (AS)、肉鸡猝死综合征 (SDS)的发生进行了跟踪记录。结果表明 ,(1)肉鸡心律失常在 8日龄时即可发生 ,发生率随日龄增加而增高 ,在 42~ 44日龄时可达 16 .6 7% ,且公鸡较母鸡的发病率高 ;(2 )心律失常在肉鸡中最常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和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 ;(3) 2次试验中 ,有 11只死于 SDS,死亡率 3.2 3% ;有 14只发展为 AS,发病率为 4.11%。对动态心电描记记录作回顾性分析发现 ,死于 SDS的肉鸡中 ,有 7只生前表现有室性心律失常病史 ;发展为 AS的 ,有 8只生前就有传导阻滞的病史。由此可以推测 ,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分别在 SDS和 AS的病理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蚕中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家蚕自幼虫期到蛹期发育过程中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情况,鉴定家蚕中肠干细胞的潜在定位。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与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追踪变态和发育时期家蚕中肠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组成变化,结果显示,幼虫经历蜕皮及变态时,中肠形态结构以及中肠上皮细胞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在幼虫每个龄期的盛食期肠壁较薄,眠前期(蜕皮前)明显变厚,至眠期其厚度达到峰值;中肠上皮层存在柱状细胞(CC)、杯状细胞(GC)和再生细胞(RC)3种细胞,3种类型细胞随龄期逐渐增多,其中各龄期柱状细胞持续增多,至眠期达到峰值,靠近基底膜的小细胞在眠前期增多。利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和磷酸化组蛋白(Phospho-histone H3,PHH3)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到中肠上皮细胞,尤其是中肠上皮层靠近基底膜处的小细胞在幼虫各龄眠前期的增殖率最高。同时通过BrdU滞留标记实验在中肠上皮层靠近基底膜处发现了BrdU滞留阳性信号。研究结果发现家蚕幼虫蜕皮时中肠上皮层靠近基底膜处的小细胞发生快速增殖,推测这些小细胞中存在着潜在的家蚕中肠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在中国大范围流行致伪狂犬病(PR)再次暴发。广东某猪场发生疑似PR引起母猪较大范围的流产,为此本试验展开对该病诊断和防控方法的研究。随机抽取流产和未流产母猪血清,应用ELISA检测PRV gE和gB抗体;同时采集发病仔猪脑组织PCR检测PRV gH片段。对全场母猪紧急接种PRV变异株灭活苗,分别应用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前后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已发生流产母猪血清PR gE抗体均为阳性,而未流产母猪血清抗体见弱阳性;流产母猪PRV gB抗体的S/P值高达4.0,未流产母猪也达3.3。PCR检测3头病仔的脑组织均为阳性,测序表明其gB基因与2012年流行毒株BJ-YT-2012序列相似性为100%。ELISA检测免疫灭活疫苗前母猪血清PRV gB抗体S/P值为1.603,免疫4周后升高到2.88;特别是中和抗体从1:24升高到1:213。这与免疫疫苗1周后母猪流产开始减少,2周后母猪少见流产的结果吻合。研究结果提示,PRV经典株疫苗产生的PRV gB抗体对变异株的保护作用不佳,而变异株疫苗的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马流感病毒(Equine influenza virus,EIV)的方法,以EIV中国分离株A/马/新疆/07(H3N8)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原核表达的核蛋白(NP)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检测EIV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用该检测方法分别检测EIV、马动脉炎病毒、马疱疹病毒1型、马疱疹病毒4型和马乙型脑炎病毒阳性样品.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常规检测EIV的血凝试验相比,其敏感性是后者的2.5~10倍;同时与H7N7亚型EIV有交叉反应.攻毒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鼻腔分泌物中的EIV.该方法的建立为EIV的检测及早期防控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相结合的方法,对东灵山亚高山草甸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将该草甸分为7个群落类型,分别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DCA排序轴反映了海拔高度、坡度和垃圾数的梯度变化,表明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和旅游干扰是影响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CCA排序结果与DCA的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研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标记疫苗株,本研究在EIAV驴胎皮肤(FDD)细胞弱毒疫苗株感染性克隆pEIAVFDDV3-8的S2基因内部引入两个终止密码子,致使S2基因终止表达,构建了一株S2基因突变的感染性克隆pEIAVFDDV3-8△S2。用该重组质粒转染FDD细胞,盲传至第4代时,转染细胞病变明显,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的典型病毒颗粒。反转录酶活性检测和Real-time PCR对病毒拷贝数的检测均证明,获得了EIAVS2基因终止表达的感染性克隆毒株,命名为EIAVFDDV3-8△S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