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5篇
  免费   1009篇
  国内免费   1858篇
林业   2540篇
农学   2857篇
基础科学   1589篇
  3071篇
综合类   5098篇
农作物   895篇
水产渔业   762篇
畜牧兽医   2445篇
园艺   540篇
植物保护   138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653篇
  2019年   577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592篇
  2015年   775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010篇
  2011年   1113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1059篇
  2008年   1008篇
  2007年   1045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994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567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70%彪虎水分散粒剂3~4g/667m2,用药量对水30L/667m2,在秋季小麦播种后旱雀麦杂草3~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小麦安全,杂草防除效果达90.00%以上,与对照比增产效果达70.00%以上。  相似文献   
982.
黄麂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国特有鹿科动物。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采用食痕法和粪便显微分析法对浙江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黄麂采食种类和部位进行调查、观察、记录和鉴别。研究表明,区内黄麂采食食物共91种,其中草本57种、灌木29种、乔木5种,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和菊科约占总采食种类的52%。采食部位在草本主要是茎叶和花果,在木本主要是嫩枝叶、芽、枝梢和花果。采食种类和部位随季节的更迭而有较大变化,冬春季可采食的种类极少,草本类几乎没有,主要利用灌木的果实和嫩梢;夏秋季则大量采食草本类,其中豆科、百合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983.
IGFBP-1的生理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FBP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在IGF(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中共有6种形式的IGFBPs,分别为IGFBP-1~IGFBP-6,它们与配体IGFs具有高度的亲和性,能够调节IGFs与IGF-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这为IGF信号通路的调节提供了灵活的方式。其中,IGFBP-1是IGF结合蛋白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和鉴定的成员,一些分解代谢胁迫条件会诱导IGFBP-1 mRNA的高量表达。近年来体内的研究表明IGFBP-1被喻为是限制IGF信号系统功能的"分子开关"。在胁迫条件出现时,IGFBP-1通过限制能量的使用,将生命过程由高耗能的生长发育状态切换到仅能满足生物体生存的基本的低耗能状态。本文就近年来在哺乳类和鱼类模型中IGFBP-1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4.
采用相关性分析、共线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壳尺寸性状与体质量性状间的关系。随机选取100个大连海域偏顶蛤野生个体并测量了其多个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所测偏顶蛤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共线性分析显示,壳尺寸性状间不存在共线性或共线性程度很低;通径分析显示,壳长、壳高和壳宽是影响活体湿体质量、体积和软体湿质量的重点性状,壳前至壳缘长对活体湿体质量也有直接影响,其中壳长、壳宽对这些性状的直接影响最大,而壳顶至壳后长和壳高对软体湿质量、闭壳肌湿质量和闭壳肌干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且壳顶至壳后长对这些体质量性状的直接影响均最大;经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不显著因子,分别建立了以壳尺寸性状和测量性状为自变量,以体积和体质量性状为依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本研究结果可为偏顶蛤增养殖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5.
引进观赏芍药新种质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SR标记构建从欧美等地区引进、收集的61份观赏芍药新种质的指纹图谱。根据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大小,从15对候选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首次构建了61个观赏芍药新种质指纹图谱,并编制了指纹代码。结果表明:被试种质资源的倍型丰富,有一条带、两条带,甚至出现了三条带、四条带;所绘制的图谱能够将所有品种(种)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986.
从银川地区小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上分离到蚜虫病原真菌,鉴定为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并且根据实际观察对这种真菌进行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987.
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对小鼠超数排卵及产仔性能的影响,以便获得适宜的超数排卵的激素使用剂量。分别用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入小鼠体内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比较激素处理后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率、产仔数、胎儿出生重及性别比。结果显示,5 IU PMSG+5 IU HCG剂量组和10 IU PMSG+10 IU HCG剂量组合相比较,卵母细胞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5 IU PMSG+5 IU HCG剂量组平均产仔数最高;10 IU PMSG+10 IU HCG剂量组的胎儿平均初生重最高,但产仔数少。综合以上,在实验中,5 IU PMSG+5 IU HCG剂量组合进行超排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8.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经过早期选择,对进入新种质备选材料库的7 个编织柳新杂种无性系进行了生长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无性系生长进程呈S 型曲线,可以用Logistic 函数拟合,在南京地区最快生长期为5—8 月中旬;方差分析表明,新无性系JW4-5、JW0-5 的高生长显著优于其它无性系,平均高生长量分别达150、157 cm,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展区域试验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89.
采用生物测定法,对滇杨枯落叶和林下土壤的化感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杨枯落叶浸出液会延缓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抑制胚芽生长,在2.5%的处理质量分数下,对胚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化感效应敏感指数RI=-0.22。对株高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随着浇灌枯落叶浸出液质量分数及添加枯落叶粉比例的增加而增强,质量分数为2.5%时,株高的RI=-0.17,生物量的RI=-0.54。在添加80%枯落叶粉的处理下,株高的RI=-0.54,生物量的RI=-0.67,生物量的化感效应敏感程度高于株高。滇杨林下土壤对三叶鬼针草生长无化感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2~10 cm深的土壤促进作用最强,株高和生物量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分别为0.57、0.73。  相似文献   
990.
为了探讨不同程度紫茎泽兰入侵对林地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择6种不同类型的林地开展了相关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植被类型及土壤萌发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的入侵提高了地表物种丰富度,所有样地中共含有31种植物,隶属21个科。各样地中可萌发植物种子量为1 959~37 218粒·m-2,并且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紫茎泽兰的种子量占总量的65.1%,其数量可高达19 833粒·m-2。土壤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主要在前20~40 d,并且双子叶植物居多,占萌发数量的83.3%以上。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并不高,与地被植物的相似性较低,无紫茎泽兰入侵的林地也能检测到紫茎泽兰的种子。试验研究表明,紫茎泽兰具有长久性土壤种子库,其种子的数量在土壤种子库中处于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