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6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林业   973篇
农学   977篇
基础科学   543篇
  1173篇
综合类   3257篇
农作物   628篇
水产渔业   474篇
畜牧兽医   1317篇
园艺   409篇
植物保护   54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紫苏(Perillofrutescens(L.))是一种药食兼用型的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对30份紫苏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标记开发,以'日本晴'(水稻)为对照,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朱红毛斑蛾是榕属植物上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可为该虫的种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朱红毛斑蛾的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的繁殖行为及节律。 结果 朱红毛斑蛾仅在光期06:00—16:00时羽化,11:00—13:00达到羽化高峰;求偶行为包括爬行、飞行、侦测、触角交流、振翅、暴露生殖器、尝试交配等系列步骤,09:00—18:00均有求偶行为的发生,求偶高峰期为11:00—16:00。交配姿势呈“一”字型或“V”字型,雌雄成虫一生均只交配1次,交配高峰为14:00—16:00,交配时长为16.16 ± 0.26 h。雌虫将卵产于寄主植物的叶柄或叶尖,产卵高峰期为10:00—14:00,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07.3 ± 3.0粒,平均孵化率为88.40% ± 1.60%。 结论 朱红毛斑蛾为日行性的单配制蛾类。  相似文献   
83.
经过长时间的工艺优化,国内不同地区的黑茶风味已趋于稳定,为了进一步改善发酵茶品质,生产更具特色的发酵茶,利用课题组前期已筛选出的一株适用于茶叶发酵的优良产香菌ZYF3单菌发酵青砖茶原料(一芽四五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灭菌后青砖茶为发酵原料,探究该菌株在不同接菌量、不同茶坯含水量、不同发酵温度和不同发酵时间下对发酵茶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发酵条件下,产香菌ZFY3发酵茶品质差异显著,当接种量为1.2%~1.3%(mL/g)、茶坯含水率为45%、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20 d时,发酵茶综合品质最佳。不同发酵条件能明显改善荔枝产香菌发酵茶品质,并且促进发酵茶特殊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4.
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可能会产生肠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分别监测在4、10、16、20、24、28℃储藏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巴氏杀菌乳中的生长数据,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Huang模型和Baranyi模型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动力学一级模型,采用平方根模型和Arrhenius模型建立二级模型以描述温度与相对最大生长速率(μmax)的关系。结果显示,各温度下Modified 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更优,决定系数(R2)>0.98,均方根误差(RMSE)<4.6,为最合适的一级模型。二级模型中,Arrhenius模型的拟合度更优(R2=0.99,RMSE=0.60)。相较于平方根模型,外部验证显示Arrhenius模型的精确度因子(Af)和偏差因子(Bf)分别为1.39和0.87,较接近于1,说明预测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基础,为乳品货架安全期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开发中药防治畜禽沙门氏菌病,根据沙门氏菌病中兽医辩证进行中药组方,为今后畜禽养殖减抗限抗的替代疗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变化。试验选取150羽1日龄雏鸡,随机取出30羽做空白组,其余120羽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制备雏鸡感染模型。将感染雏鸡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药预防组,每组30羽。观察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于治疗后1、3和5 d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PCR检测禽β-防御素6 (avian beta-defensin 6,AvBD6) 和鸡Toll样受体15 (chicken toll-like receptor 15,ChTLR15) 在雏鸡小肠中的转录水平。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MIC和MBC分别为62.5和125 mg/mL;扫描电镜下可见菌体出现溢缩,断裂形成许多残体,形状不规则。中药预防组可降低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可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而ChTLR15和AvBD6在感染初期表达量高,治疗后期趋于正常。结论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杀菌机制是通过改变菌体的形态结构使细菌丧失活性。试验证实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可有效预防雏鸡沙门氏菌感染,并能有效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6.
为分离药用珍稀植物金毛狗脊内生细菌,筛选出对滇黄精上分离到的胶孢炭疽菌和腐皮镰刀菌病菌抑制效果明显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结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鉴定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结果表明:从金毛狗脊中分离获得31株内生细菌,菌株JMGJ01对胶孢炭疽菌和腐皮镰刀菌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鉴定出JMGJ01菌株属于类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87.
通过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技术开采稠油时,采出液温度较高,对其进行热回收的节能潜力较高,油田采用热管式换热器回收采出原油的余热,将其作为工业或生活用热具有研究价值。考虑到现场空间要求和工程设备模块化的特点,利用U形管壳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作为分离型热虹吸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并建立复合式分离型热管模型,分析其换热性能、循环压降、充液率及换热能力。采用新疆油田油水二次换热区的分离型热管系统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复合式分离型热管计算模型可行;复合式热管具备U形管壳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换热性能强,系统换热能力可以满足实际要求,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88.
针对国家油气战略通道安全平稳运行的需要,基于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管道的基本特点,分析了海外油气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的必要性。根据中国石油海外管道安全运行的技术需求和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的特征,分析了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面临的技术挑战。为提高海外管道安全水平,避免海外投资遭受损失,需尽快开展海外管道的完整性技术应用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国内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单位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整体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9.
盈余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完善,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能否实现成功运转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林业专业合作社各利益主体在盈余利益分配上是一个合作博弈的过程,针对传统Shapley值法只考虑贡献率的特点,考虑到林农、投资者、经营者与公司承担风险性大小的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改进的Shapely值法,并通过具体算例对改进Shapely值法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90.
为了给北方海水鱼虾蟹类育苗增添一种新的生物活饵料,利用循环水培养装置研究了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在稀释海水(盐度为18~20)中规模化培养的技术工艺参数,即起始放养密度、充纯氧和日采收率。结果表明:起始放养密度对西藏拟溞种群增长和日产量影响显著(P0.05),不同起始放养密度(200、550、900、1250 ind./L)培养试验中,放养密度为1250ind./L时,培养第33天时种群密度达最高,为(9500±550.73)ind./L,平均日产量为(125.00±8.35)g/(m3·d);充纯氧与充空气相比较,充纯氧能显著提高种群密度和日产量(P0.05),当放养密度为1250 ind./L、充纯氧时,西藏拟溞种群密度最高达(11 600±560.45)ind./L,平均日产量为(156.82±8.49)g/(m3·d);日采收率对西藏拟溞的种群增长和日产量也有显著影响(P0.05),日采收率为20%时最佳,放养密度为1250ind./L、日采收率为20%时,西藏拟溞种群密度最高为(12 900±995.04)ind./L,平均日产量为(176.52±15.08)g/(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