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93篇
  免费   3282篇
  国内免费   8178篇
林业   9156篇
农学   12080篇
基础科学   6899篇
  12485篇
综合类   20563篇
农作物   3759篇
水产渔业   2661篇
畜牧兽医   9672篇
园艺   2279篇
植物保护   4699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742篇
  2022年   1947篇
  2021年   2796篇
  2020年   2621篇
  2019年   2555篇
  2018年   1748篇
  2017年   2470篇
  2016年   2478篇
  2015年   3226篇
  2014年   3032篇
  2013年   3801篇
  2012年   4366篇
  2011年   4885篇
  2010年   4620篇
  2009年   4363篇
  2008年   4215篇
  2007年   4221篇
  2006年   4091篇
  2005年   3622篇
  2004年   1760篇
  2003年   1546篇
  2002年   1170篇
  2001年   1341篇
  2000年   1589篇
  1999年   1884篇
  1998年   1905篇
  1997年   1591篇
  1996年   1439篇
  1995年   1363篇
  1994年   1196篇
  1993年   1137篇
  1992年   957篇
  1991年   795篇
  1990年   677篇
  1989年   583篇
  1988年   451篇
  1987年   267篇
  1986年   172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解近年来贵州省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2016—2018年根据贵州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中的采样方案,采集全省9个市(州)和3个直管县3 346个场次227 53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并就不同年份、不同类型养殖模式的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年共检出布鲁氏菌阳性样品5 679份,个体总阳性率为2.50%(5 679/227 539),群体总阳性率为9.06%(303/3 346);2016—2018年个体阳性率从3.19%下降至1.81%,群体阳性率从11.22%下降至4.46%,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贵州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羊群布鲁氏菌病感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不同类别场点来看,散养户群体阳性率(12.81%)>种畜场(7.53%)>商品代饲养场户(6.76%),说明散养户是布病传播的重要风险点,应加强重点控制;商品代饲养场户个体阳性率偏高,种畜场阳性率无明显下降,说明此类场点的布病风险也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布病净化。本研究为贵州省羊群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更好研究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决策部署,对居民肉类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对全国30个省(区、市)各年龄层次、收入水平的1 060名居民,进行了猪肉、牛肉、羊肉、禽肉、水产品等肉类消费情况和习惯摸底。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日常猪肉消费量有所降低,但猪肉仍是主要肉类消费产品;居民喜食热鲜猪肉的消费习惯已发生变化,对冷鲜猪肉接受度较高,对冷冻猪肉接受度低;卫生安全和价格是影响居民对猪肉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可考虑从创新检疫工作模式,重点扶持"养殖-屠宰-销售"一体化企业,强化冷冻肉技术研发和推广,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等4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冷鲜、冷冻肉品的认可度,为未来推动从"调猪"向"调肉"转变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93.
育肥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直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下的育肥猪生产更是充满挑战与压力。文章旨在针对生长育肥猪养殖的基本环节及操作要点,从环境控制、科学饲养与管理、严格防疫等方面阐述了育肥猪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生猪保供复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9):62-65
通过营养技术手段调控猪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和降低肠道p H等路径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加猪体免疫力,促进猪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生产性能以及改善猪胴体品质。文章综述了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特性及营养调控路径,以期为通过营养技术手段改善猪肠道健康的深入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提高牛初乳粉片的混合工艺的混合均匀度,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混合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投料方式Ⅲ,以混合时间、装载系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混合均匀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混合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牛初乳粉片混合工艺最优参数为:混合时间15 min,装载系数35%,混合均匀度为94.68%,与模型预测的理论值96.52%均比较接近。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的牛初乳粉片混合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可用于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997.
建立富含乳脂肪球膜蛋白乳清粉中测定总磷脂的方法,采用甲醇-三氯甲烷提取,经过高温灼烧,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无机磷的含量,再乘以系数26.31折算成试样中总磷脂的含量,该法标曲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回收率>90%,RSD<3%。该法简单,准确率高,可用于富含乳脂肪球膜蛋白中总磷脂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快速定量检测牛血清中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的方法,试验通过优化抗原表达条件等步骤,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可溶性的3A-3B融合蛋白,并基于纯化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建立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检测牛血清中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其他相关的牛类病原无交叉反应,其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0%和1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300份临床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同Procheck公司的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试剂盒进行比较,阳性样品符合率96%,阴性样品符合率93.3%,总的符合率95.7%。重复性试验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文章首次建立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同传统的ELISA方法相比,该检测方法特异性相当、敏感性更高,操作更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李鹏  马良  范寰  王文杰 《饲料工业》2013,(16):46-48
试验研究了黑曲霉的耐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NaCl浓度在0-120 g/l以内,黑曲霉生长速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NaCl浓度为40 g/l时黑曲霉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为2.08 cm/d;并且以酱油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黑曲霉对酱油渣中粗纤维成分的降解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能高效降解酱渣中半纤维素,30 d降解率达到了84.28%;同时对纤维素和木质素也有一定程度降解,30 d时降解率分别为23.86%和9.43%。本研究结果为酱油渣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Twenty multiparous Chinese Holstein dairy cows calving in hot summer (S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20 similar control cows calving in cool autumn (C group). Diets were the same for both groups; prepartum diets had relatively low energy density. Average 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was 76.5 and 53.0 in summer and autumn, respectively. S group cow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rectal temperatures (39.6 vs. 39.0 °C) and respiration rates (79.0 vs. 31.3 breaths/min) than C group, and consumed less feed (prepartum 8.0 vs. 12.3 kg/day, postpartum 16.3 vs. 21.2 kg/day). Calculated energy balance (EB) was ?7.98 vs. ?5.15 Mcal/day for S group prepartum and postpartum,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EB was 1.36 vs. ?2.03 Mcal/day for C group prepartum and postpartum, respectively. S group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ess milk than C group by 15.4 % (5.2 kg/day) and 26.8 % (10.2 kg/d) for milk yield and energy-corrected milk, respectively. Percentages of milk fat (3.28 vs. 4.29 %), protein (3.08 vs. 3.33 %), and solids-not-fat (8.46 vs. 8.78 %)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for S group. Milk urea nitrogen (19.54 vs. 13.31 mg/d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feed efficiency was observed in S group (1.56 vs. 1.66). During the entire transition period, 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circulating glucose levels. 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NEFA) prepartum, but after 14 days in milk, NEF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e conclude that increasing dietary energy density during transition period (especially prepartum) is necessary to minimize adverse effects of hot se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