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39篇
  免费   3272篇
  国内免费   8033篇
林业   9056篇
农学   11906篇
基础科学   6799篇
  12280篇
综合类   20042篇
农作物   3621篇
水产渔业   2573篇
畜牧兽医   9526篇
园艺   2176篇
植物保护   4565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685篇
  2022年   1808篇
  2021年   2673篇
  2020年   2514篇
  2019年   2439篇
  2018年   1676篇
  2017年   2369篇
  2016年   2419篇
  2015年   3127篇
  2014年   2947篇
  2013年   3694篇
  2012年   4287篇
  2011年   4784篇
  2010年   4526篇
  2009年   4290篇
  2008年   4159篇
  2007年   4180篇
  2006年   4056篇
  2005年   3587篇
  2004年   1733篇
  2003年   1539篇
  2002年   1160篇
  2001年   1330篇
  2000年   1586篇
  1999年   1880篇
  1998年   1897篇
  1997年   1585篇
  1996年   1432篇
  1995年   1364篇
  1994年   1183篇
  1993年   1132篇
  1992年   949篇
  1991年   795篇
  1990年   679篇
  1989年   582篇
  1988年   449篇
  1987年   267篇
  1986年   169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110个国营林场的类型、目前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国营林场管理办法中存在着种种弊端,跟深化林业改革很不适应,必须改革和完善国营林场管理机制,理顺“省办地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实行分类指导。本文就分类管理的依据,原则和实施办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2.
鸭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及底物鉴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吴耕西  周宏伟 《园艺学报》1992,19(3):198-202
  相似文献   
93.
姜立纲 《华北农学报》1990,5(1):117-123
蜂乐1号烟剂是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型杀蜂螨药剂,其有效成分为溴螨酯.经室内外试验结果,对蜂螨有较强杀伤力,对蜜蜂十分安全.烟剂中的溴螨醋对雅氏大蜂螨的LC_(50)为0.26克/米~3,LC_(95)为2.92克/米~3 对蜜蜂则分别为71.45克/米~3和218.70克/米~3,二者分别相差274.8倍和74.9倍.一平箱蜂群一次用含0.45克有效成分的药,对蜂体上大蜂螨的防除效果平均93%以上.对蜂群每隔5天施药一次,经3次施药后蜂群状况正常.在施药3次后对所取蜜样进行检测,其中溴螨酯的残留量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规定的参考限量.该烟剂适于在蜂箱外施药,比目前国内一般的开箱施药方法提高工效15倍以上,更适用于许多过去不便用药的场合.  相似文献   
94.
本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探求水稻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初孵幼虫在稻株上的定向特性,为鉴定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品种植株间的抗螟性能做一些基本工作。其次,以人工合成的“稻酮”进行蚁螟趋化反应试验。工作系于1961—1964年进行。所得结果初步表明:1.在稻株上的定向部位:蚁螟侵入孔距稻株基部的相对高度为,分蘖期<10厘米;圆秆期10—20厘米,孕穗期后>30厘米。在生长期相同的植株上,籼稻>粳稻。入侵途径以叶鞘侧部的脉间蛀入为主,部分咬脉而入。2.蚁螟在分蘖期至圆秆期稻株上主动选择叶鞘部位入侵,并非由“向地性”所支配。3.蚁螟对各生育期水稻叶鞘组织的趋化反应与成虫的产卵选择性相吻合,即偏选分蘖期与孕穗期的稻株(或叶鞘)。4.在稻株叶鞘及孕穗穗苞内含有诱致蚁螟的物质,而在稻叶叶片组织内可能含有拒食作用的物质。5.蚁螟着生数量,在秧苗上为,17天秧>44天秧;在分蘖与圆秆期稻株上,籼稻>梗稻。6.一定浓度的人工合成“稻酮”能明显地引起蚁螟的嗅觉反应。  相似文献   
95.
棉籽壳对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和抑菌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过去观察,棉籽壳有明显抑制黄萎病菌的作用。本试验初步证明这一抑菌物质具有丹宁类物质的某些特性。不同铃龄各部位的抑菌强度总趋势,与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得的丹宁类物质含量趋势一致,即不论大、中、小铃,感病及抗病品种,种壳的抑菌作用均大于胎座。初步认为种壳中较高浓度的丹宁类物质是种子内部带菌率极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纯丹宁在棉籽饼粉酒精洋莱培养基中的抑菌作用较供试的其它培养基小,说明此培养基用于种子带菌分离的优越性。棉花枯萎病菌对丹宁的耐受力显著高于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96.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新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Stereo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ethofumesate in turfgrass and soi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tereo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ethofumesate in turfgrasses and several agricultural soils was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details of the fate of this chiral herbicide. Racemic ethofumesate was either foliar applied to two species of turfgrass or fortified into four types of agricultural soils. (+)- and (−)-Enantiomers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by a validated chiral HPLC method which involved extraction of samples with organic solvent followed by separation on cellulose-Tris-(3,5-dimethylphenylcarbamate)-based chiral column and quantification by UV absorbance at 230 nm. Mean recoveries of each enantiomer fortified at 0.5, 5, and 10 μg g−1 ranged from 82.3 ± 5.84 to 92.5 ± 2.87% in turfgrasses and from 86.0 ± 5.09 to 98.1 ± 2.51% in soil. As a measure of this composition, the enantiomeric ratio (ER) was used, defined as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enantiomer. Similarly, preferential degradation of the (−)-enantiomer was observed in both grass species with the largest ER of about 3 and in one of the test soil with ER = 1.65, resulting in residues enriched with (+)-enantiomer. This stereoselective degradation in this soil le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half-lives between the two enantiomers. No stereoselective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in other soils.  相似文献   
98.
王娟  王倩  陈清 《中国蔬菜》2005,(B10):32-35
结球莴苣烧边病是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其品质,制约生产。国内外多数研究者认为钙缺乏导致结球莴苣烧边病的发生,但是现在许多研究表明其他因素也能导致烧边病的出现,例如环境因素、生长速率、内源激素等,所以研究烧边病发生的机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是防御结球莴苣烧边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秦捷’系‘大久保’ ב春蕾’育成的特早熟桃新品种, 树势强健, 树姿半开张, 平均单果质量135 g, 最大200 g, 果面着玫瑰色晕, 肉白, 脆硬, 溶质, 甜酸适中, 微香, 较耐贮运, 果实6月上旬成熟, 丰产, 盛果期产量可达32.355 t/hm2。  相似文献   
100.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