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81篇
  免费   11839篇
  国内免费   18808篇
林业   14703篇
农学   12202篇
基础科学   10636篇
  20880篇
综合类   96862篇
农作物   13970篇
水产渔业   8095篇
畜牧兽医   32419篇
园艺   14723篇
植物保护   9638篇
  2024年   1343篇
  2023年   3942篇
  2022年   8893篇
  2021年   8774篇
  2020年   8077篇
  2019年   8120篇
  2018年   6046篇
  2017年   9310篇
  2016年   6366篇
  2015年   9540篇
  2014年   9967篇
  2013年   12156篇
  2012年   16646篇
  2011年   17703篇
  2010年   16719篇
  2009年   14896篇
  2008年   15094篇
  2007年   13609篇
  2006年   11111篇
  2005年   8795篇
  2004年   5937篇
  2003年   3748篇
  2002年   3773篇
  2001年   3383篇
  2000年   3138篇
  1999年   1432篇
  1998年   511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744篇
  1992年   640篇
  1991年   496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55篇
  1979年   17篇
  1970年   16篇
  1968年   15篇
  1962年   41篇
  1956年   63篇
  1955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甘蓝型油菜凸耳叶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油菜品种资源以及杂交后代中发现了油菜叶变异株--凸变叶植株,套袋自交纯化后种植观察,发现油工有 凸耳叶性状最先起 始叶位多出现在第4-5片真叶上,在同一片真叶上一般可同时着生1-5个凸耳叶,凸耳叶面积大小一般在0.05-4.2cm^2。  相似文献   
92.
水霉属菌(Saprolegnia)分离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冰  郑耘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77-281
 对水霉(Saprolegnia)的分离培养技术进行了探索,筛选出大麻籽、油菜籽、红花籽、苍蝇、蚜虫、小麦粒、玉米片、茶叶、葵花仁9种材料作为诱发水霉菌的诱饵。其中油菜籽能防止腐霉菌(Pythium)污染,是初步纯化菌种、排除杂菌的适宜饵料。同时发现控制温度能使水霉在最短时间内分别产生无性或有性繁殖。在水培条件下,25℃左右适合菌丝及无性器官的发育,有性器官却不能产生,而只有在15~17℃条件下才能使水霉很快进入有性生殖阶段;在加入200mg/L链霉素的CMA培养基上促发有性阶段则需要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方能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93.
对5个无核葡萄品种的试验表明,不同培养方式对离体胚发育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中4个品种胚发育率液体培养高于固体培养,‘京早晶’在液体培养中胚发育率高达73.7%,是目前国内外胚发育率最高的报道;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胚的发育程度高,发育整齐,无畸形胚,易成苗.  相似文献   
94.
地被菊花粉萌发及花粉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ME的盐类和维生素附加16%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15%蔗糖对野菊及新红、塞旗红、玫瑰红的花粉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萌发率分别为80.2%、85.3%、61.3%和46.5%。PE‰对菊花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庶糖的作用不能被PEG所取代。菊花花粉萌发较合适的温度为10-20℃,在4-8℃时,萌发率及速度迅速降低,35℃萌发虽快。但花粉管短且破裂。在4℃条件下花粉可贮藏4-14d。但不宜干燥贮藏。  相似文献   
95.
王振洪 《油气储运》2005,24(3):49-50
为保证原油管道改输天然气后的输气质量和运行安全,必须在管道输气前实施清管。介绍了新疆塔河油田四、六区块4-1计转站至1号联合站原来的原油集输管道改输天然气前的清管方案和清管步骤,分析了其清管效果,指出利用经清管检测达标后的原油管道改输天然气与再建输气管道相比,不仅施工周期短,工艺操作简单,而且还可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96.
通过本试验观察表明: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的开花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高,开花过程短;温度低,开花过程长。花穗中的花轴增长速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花轴增长快,则花轴长,花穗大;反之,花轴增长速度慢,花轴短,花穗小。黄皮开花的顺序是从花穗基部第1—4个分枝开始,每个分枝则先从基部1—8个二次分枝首先开放。31℃是黄皮花粉萌发最适宜温度。在培养基中加入15—20%蔗糖或2.4—D,三十烷醇等生长调节物质,明显可提高黄皮花粉的萌发力。本试验对黄皮的物候期及植物学特性同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7.
以球果量、雄花量等数量性状对油松优良无性系的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油松无性系种子园 2 2个无性系的球果量和雄球花量进行观测调查 ,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的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秩序排序法对各无性系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 :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极显著 ,而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并筛选出 1 61 #,6#,2 9#,63 #,78#5个球果数量大 ,占总数的 46% ,雄花量高 ,占总数的 5 7.6%的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8.
浅谈人造薄木生产中单板的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木材颜色的成因及漂白机理,重点介绍了人造薄木生产过程中单板漂白工艺。研究表明,经漂白处理的单板,颜色明显变浅,色调也比较均匀,而且还消除了板面污染,对单板的染色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9.
1、在短光照或温室条件件下高粱品种出苗~抽穗期日数显著缩短,供试品种平均比对照分别缩短12.5天和13.635天,缩短百分率分别为18.8和20.5;伴随苗穗期日数的缩短,叶片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3.9和4.275片,减少百分数分别为22.24和24.22;株高分别降低60.15和47.65厘米,降低百分数为25.88和20.5,表明光、温直接影响高粱的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的数量与结构。 2、高粱品种生育日数变化主要反映在出苗~抽穗期。出苗~抽穗日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18.8%和20.5%.而抽穗~成熟日数仅减少5.1%和8.3%,表明高粱出苗~抽穗期是光温反应的最大效应期。 3、不同品种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性状变化的趋势一致,但程度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同一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变化程度也不同。根据供试品种对光温敏感的程度划为四大类群,其数量与地理分布如下: Ⅰ、光温敏感型,占试验品种总数的20%.分布在长江以北,辽宁以南地区。Ⅱ、温敏感型,包括温敏感光中度敏感型和温敏感光迟钝型,占25%,分布在黄河以北,北纬45℃以南的山西、内蒙、辽宁、河北北部和吉林南部。Ⅲ、光敏感型、包括光敏感沮中度敏感型和光敏感温迟钝型,占12.5%,分布在黄河(北纬35°)以南,南岭(北纬25°)以北地区。Ⅳ、中度敏感型占42.5%,分布广且没有明显的地带性。试验未发现对光、温都迟钝的类型。北方温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较弱,南方光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强、感温性中等或较弱。不同光温类型的形成、分布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即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密切相关。 4、温敏感型和光敏感型中早熟品种较多,占86%,光温敏感型品种既有早熟的,中熟的、也有晚熟的,所以光温敏感的品种不一定全是早熟品种,而晚熟品种也并非对光温反应不敏感。中度敏感型品种也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在不同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下,不同光温类型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 5、光、温在形成高粱不同类型过程中的效应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光、温效应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类型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光、温效应在高粱不同发育阶段既是同步性的,又是顺序性的。  相似文献   
100.
Legumes contain a range of non‐nutritional phytochemicals that may have health‐promoting effects in humans.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four phytoestrogens (coumestrol, apigenin, luteolin and quercetin) in field‐grown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Differences between plant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maturity, between plant parts, and different canopy segments were asses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dividual phytoestrogen in whole herbage varied between 15 and 225 μg g?1 dry matter (DM) and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stage of maturity. Coumestrol and apigenin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st at early vegetative stages, luteolin and quercetin at early vegetative and late flowering stages. All phytoestrogens were found in lowest concentrations at the early flowering stage (average 68 μg g?1 DM); stage at which alfalfa is usually harvested when used as a forage source for animals. At vegetative stages, apigenin was the predominant phytoestrogen in herbage followed by coumestrol, the reverse being observed upon initiation of flowering; luteolin and quercetin were found at all stages in similarly lower concentrations. Concentrations of luteolin, quercetin and apigenin were 225, 410 and 690 % greater, respectively, in flowers than in leaves or stems; coumestrol concentration was similar between plant parts. In flowers and stems the predominant phytoestrogens were apigenin and quercetin, followed by coumestrol and luteolin. Similar concentrations (average 26 μg g?1 DM) of each of the four phytoestrogens were found in leaves. Concentrations through the herbage canopy varied and were greatest at >60 cm from the soil surface for apigenin and coumestrol, but greatest at >60 and 0–20 cm for quercetin and at 0–20 cm for luteoli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f alfalfa is to be used as a source of phytoestrogens and is harves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rbal supplements or nutraceuticals, management will need to be adap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