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针对生产中杨树大径材培育存在的问题,设计了4种间伐处理(对照、30%下层伐、50%下层伐和50%机械伐),研究了不同间伐处理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土壤无机氮和土壤溶解性有机氮含量的影响及其时间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由于间伐处理改变了林地土壤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导致在生长季高强度间伐处理(50%下层伐和50%机械伐)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表现为50%机械伐>50%下层伐>30%下层伐>不间伐,而在非生长季则表现相反的趋势。高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但50%下层伐和50%机械伐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无机氮( NH4+-N和NO3--N)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高强度间伐提高了土壤溶解性有机氮含量,特别在夏季和秋季这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不同土壤层次看,土壤微生物量、土壤无机氮和溶解性有机氮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研究结果可为杨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青钱柳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利用MS、WPM、改良DKW3种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BA,来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诱导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4.0mg/L6-BA+2.0mg/LIBA和MS+2.0mg/L6-BA+0.5mg/LIBA;愈伤组织增殖时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6-BA+1.0mg/LIBA。200mg/LVc对抑制青钱柳愈伤组织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仅为5.71%。[结论]为青钱柳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采用HPLC-MS方法研究了6种施肥处理对湖北五峰、四川沐川和湖南沅陵3个种源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s)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青钱柳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施用EDTA叶面肥和氨基态叶面肥可以提高青钱柳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但根施 N-P-K复合肥则降低了青钱柳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3个种源青钱柳的叶、根和茎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均是叶中最高、根中次之、茎中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钱柳根和茎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7、9月份较高。从单株叶中阿江榄仁酸积累量看,在9月底收获青钱柳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6.
立地条件对青檀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在安徽省境内调查的 33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探讨了成土母质对青檀檀皮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在砂岩发育土壤上生长的青檀人工林 ,其檀皮中N、P含量最高 ,檀皮中K含量以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但在同一母岩发育的土壤上不同年龄段檀皮中N、P、K含量的大小为 1a生 >2a生 >3a生。 3a生檀皮中Ca、Mg含量均为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其中Ca含量达 17 3g·kg- 1 ,分别是生长在千枚岩和板岩发育土壤上檀皮的 1 4 8和 1 6 8倍。随着萌条年龄增大 ,檀皮中含量逐渐提高 ,3a生檀皮中Ca含量约为 1a生檀皮中的 2倍。Cu、Zn元素以生长在石灰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Mo和B则以生长在板岩发育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而Mn元素是生长在千枚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 ,檀皮中Ca、Mg、B和Cu含量为碱性土 (pH7.5~ 8 5 ) >中性土 (pH6 .5~ 7 5 ) >酸性土 (pH5 .5~ 6 5 ) ,Mo和Zn含量为中性土 >碱性土 >酸性土 ,Mn含量为酸性土 >中性土 >碱性土。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 ,但檀皮中Ca、Mg含量与木质部中Ca、Mg含量呈明显正相 相似文献
27.
杨-小麦复合经营模式的立地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平原农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林木生长的边行优势原理 ,设计了 6种双行大间距的杨农复合经营模式。试验点位于江苏省宝应县 ,于 1992年春植苗造林 ,供试杨树品种为NL - 80 35 1,农作物品种为小麦 ,6种杨树配置模式分别为Ⅰ :(3× 3)× 2 0m ;Ⅱ :(3× 3)× 30m ;Ⅲ :(3× 3)× 4 0m ;Ⅳ :(4× 4 )× 2 0m ;Ⅴ :(4× 4 )× 30m ;Ⅵ :(4× 4 )× 4 0m。根据调查研究的资料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麦不同物候期内不同杨农复合经营模式中小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异 ,不同模式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生物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及其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杨农复合经营模式降低了作物面层上的太阳总辐射和温度 ,提高了作物面层上的相对湿度。与单农经营相比 ,不同复合模式及不同物候期内太阳总辐射和光照强度降低了 3 9%~ 36 2 % ,相对湿度提高了 2 5 %~ 3 9%。(2 )杨农复合经营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与单农经营相比 ,小麦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所下降 ,但不同间作模式下降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异 ,而小麦中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单农经营 ,平均分别高12 1%和 18 3%。 (3)林分 7年生时 ,6种杨粮 (小麦 )间作模式的生物生产力、光能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单农经营 ,其大小顺 相似文献
28.
马尾松间伐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年生马尾松间伐密度试验林的10年观测资料,分析不同间伐保存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存密度(1200,2000,2800和3400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材种规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密度的林分蓄积量与出材量随林龄增长而差异变小;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而大径阶株数率与大径材出材量减少。综合效益核算、材种出材量及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马尾松人工林进入中龄林期后培育纤维材与中小径材保存密度控制在B~D(约2000~3400株·hm-2)并在15~17年生时采伐效益较好,培育大、中径材林分保存在A~B(约1200~2000株·hm-2)间的密度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9.
30.
青钱柳种子休眠机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草酸。研究结果首次较系统地阐明青钱柳种子的休眠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