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4篇
林业   9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898年   2篇
  1896年   1篇
  18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良种刺槐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定陶引进6个优良无性系进行硬枝扦插结果表明:1.生根率以1号、42号较高,分别为94.2%,87.7%;7号、68号次之,分别为81.2%、80.7%;78号、59号偏低,分别为68.3%、66.9%。2.插穗粗度与生根、成苗呈正相关。3.激素处理以50ppm效果较好,100ppm次之,30ppm较差。  相似文献   
12.
造林密度对I-63杨木材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4×4m,5×5m,6×6m和7×7m4种不同株行距对I-63杨木材基本密度株内变异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造林密度、离地不同高度和不同树龄之间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方位间无差异。胸高处木材密度与全树木材密度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从大兴安岭林区分类经营改革中的7个方面,分析论述国有林区分类经营改革的问题,并提出分类经营改革要结合林区实际进行研究试点,在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发挥三大效益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柏木属引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木属为常绿乔木。现已定名有24种。分布在北半球。美洲从俄勒冈到墨西哥,欧亚大陆从地中海地区到中国喜马拉雅山地。中国原产有5种。江苏从1930年以来已栽培有8个种和10多个不同种源。墨西哥柏危地马拉种源生长最快,但树冠大,干型较弯曲。墨西哥柏肯尼亚①,②,③3个种源生长快,树冠紧凑,干型通直。绿子柏和垂柏比墨西哥柏耐寒性强。本文同时介绍了柏木属的种子和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荣森 《园艺学报》1990,17(3):177-184
本文概述了中国沙棘属植物4种5亚种的分布、分析测定了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果汁中的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果肉及种子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的组成、全果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并分别对各种及亚种的品质及其经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它们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种质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柳172,194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苏柳172,194无性系在江苏洪泽、泗洪,山东泰安、平阴,浙江富阳等地5 ̄11年生试验林调查材料,对两无性系的生长规律、径阶结构、干形变化和材积方程的选用以及林分成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无性系均具有明显的早期速生特性,7年生的相对直径分布范围分别是0.532 ̄1.216和0.584 ̄1.362;平均f0.1为0.443和0.444;用作中小径级矿柱林的采伐年龄应在6 ̄10年。  相似文献   
17.
单宁-醛-胶原的反应——对植醛结合鞣机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荆树单宁为植物鞣剂,嗯唑烷为醛鞣剂,较系统地研究了氢键、疏水键、胶原氨基在植鞣、醛鞣和植-醛结合鞣中的作用。证实了植-醛结合鞣的反应机理与已有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醛类化合物即使在植鞣后加入,其主要的反应基团仍然是皮胶原的氨基。但是当单宁分子中含有亲核活性较高的反应基团时,醛类化合物可以在皮胶原和单宁分子之间形成交联键。这种交联作用可以对提高皮胶原的热稳定性产生协同效应,而且使单宁与皮胶原的结合稳定性进一步加强,能够抵御氢键破坏试剂和疏水键破坏试剂的作用。采用缩合类单宁时,容易形成胶原-醛-单宁交联键;但采用水解类单宁时,形成这种交联键的几率很小。  相似文献   
18.
岷江上游23年生油松纯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了评价人工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能力,定位监测和分析了岷江上游2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65次降水事件的截留与分配过程。结果表明,65次林外降水总量为400.9 mm,其中208.726mm以穿透雨、33.388 mm以树干茎流进入林地,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截留25.695,214.375 mm,截留率分别是6.41%,53.47%。但林外降水量<0.3 mm时,不产生林内降水,凋落物与土壤层不能截留降水。在0.3~10 mm降水范围内,土壤截留量随着降水增大呈增加趋势,而凋落物层截留率先增后减,但降水量>10 mm后,土壤截留率逐渐趋于稳定,呈较小波动(63.46%~73.58%),而凋落物截留率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趋势;土壤截留量与林内外降水量、土壤截留量与茎流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人工油松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均有一定的拦蓄截留效应,其中:土壤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截留量达同期林外降水量的1/2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川中丘陵区坡地防护林林地降雨量、径流量、泥沙含量等因子测定为切入点,借助侵蚀产沙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防护林类型的降雨侵蚀力与产沙、降雨强度与产沙、次降雨下产流与产沙、地表径流与产沙以及不同防护林类型产流产沙的关系,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防护林体系中不同类型的产沙侵蚀过程和水土流失规律,为川中丘陵区坡地防护林结构的调整、控制水土流失和提高防护功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豆孢囊线虫病研究进展及其抗病育种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大豆孢囊线虫的分布与危害、寄主范围、抗源筛选与利用、生化抗性机制;论述了研究该病的意义。在综述了抗病育种进展的同时,也指出了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注意综合农艺性状改进,合理组配杂交,加强抗性鉴定,注重抗病性持久性等问题;还提出了深化抗病分子研究,开展基因转移和分子辅助育种等抗病育种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