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23篇 |
免费 | 984篇 |
国内免费 | 158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48篇 |
农学 | 1485篇 |
基础科学 | 871篇 |
1968篇 | |
综合类 | 7912篇 |
农作物 | 1254篇 |
水产渔业 | 791篇 |
畜牧兽医 | 2621篇 |
园艺 | 1289篇 |
植物保护 | 8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329篇 |
2022年 | 751篇 |
2021年 | 837篇 |
2020年 | 744篇 |
2019年 | 705篇 |
2018年 | 563篇 |
2017年 | 790篇 |
2016年 | 589篇 |
2015年 | 856篇 |
2014年 | 971篇 |
2013年 | 1159篇 |
2012年 | 1495篇 |
2011年 | 1531篇 |
2010年 | 1454篇 |
2009年 | 1285篇 |
2008年 | 1216篇 |
2007年 | 1099篇 |
2006年 | 875篇 |
2005年 | 762篇 |
2004年 | 417篇 |
2003年 | 352篇 |
2002年 | 364篇 |
2001年 | 292篇 |
2000年 | 270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8篇 |
1953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细胞均以G1期细胞为主,少量细胞为S期和M期,无异倍体细胞。不同免疫器官细胞周期动态变化相似,部分发育阶段之间存在差异。(2)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在8周龄(胸腺)、或12周龄(脾脏和法氏囊)以前,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处于上升阶段,而后逐渐下降,这一结果与固始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测定及其动态变化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3.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 90日龄的健康公貂 6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和 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115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备胃肠道内容物上清液,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制备空肠组织切片,用于观察空肠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Ⅴ组水貂的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1),与Ⅳ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胰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 P<0.01)。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1),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Ⅲ组水貂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Ⅳ和Ⅴ组(P<0.05或 P<0.01),空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Ⅴ组(P<0.05或 P<0.01)。Ⅰ、Ⅲ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1),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时,水貂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黏膜厚度以及肠壁厚度均处在较高水平。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可影响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并可调节其空肠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74.
作者针对临床及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毒素基因进行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比较2种类型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差异.无菌法采集奶样,采用国际标准方法从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多重PCR方法扩增nuc基因和mecA基因以确证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一步用PCR方法检测SA的各种毒素基因(SEs、ETs、TSST 1和PVL基因等).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ma Ⅰ对SA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PFGE分析,最后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9.3%(23/119)的临床乳房炎奶样和14.8%(26/176)的亚临床乳房炎奶样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分别从中分离鉴定出43株和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临床乳房炎分离株中有5株为mecA基因阳性.临床乳房炎奶牛奶样中检测到SA的SEA、SEB、SED、SEJ和PVL毒素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8%(1株)、11.5%(3株)、19.2%(5株)、7.7%(2株)和31.2%(10株);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中仅检测到SA的SEA和PVL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0%(3株)和84.1%(37株).表明临床与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SA菌株携带的毒素基因不一样,SEs可能是临床乳房炎菌株的重要致病基因,PVL可能是亚临床乳房炎菌株的重要致病基因.69株SA使用Sma Ⅰ酶切分型后,可分为7个大簇、50个基因型,来源相同的SA分型后大部分位于同一簇内.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检测到MRSA菌株,PVL基因在亚临床乳房炎中的检出率为临床乳房炎的2.7倍.PFGE方法能较好的区分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的SA分离菌株. 相似文献
75.
论文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对鸭的遗传资源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起源、进化及构建遗传图谱等多个方面的评估进行综述,并对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鸭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上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通过现代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加快鸭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6.
野生动物的保护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由于环境的逐渐恶劣,致使很多野生动物不得不离开原来的生长之地,从新寻找能够生存的栖息地。野生动物从曾经的远离人类,到现今的与人类争夺领地,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活轨迹,也扰乱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更直接致使野生动物的侵权案件频频发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于1989年开始实施。纵观这几十年来的实施状况,不难发现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变化。如何协调保护人类的合法利益与保护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问题日益严峻,但这一问题却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一项缺失。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如何完善野生动物侵权的救济制度并给予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7.
为建立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通过分析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浓度、提取时间、称样定容体积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基体改进剂的使用效果,确定了草鱼中铅元素提取测定的最佳条件。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提取草鱼中铅元素方法的提取率为86.5%~95.6%,加标回收率为91.5%~95.6%,精密度均小于4.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1和0.032 mg/kg,满足了国家标准GB 5009.12—2017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要求。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时间从4~12 h缩短至0.2 h内,酸试剂用量从湿法消解的7~12 mL减少至1~2 mL;前处理过程无需高温消解,无需其他前处理设备,避免了样品污染和待测元素损失,实现了降低分析成本以及保护环境和试验人员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绿色、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尤其适合大量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78.
79.
盐碱胁迫下碱地肤体内的有机酸积累及其草酸代谢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碱地肤幼苗进行盐胁迫或碱胁迫动态处理,通过分析碱地肤的有机酸含量及草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等指标,以探讨碱地肤的有机酸积累及草酸代谢调控机制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碱胁迫时间的延长,碱地肤体内草酸等7种有机酸均有所积累,草酸为主的有机酸的大量积累可能与碱胁迫(高pH)密切相关,它们可能起到离子平衡和pH调节的双重作用。碱地肤积累的草酸并非主要来源于抗坏血酸分解途径。此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参与催化的草酰乙酸裂解途径也不是草酸合成的主要途径。实验确定草酸合成的关键酶是乙醇酸氧化酶(GO)。草酸分解的草酸氧化酶(OxO)活性高低不是内源草酸积累量的关键因子。综上推断,碱地肤体内草酸的大量积累与其OxO分解无关,而是主要取决于其合成的GO关键酶。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