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34篇 |
免费 | 760篇 |
国内免费 | 16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42篇 |
农学 | 1645篇 |
基础科学 | 1016篇 |
2321篇 | |
综合类 | 5297篇 |
农作物 | 1080篇 |
水产渔业 | 672篇 |
畜牧兽医 | 1919篇 |
园艺 | 768篇 |
植物保护 | 8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329篇 |
2022年 | 695篇 |
2021年 | 737篇 |
2020年 | 740篇 |
2019年 | 722篇 |
2018年 | 493篇 |
2017年 | 733篇 |
2016年 | 603篇 |
2015年 | 738篇 |
2014年 | 748篇 |
2013年 | 917篇 |
2012年 | 1248篇 |
2011年 | 1211篇 |
2010年 | 1057篇 |
2009年 | 956篇 |
2008年 | 885篇 |
2007年 | 756篇 |
2006年 | 583篇 |
2005年 | 489篇 |
2004年 | 295篇 |
2003年 | 236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91篇 |
2000年 | 176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158篇 |
1997年 | 119篇 |
1996年 | 133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01.
102.
103.
试验旨在系统研究猫源不同亚型importin(importin α1、importin α3、importin α4、importin α5、importin α6、importin α7、importin α8和importin β)基因序列和蛋白基本特性,探讨其在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感染F81细胞表达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扩增F81细胞中improtin基因全长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预测其氨基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importin基因在CPV感染F81细胞后24、48和72 h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亚型importin α基因全长约在1 500 bp,而importin β基因全长为2 600 bp;预测importin亚型蛋白序列发现,其等电点均在4.60左右,且发现importin α1、importin α5、importin α6、importin α7和importin β为不稳定蛋白;分析发现这些importin蛋白均无信号肽、无跨膜区、无细胞定位;采用Predictprotein软件预测蛋白二级结构,结果显示importin亚型蛋白序列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形式存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CPV感染F81细胞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importin α1(P<0.01)和importin β表达量逐渐降低,而importin α3、importin α4、importin α5、importin α6(P<0.01)、importin α7(P<0.01)和importin α8(P<0.01)表达量逐渐提高,其中importin α8在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CPV进入细胞核的转运机制及开发治疗药物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促进温氏支原体的深入研究,本试验建立了温氏支原体感染动物模型。选择6~8周龄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试验组(A、B、C)分别以不同方式感染温氏支原体,D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腹腔注射一定剂量高感染强度的牛红细胞悬液,同时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组(C组)表现为首现期出现早,且高峰期红细胞感染率高。应用悬滴镜检法和PCR诊断方法对感染小鼠血样进行鉴定,均符合温氏支原体特征。选择对照组小鼠和感染率高、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的C组小鼠各10只,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RBC、WBC、Hb、TP、G、ALT、AST),结果呈现出与牛感染温氏支原体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6.
低温条件下混合乳酸菌制剂对芦苇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低温条件下混合乳酸菌制剂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Trin.ex Sterd.)发酵品质的影响,对含水量为40%的芦苇添加混合乳酸菌制,分别设计4℃和0℃的发酵温度,密封发酵,分别取3,4,5,6,7和8周的发酵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发酵后第5周pH值出现显著下降(P<0.05),第8周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4℃条件下,发酵第3周起pH值一直保持在4.20以下。在相同发酵时间内,4℃条件比0℃条件时的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数量、乳酸产量显著提高(P<0.05),乙酸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低温条件下,对每克干物质添加6.63(lg CFU·g-1DM)的混合乳酸菌,可使含水量为40%的芦苇启动发酵。为保证得到优良发酵质量,发酵时间应在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07.
Domestic alfalfa supply has the obvious price advantage in the local dairy farms,but its feasible amount of feeding and th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fresh milk are still unclear for a lack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e alfalfa growed in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and one-year feeding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lfalfa on the quality of fresh milk in the local 9 large-scale dairy far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nutrient of fresh milk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mprored when the amout of alfalfa was 3 kg/d (P >0.05).While the cude protein and dry matter of fresh milk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when the amount of alfalfa addition in the diet was 6 kg/d, but the milk fat and lactose percentag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 <0.05). Moreover,the alfalfa addition in diet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percentage (P <0.05) and optimization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fresh milk. In conclusion,it wa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fresh milk by changing the alfalfa amount of 3 kg/d,which was commonly used at present in dairy farms,to be 6 kg/d. 相似文献
108.
彭彦华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6):60-61
随着养殖行业不断发展,目前养猪已成为养殖业中最普遍的选择,养猪的农户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繁殖障碍性疾病,对养猪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影响。该文对猪常见的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养猪行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我国新出现的禽副黏病毒14型(APMV-14)的基因组特性,对2022年从我国家禽中新分离到的2株APMV-14毒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株毒株基因组长度均为15 444 nt,结构均为3''-N-P-M-F-HN-L-5'',3''前导序列和5''尾随序列长度分别为55和277 nt,各基因间隔序列长度不等(2~36 nt);2株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99REGR↓L103,具有低致病性禽副黏病毒分子特征;2株毒株HN蛋白长度均为607 aa,明显长于2011年日本分离株APMV14/duck/Japan/11OG0352/2011(580 aa)。同源性分析显示,我国分离的2株不同宿主来源的APMV-14毒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与APMV-14代表株11OG0352同源性最高(91.0%),与其余禽副黏病毒同源性仅为45.0%~52.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APMV-14毒株与日本APMV-14分离株(11OG0352)位于同一分支。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2株来源于不同宿主(鸡和鸭)的APMV-14毒株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说明APMV-14已具备水禽—陆禽的跨种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PMV-14生物学特性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