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5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9篇
  36篇
综合类   372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冠果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文冠果嫁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对嫁接方法、接穗类型、嫁接人和嫁接的天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腹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0.5%;接穗类型对嫁接成活率无影响;不同的嫁接人和天气条件对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采用腹接的方法,最好的嫁接者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平均嫁接成活率达到86.8%,在阴天无风的条件下所有的嫁接者平均嫁接成活率达82.0%.  相似文献   
42.
C8605-2是国内表现优秀骨干自交系之一,在新品种选育和种质改良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研究和利用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种质资源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以木纤维为原料,提取综纤维素;分别以木纤维和综纤维素为前驱体,温度为210~230℃炭化8 h制备水热炭,并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水热炭的微观及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综纤维素炭化温度低于木纤维。表明综纤维素在没有木质素的屏蔽效应下更易分解和炭化,木质素的去除有利于提高生物质水热炭化效率。  相似文献   
44.
提出了知识休闲的概念,并阐速了图书馆的知识休闲功能,同时对如何加强图书馆知识休闲功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5.
"城中村"在我国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城中村在环境、社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山东省高密市典型"城中村"环境景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性分析了高密市"城中村"的环境景观现状及原因,结合我国"城中村"改造实践反思,得出对"城中村"环境景观改造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密市典型"城中村"实例,给予了针对性较强的环境景观改造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以7个中国地方山羊品种和2个引入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山羊THRSP基因5’调控区和外显子1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THRSP基因的5’调控区发现C-233T多态位点,该位点是NF-KB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在外显子1发现G113A和A138G位点,G113A能引起蛋白质发生Arg38Gln突变。在9个山羊品种中共检测到9种基因型,其中TCAAGG、TTGAAG和TTAAGG型的基因型频率均低于0.05;113G和138A在9个山羊品种中是优势基因,而223C和223T在不同品种中的分布体现出特异性,湘东黑山羊(0.715 5)、圭山山羊(0.649 0)和云岭山羊(0.613 6)携带233C的频率均在0.6以上。湘东黑山羊分别与其他山羊品种的遗传距离较大,而圭山山羊、云岭山羊和马头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则较近。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太仓白蒜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作稻后茬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进一步推广稻蒜轮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系统分析山东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山东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吉林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草稻在中国北方稻区的危害越来越大,杂草稻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育种资源.利用在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采集到的杂草稻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吉林省杂草稻的植物学性状,采用26对SSR引物对吉林杂草稻进行了DNA水平的多态性检测,分析了杂草稻的起源.结果表明:吉林省大部分杂草稻植株高于当地栽培稻,颖壳色共有7种表型,其中以秆黄色居多,赤褐色、黄色、黑褐色、紫黑色、灰黑色和黄褐色相对较少,果皮色以红色果皮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有芒,芒色以秆黄和赤褐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易落粒且易倒伏.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26个位点上有21个具多态性,占80.77%.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的变异范围在0.2237~1.6357,平均为0.8402.遗传多样性指数(He)的变异范围在0.1107~0.7812,平均为0.4840.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吉林杂草稻与栽培稻、野生稻分成5大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杂草稻与当地粳型栽培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籼型栽培稻、临近省区粳型栽培稻、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吉林省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当地粳型栽培稻,是栽培稻个体间自然杂交等产生的具有落粒特性的退化类型.  相似文献   
50.
以东北人工林大青杨为对象,借助木材解剖测量系统,应用定量解剖学方法,从微观角度对其成熟期(18~48年间)导管径向和纵向变异规律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青杨木材导管尺寸在径向上的变化规律是,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其值逐渐增加;导管尺寸各项指标与生长轮龄的相关性偏差较大,复相关系数R2为0.85~0.31;木材导管尺寸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是,早材导管尺寸和晚材导管长度随着树高的增加先增大,在4 m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又减小,晚材导管直径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