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54篇
  免费   4174篇
  国内免费   3155篇
林业   3811篇
农学   3615篇
基础科学   3058篇
  5333篇
综合类   17291篇
农作物   2632篇
水产渔业   1929篇
畜牧兽医   6063篇
园艺   2222篇
植物保护   2429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815篇
  2023年   854篇
  2022年   1672篇
  2021年   1821篇
  2020年   1767篇
  2019年   1719篇
  2018年   1188篇
  2017年   1949篇
  2016年   1474篇
  2015年   2102篇
  2014年   2144篇
  2013年   2471篇
  2012年   3313篇
  2011年   3671篇
  2010年   3282篇
  2009年   2876篇
  2008年   2839篇
  2007年   2561篇
  2006年   2016篇
  2005年   1540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736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从206份带岭的森林土壤样品中,分离出捕食线虫真菌2属5种,分别为:叶状枝节丛孢(Arthrobotrycladodes)、泡环单顶孢(Monacrosporium aphrobrochum)、弯孢节丛孢(Arthrobotry musiformis)、环捕节丛孢(Arthrobotry brochopaga)、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 oligospora)。其中,叶状枝节丛孢、泡环单顶孢、弯孢节丛孢、环捕节丛孢为黑龙江省新纪录种。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大青山顶土壤中捕食线虫真菌的检出率最小,仅为该地区分布的10%。凉水地区18~29林班、14、16林班及9林班50%左右的土样中均有捕食线虫真菌出现,8林班的捕食线虫真菌物种比较丰富,但捕食线虫真菌出现的频率比较低,且产孢量最少。  相似文献   
192.
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渔业企业追求的目标,那么,渔业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利润以及在长短期中,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渔业企业的盈亏状况怎样和如何调整生产规模,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3.
副猪嗜血杆菌黑龙江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黑龙江某猪场发病猪群的病原,本研究从疑似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PCR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HLJ-1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参考株的基因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HLJ-1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4.
胭脂花种子发芽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胭脂花为试验材料,主要对胭脂花种子的形态以及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到最适合种子储存和发芽的环境条件,为胭脂花种子的储藏播种、引种育种工作及其园林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胭脂花的种子细小,种子千粒重(0.148±0.006)g;5℃的低温储存条件更容易保持其生活力且寿命较长,为8~9个月;胭脂花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20℃;经200 mg.L-1赤霉素处理后,发芽率最高,且发芽整齐。  相似文献   
195.
以大兴安岭火后不同强度(轻度、中度、重度)及未火烧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和ETM+影像,结合植被资料,估算了火烧结束12 a后(1999年8月)过火区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析了1987年"5.6"大火不同强度火烧对森林分布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过火区林地面积的比重与未过火区相近,且NP,P比未过火区高;重度过火区部分林地的比重降低,森林退化成非林地,但林地NP,P与未过火区相近。  相似文献   
196.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 ,Mg对龙眼苗期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缺 Mg胁迫下 ,龙眼生物量、根干重、根体积、根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降低 ,根 /冠比值下降说明缺 Mg对龙眼根系生长的影响大于地上部 .苗期龙眼 Mg素营养诊断的适宜部位为复叶下部小叶 ,诊断指标 :临界值是 2 .5 g· kg-1,适宜范围为 2 .5 - 4 .0 g· kg-1,>4 .0g· kg-1为过量  相似文献   
197.
The specific growth pattern of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during the juvenile stage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an individual rearing system for 160 days, including parent crab selection, hatchery management, larval stages, and juvenile cultivation. There were 36 males and 40 females developed from megalopa to the juvenile crab stage 10 (M–C10), with a total survival of 38%. The survival rate in early stages (M–C3) remained less than 8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latter stages (>?90%). The intermoult duration sharply increased in an exponential manner (y?=?3.1059e0.2149x R2?=?0.9383) from 4?±?0.54 days to 38?±?6.26 days. The increments in wet weight, carapace width, and carapace length per moult were record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which followed certain patterns with progressing moulting time. In addition, moulting increment in wet weight varied greatly from C1 to C6, with a minimum increment of 108.09%. Meanwhile,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early stages and subsequently decreased, mainly because of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intermoult duration starting from C6 stage. Males and females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at C4 based on sexual dimorphism in the abdomen, and the most distinct changes in female and male juvenile crabs occurred in the shape of the abdomen and amount of cheliped fluff,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8.
喀斯特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微地貌等环境因子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应用植被数量生态学中的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DCCA)在一典型坡面上研究了表层(0~15 cm)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坡面土壤质量含水率均值介于21.36%~32.58%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均呈现中等变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四峰型”波动,土壤平均含水率以自然植被最高,撂荒地和坡耕地次之,人工林最低。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岩率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的影响次之,坡位和海拔的影响最小。鉴于喀斯特坡面地形及微地貌的复杂性,后续研究还需要加大采样间隔和密度,并综合考虑坡向、坡面曲率、汇水分布面积等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并结合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探讨适应喀斯特坡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农业工程措施和生态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9.
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方向,本文概述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并从不同视角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LAC(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在生态旅游区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0.
细河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调查了辽宁省太子河主要支流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应用重要值计算了细河河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细河河岸带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27个植物样方中共有23科60属99种,物种组成以菊科、蓼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唇形科植物为主,植物种类以荩草、藨草、中华结缕草、野稗、三叶草、老芒麦、问荆.、野艾蒿、桃叶蓼、狗尾草等为主。细河河岸带植物物种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数量特征来看,丰富度指数7.00~25.00,Pielou均匀度指数0.54~0.94,Simpson多样性指数0.56~0.9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44~2.80,Simpson优势度指数0.08~0.44。细河河岸带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农业生产、挖沙等人为活动干扰降低了植物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