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9篇
  免费   1143篇
  国内免费   1921篇
林业   2338篇
农学   2389篇
基础科学   1194篇
  2872篇
综合类   7498篇
农作物   1585篇
水产渔业   982篇
畜牧兽医   3214篇
园艺   1013篇
植物保护   1268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647篇
  2021年   790篇
  2020年   783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845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934篇
  2014年   938篇
  2013年   1141篇
  2012年   1542篇
  2011年   1579篇
  2010年   1465篇
  2009年   1346篇
  2008年   1381篇
  2007年   1248篇
  2006年   1168篇
  2005年   952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342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鳖源嗜水气单胞菌M-96株表面抗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琳  王印 《水产科学》2000,19(6):1-3
用SDS-PAGE、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嗜水气单胞菌M-96株表面抗原,表明该菌体表面抗原是由分子量为30KD、33KD、36K和39KD的蛋白质和脂多糖组成,其中部分对胃蛋白酶敏感。  相似文献   
992.
分隔池塘养殖系统是绿色高效池塘养殖设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提出了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定义,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国内外发展历程,归纳了标准分隔池塘、简易分隔池塘和流水槽池塘3种国外发展的主要系统模式类型,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对3种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比较了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养殖品种、水循环方式、研究概况和产业应用情况,通过进一步讨论分级序批养殖池塘、跑道池养殖池塘2种在国内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系统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查明运动过程中罗氏沼虾的行为特征及其与肌肉能量代谢的关系,实验设置了对照、低、中、高4种不同强度的游泳和弹跳实验,研究了运动后罗氏沼虾的行为、能量来源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游泳强度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设置不同的水流速度来确定,对照、低、中、高强度的水流速度分别为0 (自由运动)、5 (200 min)、10 (200 min)和15 cm/s (游泳至疲劳)。弹跳强度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设置不同触碰频率来确定,对照、低、中、高强度的触碰频率分别为0 (自由运动)、0.033 (5 min)、0.050 (5 min)和0.067 Hz (弹跳至疲劳)。结果显示,罗氏沼虾各运动组游泳足和尾肢的最大摆动频率和最大摆动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运动强度组肌肉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肌肉糖原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低强度游泳组肌肉甘油三酯含量小于对照组。中、高强度游泳组游泳足肌肉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强度游泳组游泳足肌肉丙酮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论弹跳强度高低,罗氏沼虾腹部肌肉LDH酶活性和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罗氏沼虾通过...  相似文献   
994.
Effects of cysteamine (CS) on growth hormone (GH) mRNA, two types of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HR) mRNAs and growth rate in orange-spotted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 were investigated. CS could cause a modific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somatostati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neuroendocrine inhibitor of basal and stimulated growth hormone synthesis and release, and renders it nonimmunoreactive probably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the disulfide bonds. In the present study, cysteamine hydrochloride (CSH) enhanced the level of pituitary GH mRNA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rough attenuating or deleting the inhibiting action of somatostatin on GH mRNA expression. CSH at relatively low doses (from 1 to 3 mg/g diet) enhanced the levels of two types of GHR mRNAs in dose-dependent manner, whereas the stimulation induced by CSH declined from the peak at higher dose of CSH (4 mg/g diet). It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 in GH-induced up-regulation of GHRs at different doses of GH. Feeding of CSH could induce remarkable enhancement of growth rate in orange-spotted grouper. In addition,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CSH could be potentiated by the additive effect of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nalog (LHRH-A). Compared with individual treatments, combined feeding of CSH and LHRH-A caused more efficient elevation of growth rate after 8 weeks of feeding. CSH and LHRH-A individually and in combination remarkably increased the levels of GH and GHR mRN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CSH and LHRH-A in diet was most effectiv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GH and GHR1 mRNA.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mental fish were evaluat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ratios of muscle RNA/DNA, condition factors (CF) and 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y (FCE)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the treated groups, while the highest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All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SH (1–3 mg/g diet) is an effective, economical and feasible feed additive in orange-spotted grouper culture.  相似文献   
995.
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动力学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草鱼组织中的分布及药物动力学规律,其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HPCL)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温 (26±1)℃,以10 mg/kg剂量单次给草鱼口灌诺氟沙星后,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明显大于肌肉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吸收半衰期t1/2Ka、分布半衰期t1/2α和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0.1468、0.5224、82.8811 h.  相似文献   
996.
从1986年至1990年于我所松浦试验场,用黑龙江野鲤、荷包红鲤、兴国红鲤、红镜鲤、散鳞镜鲤、德国镜鲤和柏氏鲤进行了种间、种内14个组合的杂交,系统观察了不同组合亲本和杂种F_1在鳞被、体色、体型、生长、成活率、抗寒力、抗病力和起捕率等8个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及其杂种优势强度,结果是.(1)鲤鱼种内异源杂交几乎所有的杂交组合的杂种F_1都表现出生长优势和对环境抗性的增强,其大小随亲本的亲缘远近和鳞被、体色、体型等性状间的差异而不同。一般品系间杂交,杂种生长的优势率在10%左右;品种间杂交,单交种的生长优势率在15—30%,三杂交种的生长优势率在30%以上。在抗寒、抗病、成活率等抗性上,表现出受其中一个亲本的影响,且有明显的母本效应,并可遗传传递给杂种后代。鳞被、体色、体型的基因效应,对杂种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鲤鱼种间杂交几乎不表现杂种优势,其特点:是柏氏鲤和黑龙江野鲤两个野生种间杂交,成活率、抗寒力强烈的表现不亲和性;而柏氏鲤与家养种间的杂交,表现一定的亲和性。亲本和杂种F_1的鳞被、体色仍表现显隐性关系,而体型、抗寒、抗病、成活率、起捕率等受柏氏鲤种质的强烈影响。获得抗寒力的杂种,在第二代时抗寒力明显消失,说明基因转移和整合的不稳定性。用柏氏鲤与散鳞镜鲤杂交的杂种F_1与另一抗寒很强的杂种F_1(黑龙江野鲤♀×红镜鲤♂)的双杂交种F_1,抗寒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寡肽(OMet)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蛋白质代谢反应的影响,并与在饲料中添加等量的晶体蛋氨酸(CMet)的效果相比,实验以初始体重为(26.0±1.6)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设计1个低鱼粉(31.8%)对照饲料(LF).在LF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35%、0.65%和0.95%的晶体蛋氨酸或蛋氨酸寡肽,配制其他6组饲料,并分别命名为CMet 0.35、CMet 0.65、CMet 0.95、OMet 0.35、OMet 0.65和OMet 0.95,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与LF组相比,OMet组和CMet组大黄鱼的增重率均显著升高,并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其中,OMet 0.95组的增重率最高.与CMet组相比,OMet组大黄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不同饲料处理对大黄鱼存活率、饲料系数、体组成(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水分)、脏体比和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OMet组大黄鱼的肝体比较CMet组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晶体或蛋氨酸寡肽显著影响了大黄鱼幼鱼的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OMet组大黄鱼肝脏中这两种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CMet组的(P<0.05),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大黄鱼肝脏谷草转氨酶活力也有显著影响(P<0.05).但各饲料处理组之间血清中的血氨浓度和尿素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等量添加蛋氨酸寡肽比晶体蛋氨酸更能促进大黄鱼幼鱼的生长及其对饲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998.
饥饿对斜带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外水泥池(4m×1.5m×1m)进行石斑鱼(62.3±0.6g)的饥饿实验,每池放养35尾,设3个重复,实验时间分别为0、1、2、3和4周。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减轻,肥满度和肝体比显著降低;肌肉水分显著增加而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脂肪含量在第1周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肝脏饱和脂肪酸在饥饿前3周基本保持不变,第4周显著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在饥饿第1周保持不变,然后呈下降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和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含量显著增加。与肝脏相比,肌肉中脂肪酸变化程度较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肌肉中140减少而205增加。饥饿使肌肉中DHA/EPA比率呈下降趋势,但肝脏DHA/EPA比率显著上升;肌肉和肝脏中DHA EPA的百分比都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索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基因在淇河鲫肌间骨骨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淇河鲫仔稚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整体骨骼染色法对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并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ST基因在肌间骨不同骨化阶段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发育至2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肌膈中出现纤维束;25 dpf髓弓小骨出现,28 dpf脉弓小骨出现,33 dpf髓弓小骨出现分叉,45 dpf肌间小骨发育完全。SOST基因在肌间骨骨化发生各阶段均有表达,23 dpf的表达量最低(P0.05),随着肌间小骨的骨化发育,SOST基因呈递增趋势,45 dpf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骨化阶段(P0.05);SOST蛋白在45 dpf时显著高于23和27 dpf(P0.05),与其他发育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SOST m RNA和蛋白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在23dpf处于最低,肌间骨全部出现后表达量达到最高,与淇河鲫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趋势一致。因此,推测SOST与淇河鲫肌间骨骨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调控肌间骨的分化和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以国内外桃胚轴再生方面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影响其再生的相关因子如品种、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配比、取材部位、培养条件、胚轴取样时间和放置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建立桃胚轴高频再生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