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49篇
  免费   5260篇
  国内免费   10992篇
林业   10534篇
农学   13678篇
基础科学   8107篇
  15451篇
综合类   36713篇
农作物   5833篇
水产渔业   3518篇
畜牧兽医   14547篇
园艺   4914篇
植物保护   6306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252篇
  2022年   3172篇
  2021年   4226篇
  2020年   3735篇
  2019年   3757篇
  2018年   2643篇
  2017年   3964篇
  2016年   3508篇
  2015年   4886篇
  2014年   4840篇
  2013年   5809篇
  2012年   7290篇
  2011年   7644篇
  2010年   7532篇
  2009年   6821篇
  2008年   6251篇
  2007年   6194篇
  2006年   5678篇
  2005年   4874篇
  2004年   2389篇
  2003年   2251篇
  2002年   2044篇
  2001年   1976篇
  2000年   1994篇
  1999年   2118篇
  1998年   1783篇
  1997年   1596篇
  1996年   1457篇
  1995年   1306篇
  1994年   1126篇
  1993年   1154篇
  1992年   902篇
  1991年   756篇
  1990年   651篇
  1989年   521篇
  1988年   404篇
  1987年   238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2篇
  1963年   12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解乳酸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制定乳酸菌发酵生产过程中噬菌体污染的防控措施提供试验数据和参考,本研究通过斑点试验和双层琼脂平板法,以干酪乳杆菌(L. casei) ATCC 393、戊糖乳杆菌(L. pentosus) KLDS 1.0413、短小乳杆菌(L. brevis) ATCC 367为指示菌从乳制品、泡菜样品中分离乳酸菌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噬菌体基因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分析其包装机制,并进行宿主范围和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SDS-PAGE分析噬菌体结构蛋白,对获得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获得3株烈性乳酸菌噬菌体,依次命名为Lc、Lpen和Lbre。电镜结果显示,噬菌体Lc、Lpen均由多面体头部和非收缩性尾部组成,而噬菌体Lbre由多面体头部和收缩性尾部组成。根据形态学分析,Lc和Lpen属于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B1类,Lbre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A1类。噬菌体基因组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核酸电泳结果显示,噬菌体Lc、Lpen基因组均为异质平末端,其包装机制属满头包装,即pac-型,而Lbre含有黏性末端,其包装机制属于cos-型。宿主范围测定结果显示,噬菌体Lc、Lbre对宿主专一,而Lpen宿主谱较广。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噬菌体Lc、Lpen和Lbre潜伏期分别为60、45和150 min,裂解期分别为45、90和105 min,裂解量分别为47、24和30 PFU/cell。SDS-PAGE分析显示,噬菌体Lc结构蛋白有7个,主要结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0 ku;噬菌体Lpen和Lbre结构蛋白均有5个,主要结构蛋白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5和50 ku。综上,本研究分离获得3株乳酸菌烈性噬菌体,并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对了解乳酸菌噬菌体及后续乳酸菌噬菌体污染的防治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3.
为筛选出理想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宿主感染模型的建立方法,本研究通过选择不同接种方式配合不同菌液浓度接种不同胚龄鸡胚建立感染模型,将90枚SPF鸡胚随机分成9组,每组10枚,分别为A、B、C、D、E、F、G、H、I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为模型组,模型组分别以气室接种、蛋壳接触接种的方式对不同胚龄(11和14胚龄)SPF鸡胚接种不同浓度(1×103、3×103、9×103、3×105、9×105 CFU/mL)的鸡白痢沙门氏菌C79-3菌株。每天观察情况直至出雏,待雏鸡孵出后按组分笼饲养,每隔12 h观察1次,连续观察7 d,观察各组雏鸡的临床症状、死亡情况,观察期结束对死亡和存活雏鸡进行剖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均有雏鸡出现明显的鸡白痢病症状并死亡,相较于其他模型组,以11胚龄蛋壳接触感染方式接种9×105 CFU/mL的C79-3菌液的F组和14胚龄气室感染方式接种3×103 CFU/mL C79-3菌液0.1 mL的H组,鸡胚出壳率较高,可分别达到80%和90%,出壳雏鸡呈现明显鸡白痢病特征,剖检可见肝脏出血、盲肠膨大、卵黄囊吸收不良;组织病理切片可观察到肝脏、盲肠、心脏各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发病率分别100%和88.8%,并且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分别达70%和90%。本研究结果表明,以11胚龄蛋壳接触感染方式接种0.1 mL 9×105 CFU/mL的C79-3菌液和14胚龄以气室感染方式接种0.1 mL 3×103 CFU/mL的C79-3菌液的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建立稳定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宿主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994.
Fsp27基因在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Fsp27基因5'UTR区g.16767667位点G>A突变与绵羊尾脂沉积能力的关联性,以尾脂沉积能力极强的脂尾(臀)型绵羊品种阿勒泰羊(Ovis aries)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研究了该SNP位点不同基因型在阿勒泰羊群体中的分布,并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尾形数据的差异,评估其与阿勒泰羊尾脂沉积能力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阿勒泰羊群体中Fsp27基因5'UTR区g.16767667位点G>A突变可以检测到GG、AG和AA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47.2%、38.4%和14.4%;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该位点在阿勒泰羊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通过250只不同基因型阿勒泰羊尾形数据对比发现,GG和AG基因型个体脂尾(臀)的长、宽和厚3项数据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亦略高于AG基因型个体,但差异不显著(P>0.05),推断G等位基因有利于阿勒泰羊尾脂沉积。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2019—2020年新疆地区猪圆环病毒病2型(PCV2)抗体水平及其消长规律,本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475份血清中PCV2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PCV2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9.68%(331/475),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70%)。S/P的平均值为1.56。不同类别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在42.50%~86.67%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调查的5个规模化养殖场中,仅有2个场PCV2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国家标准。各场应根据抗体检测结果,进一步对现有的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和完整,确保各猪群健康。  相似文献   
996.
猪丹毒     
猪丹毒又称“红热病” “打火印”或“钻石皮肤病”,是一种急性的、热性的传染病,引起该病的病原为红斑丹毒丝菌,可以通过伤口感染人,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患病猪的临床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病例主要的表现为出现明显的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型病例则是在四肢、胸腹部、背部等皮肤处出现红色菱形、方形或圆形疹块。慢性型则多以出现关节炎和心内膜炎引起的关节肿胀、运动障碍和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为主的临床表现;有时还可见皮肤坏死。红斑丹毒丝菌的最易感动物是猪,没有品种和年龄差异。使用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手段,治疗方面除使用抗生素外还可以选择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97.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急性、典型猪传染病,对生猪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膘情较好的保育阶段仔猪影响最为严重。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且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导致诊治困难。目前该病发病率日渐上升,为避免养猪生产因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需要结合日常预防和治疗,避免此病出现并进一步发展。文章综合叙述了副猪嗜血杆菌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病变及综合防治,以期为该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颁发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评估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42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无非洲猪瘟区标准>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办牧[2019]86号)等文件,随即启动了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99.
如今空气污染问题仍广泛存在,其中苯并芘(Benzo (a) pyrene,BaP)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具有严重影响。据报道,BaP可以显著降低卵母细胞IVM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但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猪卵母细胞IVM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BaP (50 μM、100 μM、200 μM)检测其对卵母细胞IVM能力的影响,并检测此过程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50 μM BaP处理组卵母细胞IVM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76.5 vs 68.1,P<0.05),并随着BaP浓度增加进一步下降。同时,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发现,50 μM BaP处理组卵母细胞中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研究初步证明BaP可能通过破坏SHH信号通路降低猪卵母细胞IVM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高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将影响畜禽的健康状况、疫病防控和福利水平。一种无接触、无应激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 cation,RFID)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以在无损状态下采集畜禽的行为、生理生化和养殖环境指标,从而为评估集约化养殖的效果和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文章讨论了三种常见类型的RFID系统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系统地比较了各类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宜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出RFID在畜禽养殖中的未来应用方向,以期为深化畜禽信息采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