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95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46篇
  64篇
综合类   443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206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建立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进行了抗(耐)旱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系)筛选,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等单项研究及对高油高产抗旱单项栽培技术组装研究.结果如下: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抗(耐)旱高油大豆品种黑农37、黑农41、黑农44、舍丰40、垦农4、红丰11、黑河27、合丰47;黑农41品种,任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都会对其产量和油分含量造成负面影响,其干旱胁迫影响程度表现为:结荚-鼓粒期》鼓粒期》结荚期》花期》苗期,以结荚~鼓粒期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可使单株产量下降27.1%,油分下降12.6%;秋翻秋起垄整地是较好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较春搅茬起垄有较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28%~16.67%;黑农44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垄上穴播为20~25万株hm-2,垄上双条播为25万株hm-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其增产幅度为13.55%~25.4%;提出建立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的最佳模式:以高油品种黑农44为核心,在蓄水保墒的秋翻秋起垄的耕作基础上,配之穴播 优化施肥(N7 P14 K10) 抗旱种衣剂 抗旱叶面肥 行间覆膜.  相似文献   
62.
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和目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城乡统筹发展、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接入世挑战的战略高度,规划设计了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开创性的提出了文化创新与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营造国民待遇新制度体系、实施就业经济工程、国际劳务市场一体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等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与行动方案,突出强调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机制、城乡一体、健康有序、内外结合、层次推进、制度保障等科学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3.
基于表型值和育种值的中国对虾生长、抗逆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中国对虾170d的体重、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3个性状的育种值,在家系水平上进行性状间表型值和育种值相关分析。估计的3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16、0.14±0.12和0.03±0.021,并据此计算各性状个体育种值。家系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分析表明,家系170d体重和抗WSSV存活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相关(r=0.35,P<0.05),其余性状间相关系数很小,且差异不显著。3个性状家系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170d体重与抗WSSV存活时间的相关系数最高(0.038),170d体重与存活率,抗WSSV存活时间与存活率之间为负相关(r=-0.24,r=-0.027),并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中国对虾新品种是一个正确而必要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64.
对大鼠进行不同中药复方的常压耐缺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各中药复方和枸杞子均能显著延长大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P<0.05),其中复方3作用效果最明显(p<0.01)。复方3在提高大鼠缺氧存活时间的同时又能降低血液红细胞和Hb增加率,升高缺氧大鼠血液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各中药复方对缺氧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各中药复方的耐缺氧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SOD、GSH-PX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5.
玉米光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综述了光胁迫与玉米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光合特性、光合关键酶及产量之间的关系,概括总结了玉米光胁迫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本领域研究的意义及前景。  相似文献   
66.
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对人工鱼礁流场效应进行数值模拟,选取单体人工鱼礁模拟近岸海域的鱼礁流场,对其附近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人工鱼礁开口比和迎流面形状对流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开口比是鱼礁流场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口比越小,水流受鱼礁阻隔程度越大,礁前上升流流速越大,背涡流紊流区域越明显,背涡流区域就越长;鱼礁迎流面形状对流场效应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67.
实现基于RGB图像的光谱重建对降低光谱的硬件要求、扩大其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以鱼糜掺假检测为例,比较多元多项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olynomial multivariate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MLR)与深度学习HRNet网络对光谱重建的性能,建立基于重建光谱多种掺假鱼糜检测模型并验证其实际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重建光谱误差较小,HRNet网络、PMLR算法重建光谱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010 4和0.012 6,大多数掺假检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其预测相关系数大于0.91,预测均方根误差小于9%。在基于重建光谱建立的掺假检测模型中,效果最佳的是基于PMLR算法重建光谱使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预处理的极限学习机回归模型,其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954 4%、预测相关系数为0.983 0。因此,PMLR算法和HRNet网络均能较好的实现基于RGB图像的光谱重建,且重建光谱均能实现对鱼糜掺假样本的较好检测结果,为基于重建光谱的食品和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离树间距对枣麦间作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离树间距对枣麦间作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单作(D0)小麦及距离枣树90cm、110cm、130cm(D1、D2、D3)的间作小麦光合、LAI、分蘖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在灌浆期D0和D2、D3处理下小麦净光合速率比D1处理分别高13.04%、8.99%、11.73%,D0、D2和D3处理的小麦气孔导度比D1分别高21.43%、9.52%、16.67%,而各处理间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无明显差异。从拔节期至成熟期,不同处理间的小麦单株茎数、单株分蘖数、LAI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D0D3D2D1。D0和D3处理下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显著高于D2和D1;小麦产量表现为D0D3D2D1,D0处理比D1、D2、D3处理分别高25.78%、16.49%和6.70%。枣麦间作下,距离枣树越远,小麦植株光合性状表现越好,产量也较高,因此优化枣麦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小麦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农用酵素处理对提高葡萄耐铝性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2个砧木品种"贝达"和"通化-3"葡萄为材料,采用管道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铝胁迫下农用酵素对葡萄膜脂过氧化产物及耐铝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用酵素处理后,葡萄的SOD活性与POD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以及MATE相对表达量低于胁迫处理前1 d;H2 O2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STOP1相对表达量低于铝胁迫处理14 d,根系活力高于铝胁迫处理14 d.农用酵素处理后葡萄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受害程度和耐铝毒相关基因表达量均下降,可见农用酵素在缓解铝毒对葡萄的伤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葡萄的耐铝性.  相似文献   
70.
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玉米杂交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玉米杂交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杂交种掖单22小于丹玉13。与此相同,遮光使丹玉13 Pn的下降显著大于掖单22。由遮光转入自然光下后Pn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