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836篇 |
免费 | 21306篇 |
国内免费 | 3523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2946篇 |
农学 | 23367篇 |
基础科学 | 22102篇 |
40513篇 | |
综合类 | 204662篇 |
农作物 | 27148篇 |
水产渔业 | 17079篇 |
畜牧兽医 | 61298篇 |
园艺 | 29755篇 |
植物保护 | 185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52篇 |
2023年 | 7450篇 |
2022年 | 16711篇 |
2021年 | 16990篇 |
2020年 | 15749篇 |
2019年 | 15558篇 |
2018年 | 11458篇 |
2017年 | 18369篇 |
2016年 | 12449篇 |
2015年 | 19048篇 |
2014年 | 20648篇 |
2013年 | 25089篇 |
2012年 | 34406篇 |
2011年 | 36282篇 |
2010年 | 35167篇 |
2009年 | 31645篇 |
2008年 | 31799篇 |
2007年 | 29350篇 |
2006年 | 24471篇 |
2005年 | 19540篇 |
2004年 | 12347篇 |
2003年 | 7835篇 |
2002年 | 8183篇 |
2001年 | 7569篇 |
2000年 | 6764篇 |
1999年 | 2867篇 |
1998年 | 745篇 |
1997年 | 670篇 |
1996年 | 487篇 |
1995年 | 580篇 |
1994年 | 508篇 |
1993年 | 813篇 |
1992年 | 731篇 |
1991年 | 569篇 |
1990年 | 319篇 |
1989年 | 264篇 |
1988年 | 132篇 |
1987年 | 140篇 |
1986年 | 143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18篇 |
1981年 | 59篇 |
1965年 | 13篇 |
1964年 | 13篇 |
1963年 | 15篇 |
1962年 | 72篇 |
1957年 | 21篇 |
1956年 | 113篇 |
1955年 | 6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分析,筛选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农艺性状和适宜在特定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为后续的品种推广和生态区种植提供理论基础。在2020、2021和2022年3个不同年份间分别种植16个玉米品种(L1~L16),对小区产量、株高等重要指标进行记载。方差分析结果可知,除穗长的品种与年份互作效应(L×Y)、穗行数和千粒重外,其余性状的品种效应(L)、品种与年份互作效应、年份效应(Y)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1)。GGE分析显示,L6(武农科1号)在酒泉市2020和2021年适应性最强,L10(五谷652)在酒泉市2022年的适应性最强;小区产量高且较为稳定的是L6(武农科1号)、L7(RF699)、L13(德圣358)等。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可知,小区产量与其余农艺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L6(武农科1号)、L7(RF699)、L13(德圣358)等品种的产量适应性和稳定性俱佳且其余农艺性状表现较优,适宜在本试验所选择的试点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2.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农业种质资源又被称为“种业芯片”。因此,引进、创制和丰富种质资源是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关键,通过人工诱变是种质资源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0.67 mg/L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花粉,构建1 650个株系的玉米突变体库,从M2和M3后代筛选到包括生育期、株型、叶型、穗型、粒型、叶色、轴色、育性等多个农艺性状突变体,表型变异率约为9.6%。结果表明,具有育种应用潜能的代表性材料有Z330、Z641和Z1433等,可供用于选育矮秆、低穗位、耐密植、抗倒伏型新品种;Z636、Z848和Z930等新种质材料可用于测配或改良玉米穗型、粒型、轴色、粒色及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03.
2022-2023年在河南和海南以玉米自交系驻85、驻136、ZM3358为试验材料,研究自交系苞叶与穗轴同步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河南苞叶驻85第1~7 d伸长迅速,速增期与ZM3358一致,低于驻136;穗轴,驻85第1~11 d急剧伸长。海南苞叶ZM3358伸长速增期为13 d,比驻85、驻136延长2~3 d;穗轴ZM3358伸长渐增期最长为19 d,显著高于驻85、驻136。河南苞叶驻85宽度持续变宽,驻136苞叶宽度第11 d开始增幅变缓,ZM3358苞叶宽度速增期最短为7 d;穗轴粗度驻136第1~17 d持续变粗,第19 d稍有下降。海南ZM3358苞叶宽度速增期为13 d,驻85、驻136苞叶宽度速增期均为9 d;驻85穗轴粗度速增期最长为19 d,苞叶与穗轴可保持同步发育特性。 相似文献
104.
利用4 434个SNP标记对47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种质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类群研究。采用Admixture软件对自交系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采用Treebest软件对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和类群划分。结果表明,47份自交系分为6个类群,分别为瑞德群、兰卡斯特群、塘四平头群、PB群、旅大红骨群和自330亚群。10个自选系组配的杂交种主要利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为PB×塘四平头和瑞德×塘四平头,均为近年来黄淮海地区主要利用的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105.
以20份早熟欧美血缘自交系为供试材料,9份SS群自交系为母本、11份NSS群自交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进行配合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自交系DNF342、DNLM18、东407、东409和东401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优良,东304和东503株高、穗位高一般配合力优良,有利于降低杂交组合株高和穗位高。杂交组合东407×东601、东409×DNF342、东502×DN4206、东409×东305、东407×DN4206和东401×东601产量对照优势较强,可用于新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塑料与稻壳共燃的氮氧化物生成规律,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二者的共燃实验。研究了温度、塑料粉和稻壳的混合比例及过量空气系数对NO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NO生成量升高;随塑料粉与稻壳混合比例增加,NO生成量呈降低趋势,且NO的生成量低于二者单独焚烧时生成量的线性叠加;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NO生成量降低。为寻找二者共燃NO生成的一般性规律,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NO生成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7.
为弥补整车动力传动系统分析中液力元件查表法和模式辨识测试方法的不足,基于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损失模型建立了液力传动循环流量的静态和动态模型以及对应的液力传动理论,为整车动力学仿真从理论上提供了可行的液力传动子系统。通过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假设合理,模型准确。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