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231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107篇
  213篇
综合类   1500篇
农作物   395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245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在东莞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碳汇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2005年和2008年的森林资源小班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东莞市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森林植物的碳储量、碳密度及碳汇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3年来共吸收二氧化碳9.069万t,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3.023万t,森林碳汇能力每年7.34t/hm2,这说明城市森林公园的碳汇能力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建设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项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各种成分的分析。文章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叶 片研究上的应用进展,包括基于叶片特征的植物种类鉴别、植物叶片病虫害诊断、育种材料选择、叶片 内含物质含量测定等 4 个方面,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为了优选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以杏鲍菇粗多糖、杏鲍菇超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配方,并制定产品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粗多糖38%、杏鲍菇超细粉49%和黄秋葵超细粉13%,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综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是可行的,所得工艺配方稳定可靠,这为我国咀嚼片剂工艺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采用突变级数法分别从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资质结构人员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个方面构建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且准确.  相似文献   
85.
以白天开花的平潭月见草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月见草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成熟度较高的种荚,在无菌条件下取出种子,用75%酒精处理30 s,然后用0.1%升汞灭菌15 min,最后用无菌水荡洗5遍,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用滴管滴植后,再用镊子栽植的接种方式较佳;最适宜的试管苗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固体培养基;壮苗生根培养基以固体培养基1/2 MS+0.1 mg.L-1NAA为最佳培养基;蛭石∶泥炭土∶河沙=1∶2∶1的混合基质为最佳移栽基质,成活率可达93.33%。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赣南早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明确与纽荷尔脐橙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为早熟脐橙果实风味形成机理、品种与品质鉴定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赣南早脐橙和纽荷尔脐橙(对照)在开花后110、140、170、200和235 d的果皮挥发性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脐橙果皮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个脐橙品种果皮共分离出5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类、醇类、醛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34种.赣南早脐橙果皮中特有挥发性成分4种,分别为正庚醇、榄香醇、乙酸芳樟酯和异丁酸异戊酯,而纽荷尔脐橙果皮中特有挥发性成分15种,主要包括β-柏木烯、金合欢烯、辛醇、香芹酮等.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赣南早脐橙挥发性成分中烃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纽荷尔脐橙,而醇类和酯类物质低于纽荷尔脐橙;其中,赣南早脐橙果皮的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在开花后200 d时达最低值(93.925%),醇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在开花后200 d时达最高值,分别为3.910%和2.119%.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两个脐橙品种果实发育期果皮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有10种,分别为巴伦西亚橘烯、(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醇3-甲基丁酸酯、辛醚、诺卜醇、金合欢醇、辛醛、香芹醇、β-石竹烯、荜澄茄烯和马鞭草烯醇.[结论]果实发育过程中,赣南早脐橙和纽荷尔脐橙果皮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且均各具特有成分,这些差异形成了两个品种各自独特的风味,可作为品种鉴定的重要特征,同时为赣南早脐橙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花生壳生物炭用于农田土壤改良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结合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0、0.5%、1%、2%、4%)花生壳生物炭对红壤和潮土的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对潮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较大,且两种土壤表现出不同的排放特征。总体上,潮土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红壤,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潮土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降幅达6.5%~26.6%;红壤N_2O累积排放量则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红壤N_2O累积排放量增幅为14.7%~54.3%。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潮土CO_2排放,其累积排放量增幅最大为25.9%;而对红壤CO_2累积排放量则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在施用不同剂量生物炭处理下,两种土壤CH_4排放无规律性变化,CH_4排放累积量总体在0左右。与空白对照和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两种土壤的固碳量显著增加,潮土增加了57.1%~78.7%,红壤增加了11.2%~59.9%;同时随生物炭的施用,潮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著提高68.0%~76.8%,而生物炭添加量对红壤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无显著影响。分析认为,对潮土施用生物炭通过改变土壤容重、有机碳、无机氮等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抑制供试作物生长,增强其净综合温室效应;而对红壤添加生物炭则可促进作物生长,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无显著增加,提升土壤固碳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8.
以-60~+100目和-100~+200目膨胀石墨为添加剂加入到PDA培养基中,观察对黑曲霉的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均大于对照黑曲霉菌落直径,加入-100~+200目膨胀石墨的培养基黑曲霉菌落直径均略微小于+100目膨胀石墨,表明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生长有促进作用,大尺寸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的生长促进作用优于小尺寸膨胀石墨。  相似文献   
89.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以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德化黑鸡MC1R基因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结果表明:引物P2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并表现为AA、AB和BB等3种基因型;经序列分析发现,BB型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在1094处(G-A)和1095处(T-C),其中在1095处的突变还导致氨基酸的改变(Cys-Arg)。由基因型分布情况表明,德化黑鸡C系(乌色)和D系(非乌色)均以AA型为主;BB型(含SNP)仅存在于C系中,而在D系中未发现,推测BB型可能是乌色性状特有或与乌色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90.
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淀粉代谢及蔗糖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淀粉代谢及蔗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板栗石灰化发生与上述指标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板栗石灰化发生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鲜板栗为试材,进行常温贮藏,相对湿度60%—70%。贮藏一定时间后,将板栗石灰化程度分成5个等级0、30%、60%、90%、100%,测定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水分含量、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板栗石灰化程度的加深,板栗的水分含量和淀粉逐渐减少,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46和r=-0.950;而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随着板栗石灰化程度的加深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蔗糖含量则逐渐增加。【结论】板栗石灰化发生与板栗失水诱导淀粉酶活性增强、导致淀粉不断分解致使含量减少、引起淀粉晶体结构及理化性能发生改变密切相关,与蔗糖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