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382篇
基础科学   198篇
  405篇
综合类   660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2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Vibrio anguillarum , an opportunistic fish pathogen, is the main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vibriosis, a disease that affects feral and farmed fish and shellfish, and causes considerable economic losses in marine aquaculture. In this study, we u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o detect V. anguillarum . PCR specificity was evaluated by amplifying the rpoS gene, a general stress regulator, in six strains of V. anguillarum and 36 other bacterial species. PCR amplified a species-specific fragment (689 bp) from V. anguillarum . Furthermore, the PCR assay was sensitive enough to detect rpoS expression from 3 pg of genomic DNA , or from six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mL−1 of cultured V. anguillarum . However, the assay was less sensitive when genomic DNA from the infected flounder and prawn was used (limit of detection, 50 ng and 10 ng g−1 tissue, respectively).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rpoS gene is a sensitive and species-specific method to detect V. anguillarum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72.
以"苏州青"和"矮脚黄"2个小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室内模拟砂培培养法,研究了供钾水平(0.0、2.5、5.0、7.5、10.0mmol·L~(-1))对其根、叶柄和叶片同化物及钾素分配的影响,以期为采用钾高效利用技术提高小白菜产投比的钾营养诊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供钾水平对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随其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大。其中,"苏州青"的同化物分配对供钾水平的响应较"矮脚黄"相对敏感,其可食部分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产量)最大时的供钾水平相对低于"矮脚黄",而植株不同部位钾含量最高时的供钾水平却相对高于"矮脚黄"。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钾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叶柄、叶片和根系,且不同部位钾含量最高时所需要的外源供钾水平及钾在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百分比均表现为叶片叶柄根系,说明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对供钾水平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供钾水平可能通过协调同化物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并维持分配比例的稳定性,达到促进小白菜生长的效果。与正常供钾水平比,供试的2个品种小白菜对过量钾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通过明显降低"苏州青"的根系钾含量及矮脚黄的根系同化物的分配,而减少了钾在其各自根系中的分配。缺钾通过降低同化物,特别是钾在小白菜叶柄中的分配而明显增加了其向叶片和根系的分配,进而提高了小白菜的根冠比。随着供钾水平的升高,只有叶柄的同化物和钾分配的百分比均有所升高,且以钾分配百分比的升高幅度远大于同化物。综上所述,叶柄钾含量和叶柄钾分配百分比对小白菜钾营养状况存在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了测定比格犬胫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波形及其潜伏期和波幅的正常值。选用15只健康比格犬,在异氟烷吸入麻醉状态下,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电刺激其胫神经,将自制参考电极和记录电极分别放置于头部Fz处和Cz处记录SEP波形。结果表明:15只比格犬刺激左右侧胫神经均可记录到清晰的双向SEP波。刺激左侧胫神经引发的波形潜伏期为P(21.71±1.978)ms、N(32.61±2.568)ms、P-N(10.90±1.338)ms,其变异系数分别为9.11%、7.87%、12.88%;波幅为(2.762±1.230)μV,变异系数为41.47%;刺激右侧胫神经引发的波形潜伏期为P(21.49±1.985)ms、N(32.55±2.359)ms、P-N(11.06±1.153)ms,其变异系数分别为9.24%、7.25%、10.24%;波幅为(2.634±1.092)μV,变异系数为44.55%。潜伏期和波幅左右侧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正常比格犬胫神经皮层SEP的测定,获得了清晰的SEP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和波幅的正常值,印证了潜伏期的稳定性优于波幅的稳定性,可以为实验室研究犬病理状态下的SEP和宠物临床应用SEP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光照对沙葱种子萌发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2h光照和24 h光照下的沙葱种子发芽率仅为对照的20.8%和8.8%,表明沙葱存在光休眠现象,为需暗种子;在12 h和24 h光照处理下,催芽前期SOD、POD活性及Vc含量水平较高,MDA和CAT含量低于0h;而在种子萌发后期,SOD、POD活性降低,MDA和CAT含量升高,说明在光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后期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田间根钻取样结合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方法测定棉麦套种及单种作物根长密度的精确性。【方法】结合田间根钻取样,分别用图像法(DT-SCAN图像软件分析法)和直尺法(常规人工直尺测量法)测量根长密度,通过2002―2013年试验获得的3423对根长密度数据分析图像法的精确性,使用根均方差描述图像法测定值(模拟值)与直尺法测定值(观测值)之间的一致性。【结果】2种方法测定根长密度的相关性较好,图像法的精确性较高。对可能影响图像法精确性的因素分析表明:(1)在不同种植模式下图像法的精确性表现为小麦单种模式棉花单种模式麦棉套种模式;(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图像法的精确性增加;(3)在麦棉套种模式下图像法的精确性从麦幅到棉幅逐渐提高,在小麦单种模式下行上大于行间,在棉花单种模式下行上小于行间;(4)在棉花开花前图像法的精确性表现为棉花单种模式大于麦棉套种模式,在棉花开花后表现为棉花单种模式小于麦棉套种模式。【结论】田间根钻取样结合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方法测定棉麦套(单)种作物根长密度的精确性较高,该方法成本低、测定速度快,能更好地扫描并分析计算棉花的细小侧根,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6.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施肥灌溉等设施的支持。本文介绍了光伏智能施肥灌溉系统的相关配置方案、设计方法、设备选型及计算方式;设计了一套以独立光伏提供能源动力、以GRPS提供无线远程控制,并结合现有智能化施肥灌溉技术的智能施肥灌溉系统,为丘陵山区农作物远程智能化施肥灌溉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通过田间试验,对一种植物生长促进菌(PGPR)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PGPR制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单施氮、磷、钾化肥相比,PGPR与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同时,PGPR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并对灌浆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基于ANSYS的间隙式永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永磁吸附爬壁机器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了矩形永磁体的间隙式吸附方式,并在Ansys的Magnetic-nodal环境下进行了永磁体的磁场分析,得出不同间隙条件下的磁场变化规律和吸附力。永磁体的磁场强度采用数值计算得出解析表达式的方法通常比较复杂。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则为磁场分析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田间工程对农田氮素随径流流失的影响,该文通过设置不同排水毛沟布置方式下农田对比试验,观测研究了农田出口的降雨径流特征以及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与毛沟布置多的处理相比,毛沟布置少的处理径流对雨强变化敏感度相对较小,其径流峰值滞后,且高峰径流量持续时间长,但总氮输出负荷减少7.44%;2个处理之间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流失量均差异显著;在径流初始及峰值阶段铵态氮占总氮的比例显著高于径流消减阶段,硝态氮的比例全过程变化不大;硝态氮、铵态氮、总氮的输出负荷与径流量呈线性正相关。研究表明:汇水面积小,毛沟布置多的处理减少农田涝渍效果明显,而汇水面积大,毛沟布置少的处理能有效降低总氮的输出负荷。  相似文献   
80.
漩涡泵内部不稳定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漩涡泵内部流场对其外特性的影响,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结构化网格技术对漩涡泵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漩涡泵流道内压力变化呈直线分布;流道内纵向漩涡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径向漩涡周期性地脱离叶片被液流带走且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设计工况下,各监测点处压力脉动变化呈周期性分布,从流道进口到出口压力脉动幅值逐步增大;不同工况下,叶片通过频率是压力脉动的主频,其对应的压力脉动幅值随流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