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382篇
基础科学   198篇
  404篇
综合类   660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红壤溶磷菌的筛选及溶磷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以磷酸铝为磷源的蒙金娜(PVK)液体培养基研究了从红壤土中筛选出的4种溶磷菌的溶磷效果,选出其中的优势菌株B1,并对其溶磷机理做出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4株溶磷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均有显著的溶磷效果,其中菌株B1在培养4 d后有效溶磷量最大,达到292.8 mg L-1。各处理培养液pH在培养期间均有显著下降,pH从7.0下降至3.2~4.7。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现,各菌株培养液中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随培养时间变化而不同,其中菌株B1主要分泌草酸和苹果酸,培养1 d后有机酸总量可达到5 mmol L-1;通过添加有机酸对磷酸铝活化的试验表明,分泌有机酸溶磷仅是菌株B1溶磷机制之一,可能还存在其他溶磷机制。菌株B1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5~9,最适培养温度为30℃,100 ml三角瓶的最适装液量为30~40 ml。经鉴定,菌株B1与苏云金芽孢杆菌有99.9%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FTI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产地紫金牛及其易混淆植物的化学成分的光谱特征,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以及主成分载荷因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各样本进行鉴别,找出各测试样本化学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f1)两种紫金牛在3378cm^-1、2923cm^-1、1735cm^-1、1621cm^-1、1444cm^-1、1373cm^-1、1321cm^-1、1238cm^-1、1153cm^-1、1033cm^-1及776cm^-1附近均有吸收峰。(21由于融水县和永福县两地相距最近,在PCA检测模型二维散点图上,这两产地样品的距离也最近,恭城县与融水县及广西兴安县相距较远,故在散点图上的距离也较远;广西兴安县的月月红是紫金牛属植物,但不属于紫金牛种,所以,在散点图上的距离也就偏离各产地紫金牛。(3)提取PCA模型的载荷因子,分析表明,在种问比较,样品月月红中脂类、苯醌、黄酮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较紫金牛样品丰富。在紫金牛种内比较,广西永福县的样品香豆素、酮脂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比其它产地高,相反地,广西恭城药市的样本中尤其是酮脂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最低;但是,广西恭城县的紫金牛中香豆素、苯醌、甾醇,黄酮类等成分,较其它产地丰富。  相似文献   
53.
针对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能耗高、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该文以国内4个典型工程为基础,构建了产气规模为1万m3/d的示例工程,并对其进行余热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此类工程用能量大,占总产能的30.01%~36.44%;余热利用率低,只有部分贫液余热得以回收;系统余热主要由脱碳塔顶气余热、脱碳贫液余热、压缩机余热、沼液余热和锅炉尾气余热5部分组成,其多为低品位余热、量大稳定.余热计算表明,在最冷月和最热月系统余热潜力分别为5.87×104、4.79×104MJ/d,最大节能潜力分别为74.81%和73.92%,节能潜力降序排列为沼液余热>贫液余热>塔顶气余热>压缩机余热>锅炉余热.余热可利用性分析认为工程余热可利用性较高,回收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4.
纤维素酶解效率是木质纤维素经济、高效生化转化的限制瓶颈。该文讨论了影响纤维素酶酶解经济性与高效性的多个要素,如:高滤纸酶活菌株的选育、发酵、酶解机理、酶解影响因素及酶解混合体系的优化等。该文研究表明,纤维二糖水解酶可能是决定发酵体系中滤纸酶活高低的关键单酶组分,同时,该酶可能也是预处理后生物质酶解体系中决定滤纸酶活效率的关键单酶组分。酶解过程中关键限速反应的认识及关键限制因素形成机制的揭示将成为纤维素酶生化转化研究的重点,这些机理机制的建立可为构建高比活力纤维素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糖蜜酒精废水中高浓度的硫酸盐会抑制生化处理产甲烷性能。该文采用活性炭、Ba Cl2·2H2O、Ca(OH)2及铁碳微电池法对糖蜜酒精废水中的硫酸盐进行预处理,并分析了预处理前后硫酸根及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同时,也分析评价了几种方法对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0 g糖蜜酒精废水中加入8.0 g活性炭,硫酸根去除率达80.0%以上,且产气性能相对最好,累计产气率可达437.3 m L/g。在500.0 g糖蜜酒精废水中,根据S元素含量和Ba SO4的分子组成比例,添加70%的化学试剂Ba Cl2·2H2O,能全部去除硫酸根,累计产气率可达483.2 m L/g,产气效果相对最好,同等条件下,添加70%的Ca(OH)2,硫酸根也能全部去除,累计产气率可达436.6 m L/g。铁碳微电池处理的糖蜜酒精废水,能有效抑制硫酸根的影响,并且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累计产气率为451.0 m L/g,是对照处理293.1 m L/g的1.5倍。各处理效果的产气性能排序为70%Ba Cl2·2H2O铁碳微电池8.0 g活性炭吸附70%Ca(OH)2对照组。  相似文献   
56.
低场核磁探测水稻田改蔬菜地土壤水分的相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水稻土转变为设施蔬菜地后土壤水分的相态变化,该研究在田间土壤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低场核磁测氢技术,评价了田间状态的水稻土和不同转化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水分的相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转化时间的延长,耕层土壤大孔隙吸持的自由水比重下降,土壤小孔隙吸持的束缚水比重上升,犁底层土壤水分的相态分布却无明显变化,土壤水分吸持性能在转化时间序列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但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优化耕层质量,提升土壤大孔隙吸持自由水的能力,改善土壤水分供释性能;水稻土转化为设施蔬菜地土壤2 a后,出现新犁底层,使得原有的耕层土壤变薄,土壤水分吸持性能下降。核磁共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实时、快速、准确地检测土壤水分的相态变化,可为设施农业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7.
Few studies address nutrient cycling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e.g., 1–4 years following conversion) from standard to some form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influence of minimum versus standard tillage on changes in soil nitrogen (N) stabilization,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s, short-term N cycling, and crop N use efficiency 1 year after tillage conversion in conventional (i.e., synthetic fertilizer-N only), low-input (i.e., alternating annual synthetic fertilizer- and cover crop-N), and organic (i.e., manure- and cover crop-N) irrigated, maize–tomato systems in California.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governing N cycling in these systems, we traced 15N-labeled fertilizer/cover crop into the maize grain, whole soil, and three soil fractions: macroaggregates (>250 μm), microaggregates (53–250 μm) and silt-and-clay (<53 μm). We found a cropping system effect on soil Nnew (i.e., N derived from 15N-fertilizer or -15N-cover crop), with 173 kg Nnew ha−1 in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compared to 71.6 and 69.2 kg Nnew ha−1 in the low-input and organic system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more Nnew was found in the microaggregate and silt-and-clay fractions, whereas, the Nnew of the organic and low-input systems resided mainly in the macroaggregates. Even though no effect of tillage was found on soil aggregation, the minimum tillage systems showed greater soil fraction-Nnew than the standard tillage systems, suggesting greater potential for N stabilization under minimum tillage. Grain-Nnew was also higher in the minimum versus standard tillage systems. Nevertheless, minimum tillage led to the greatest N2O emissions (39.5 g N2O–N ha−1 day−1) from the conventional cropping system, where N turnover was already the fastest among the cropping systems. In contrast, minimum tillage combined with the low-input system (which received the least N ha−1) produced intermediate N2O emissions, soil N stabilization, and crop N use efficiency. Although total soil N did not change after 1 year of conversion from standard to minimum tillage, our use of stable isotopes permitted the early detection of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tillage regimes and cropping systems that determine the trade-offs among N stabilization, N2O emissions, and N 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分离白海南岛的12个反菌株与分离自广西、黑龙江的5株&菌株及2株胁模式菌株进行质粒数量、大小等特征分析。19个供试菌株可区分为16种独特的质粒电泳图谱,充分显示出不同来源肪菌株的质粒多样性。进一步选择了其中的10个菌株,利用包埋法制备琼脂块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质粒组成特征也具有丰富多样性。但是供试菌株的质粒电泳图谱并未体现与地理和生态特征相关联的特征差异。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海南分离株S3078—1是一株无内生质粒的助菌株,而S3031-1和S3073—1两个分离株仅有一个大质粒存在,这三个分离株将为进一步研究质粒功能提供初始菌株。本研究进一步暗示将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合起来研究质粒特征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大豆秸秆生物炭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空心菜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桔杆生物炭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污染土壤中Cu、Zn、Pb和Cd含量分别为50,400,1 119,3.4mg/kg。结果表明:土壤无论是否受到铅锌尾矿污染,添加3%生物炭(w/w)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3%生物炭能够抑制铅锌尾矿污染导致的土壤pH降低。大豆桔杆生物炭对尾矿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不同,与未污染土壤相比,3%生物炭的钝化作用不能抵消铅锌尾矿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增加。铅锌尾矿污染抑制空心菜生长;施加3%生物炭可以消除铅锌尾矿污染对空心菜生长的抑制作用。生物炭显著降低污染土壤空心菜根部重金属含量,而对地上部分的影响,不同元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3%生物炭能够阻控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Cu、Zn、Pb和Cd向空心菜地上部迁移富集。大豆桔杆生物炭对空心菜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在铅锌尾矿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上表现不同,存在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及由于生物炭提高空心菜生物量所产生的稀释作用。在研究设置条件下,与未污染土壤相比,从空心菜生物量和可食部分吸收重金属含量来评价,施加3%大豆桔杆生物炭可以修复铅锌尾矿导致的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60.
为解决中国蔬菜育苗播种后人工摆放穴盘劳动强度大的难题,设计了关节式蔬菜育苗穴盘播后自动摆放机,并对机器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设计计算。确定了以关节式机械手作为摆盘执行机构,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得到了摆盘机械手运动学方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探求了穴盘输送高度、输送角度、输送速度3个关键参数对穴盘间距合格率、穴盘摆正率、穴盘排齐率3个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与各影响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影响摆盘效果的3个关键参数的最佳组合为:穴盘输送速度为60 mm/s,穴盘输送角度为31°,穴盘输送高度为40 mm。并对优选出的最佳摆盘参数组合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试验结果为:穴盘间距合格率97.6%,穴盘摆正率96.5%,穴盘排齐率95.7%,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绝对值均低于5%,表明摆盘执行机构在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下工作平稳可靠,满足穴盘摆放技术要求。该研究可为全自动化、智能化穴盘摆放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