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40篇
  153篇
综合类   781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196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木麻黄木屑栽培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速生阔叶树种木麻黄作为原料 ,以其它相混杂的阔叶树种 (称之为杂木 )为对照 ,进行栽培平菇的研究。结果表明 :以木屑和棉籽壳各半为原料的配方适合于平菇的栽培。以木麻黄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是每袋 1 3 65kg,比以杂木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平均产量每袋 1 0 3 2kg高出 0 3 3 3kg,感染率也高出8 72 % ,而生物效率相差不多 ,分别是 1 0 6 0 61 %和 1 0 3 82 3 % ;用木麻黄木屑栽培出的平菇与用杂木木屑栽培出的平菇在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种类方面极为相近 ,这充分说明了木麻黄和其它阔叶树一样 ,可作为平菇等食用菌栽培的原料。以木麻黄为原料在沿海地区栽培平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 ,是利用沿海防护林速生树种木麻黄作为食用菌林上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992.
从重点公益林管护核查面临的问题与各决策层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重点公益林国家级核查的主要内容,并针对相应的核查指标、评价标准、调研内容、核查方法等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管护核查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对福建三明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经营效果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林分生产力:人促更新>人工造林>天然更新;林分生物量:人促更新>天然更新>人工造林。营林生产每hm2、每年投资:人工造林>人促更新>天然更新。活立木蓄积年增长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人促更新>人工造林>天然更新。3种更新方式的林分间接经济价值远大于直接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94.
阐述利用改性速生杨木开发家具产品的意义,结合改性速生杨木材料性能和家具设计的研究现状总结其在家具产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并探索改性速生杨木今后在家具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规模化猪场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病原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分析比较其相关性,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9-2021年从广东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的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死猪病料通过病原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测序分析,随后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并通过PCR检测其耐药基因,确定其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分析比较两者的一致性。【结果】分离菌需在含有血清和NAD的培养板中生长;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分离菌为红色,可判定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通过生化试验、PCR结果及测序分析确定分离到20株APP,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所有菌株均呈现多重耐药且约50%菌株呈8重及以上耐药;其中对四环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5%、65.0%、55.0%和48.8%;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菌主要对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氟苯尼考和林可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而对头孢唑啉(先锋Ⅴ)和阿奇霉素敏感。23种主要耐药基因中共检测到blaCMYaph(2″)-Ⅰbsul1、sul2、sul3、tetAtetBtetMtetOtetRfloR这11种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85%、85%、50%、60%、75%、30%、100%、85%、100%、70%和80%;未检测到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胺类相关耐药基因。【结论】从广东省猪群中分离到的APP表现出广泛耐药性,且为多重耐药,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一致,表明耐药基因的携带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可能存在其他未检测的耐药基因,或存在新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996.
特丁津与扑草净、莠去津活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室盆栽条件下,以扑苹净、莠去津分别为对照药剂,研究了特丁津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cea)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对阔叶杂草的防效都优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特丁津对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4种杂草的防治效果都高于莠去津和扑草净。  相似文献   
997.
灌溉水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水稻培两优3076为材料,在充分利用降雨的情况下,对各试验处理补充灌溉不同的水量,分别为对照(P0)灌水量的90%(P1)、80%(P2)、70%(P3)、60%(P4),研究不同灌水量下水稻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适当减少灌溉水量更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稻米品质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初步研究表明,P3处理比淹水灌溉增产15.25%,节水21.34%。  相似文献   
998.
王忠  顾蕴洁  高煜珠 《作物学报》1992,18(5):331-336
来自小枝梗的1条大维管束和3—6条小维管束进入小穗轴后分校出23—27条小维管束,它们其中2条通向护颖,5条通向外颖,3条通向内颖,4—8条通向浆片,3条通向子房和柱头,6条通向花丝。小穗轴中的小维管束大多被具有多孔的,相互间联络密切的厚壁细胞所包围。通向内外颖的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与初皮部分开。而通向浆片、  相似文献   
999.
土壤条件对优质食用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同等条件下,模拟不同厚度耕作层,不同泥、水温度情况,以分析4种土壤中所种植的优质食用稻品质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薄耕层使米质变劣,产量锐减。降低泥、水温度有利于优质早稻米质的改善,但产量降低,并对晚稻多项米质产生负效应。不同土壤的矿质养分含量增加可降低稻米垩白;有效磷、钾、硅含量的提高还可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食用稻优质、高产的最佳土壤条件是耕层较深厚且无低温冷浸的紫潮泥。  相似文献   
1000.
碱化土壤代换性钠允许值与磷石膏用量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应用磷石膏改良碱土或碱化土壤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在改土实践中对磷石膏改碱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磷石膏改良碱土、碱化土化学性质的角度确定磷石膏用量,一般是以钙离子完全代换耕层土壤的代换性钠离子来确定.事实上,在盐碱区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好土中,也含有一定代换性钠.用磷石膏改良碱土、碱化土无需将代换性钠完全代换掉,当使碱化土壤中的代换性钠降低到对作物无毒害时的磷石膏用量,即为适宜用量,此时土壤中的代换性钠值即允许存在值.确定了土壤代换性钠允许值,便可确定改良某一碱化土壤的磷石膏适宜用量.为此,我们对典型碱斑土壤不同区位进行了多点取样测试和室内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