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25篇
  125篇
综合类   730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170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以文心兰南茜品种为原材料,筛选出自然变异优良单株博大1号,经组培扩繁获得新种苗,通过品种对比试验,对选育的新品种进行性状鉴定;再以引进的其他6个不同来源(品种)的文心兰产品为对照,在大田生产统一管理下,对植株生长、开花特性、切花等级、病虫害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种材料中,博大1号整体综合性状优良,植株长势较为粗壮,全年感病率最低,仅3.4%,当年开花率最高,达81.96%,且具有较高的切花等级;切花后从新芽露出到花朵开放需要时间最短,仅175.1 d,切花株抽芽数最多,双芽以上株比例达92.5%,具有最高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引航调度工作效率,保障引航船舶操纵工作更加安全,通过分析引航业务实际需求,采用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嵌入式、WIFI(Wireless Fidelity)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讯等先进技术,构成了郑和一号船舶引航系统.该系统为船舶引航工作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调度平台和航行导航设备.系统通过公网(Internet)或局域网(LAN)的网络通讯接收来自AIS通讯服务端传来的海域内所有船舶动态信息,实时在系统海图窗口中更新显示,同时为用户提供了基于多比例尺电子海图或多分辨率遥感影像,并可叠加航道、航标、锚地、泊位、地名以及水深点等多维助航要素数据,进行显示、查询、监控等操作功能,从而为船舶引航调度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73.
王海林  王华  柯付文  田光辉 《种子》2019,(5):136-139
2018年在播州区进行了6个糯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以真彩糯1号、农科玉336、金糯691产量较高;农科玉336、金糯691、金黔627综合食味评分较高;综合产量农科玉336、金糯691两个品种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74.
香根草原产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我国广东、海南等地也有零星分布。遵义市于2017年引进种植,自然条件下,一年生株高可达1.2m左右,二年生株高达1.8m左右;茎叶密集丛生,茎秆中空,直径0.4~0.7cm;叶片挺直,面狭长,呈剑形,叶缘光滑,叶宽0.5~0.8cm,二年生单叶长90~110cm;二年生每株分蘖25~30株。须根发达且密集,入土深度可达2m以上,无根状茎及匍匐茎,且在遵义不能开花结籽。在本地繁育通常采用分兜移栽繁殖及主茎扦插繁殖2种无性繁殖方式。介绍了在黔北稻作区绿色防控中的布局技术、生态岛建设技术、与显花植物搭配构建农田生态系统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5.
本文将^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技术首次应用于长毛明对虾的遗传育种过程,初步探讨了长毛明对虾的亲体及幼体在^60Co-γ射线下不同诱变剂量的生物学效应,并通过产卵量、孵化率、存活率及亲虾的活力等数据,对辐射诱变剂量进行筛选,确定辐射诱变育种过程中辐射剂量的适宜范围。实验数据通过SPSS11.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诱变剂量同长毛明对虾幼体各性状指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2〉0.90),各个实验组的孵化率以及存活率都随着诱变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出相应的下降趋势,长毛明对虾进行辐射诱变适宜剂量的范围应在1Gy-10Gy之间,而有关诱变个体的胚胎发育和遗传分析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利用大黄鱼野生群体与选育F1养殖群体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选育F1(♀)×野生(♂)、野生(♀)×选育F1(♂)、野生(♀)×野生(♂)和选育F1(♀)×选育F1(♂)4个组合的子代,对其卵径、油球径以及2~10月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育F1(♀)×野生(♂)卵径最大,并与野生(♀)×野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个群体油球径差异不显著(P>0.05);体质量是大黄鱼群体间杂交主要表现的生长性状,9月龄体质量双亲杂种优势最大为14.48%,野生(♀)×选育F1(♂)体质量杂种优势最大为25.68%;野生(♀)×选育F1(♂)的全长特定生长率为1.92%/d ,体质量为5.60%/d及选育F1(♀)×野生(♂)体长为1.99%/d ,是4个群体中最大特定生长率;拟合体长(L)与体质量(m)关系,选育F1(♀)×野生(♂)为 m=0.0277L2.8045(r2=0.9980),野生(♀)×选育F1(♂)为 m=0.0210 L2.9287(r2=0.9993),野生(♀)×野生(♂)为 m=0.0236 L2.8592(r2=0.9916),选育F1(♀)×选育F1(♂)为 m=0.0228 L2.8946(r2=0.9984)。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野生群体与选育养殖群体的杂交能提高大黄鱼子代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77.
猪链球菌2型JX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表现为脑膜炎、关节炎及败血症的发病猪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JX02和JX03,经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均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具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猪链球菌2型、1型和9型抗血清进行凝集试验,结果2株菌均能与猪链球2型抗血清凝集,其中1株菌对小鼠和家兔均有致病性,另1株菌只能致死家兔。PCR均能扩增2株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基因。表明发病猪的病原不同于以往的C群链球菌,不是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而是属于R群的猪链球菌。  相似文献   
78.
[目的]筛选一种能够得到高质量桑树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采用天根试剂盒法(Plant Genomic DNA Kit离心柱型),并稍加改进,从11个桑种的新鲜嫩叶中提取DNA。[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复杂仪器,且能有效地除去桑叶中的多糖、多酚、蛋白质等杂质,得到的DNA能够满足RAD-Seq高通量的测序要求。[结论]建立了一种用于桑RAD-Seq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9.
以高粱品种辽粘3号和花生品种阜花18号为材料,设置高粱单作(S)、花生单作(P)和高粱花生间作(行比4∶4)3个处理,研究高粱花生间作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差异。间作处理取样位置为相邻行和间隔行,高粱和花生分别命名为S1、S2和P1、P2。结果表明:相同种植面积时,间作高粱产量显著高于单作,间作高粱产量增加36.14%,间作花生产量较单作下降12.86%,高粱花生间作土地当量比提高12.0%;与单作相比,间作高粱S1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28.01%、12.86%、18.53%和18.42%,间作花生P2分别增加39.87%、66.67%、47.94%和21.43%;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共检测到种群2 825个,花生2 826个;丰富度指数中,高粱间作处理Chao1值显著高于单作,S1和S2分别增加8.10%和8.23%,花生P2和P1分别增加7.70%和4.23%,高粱花生间作处理微生物数目(Observed OTUs)均显著高于单作;多样性指数中,花生P2的Shannon指数增加了27.60%,间作高粱S1和S2的Simposon指数均显著高于高粱单作;各处理共有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同时优势菌门与根系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影响,间作模式土壤微生物功能特征高于单作模式。高粱花生间作(行比4∶4)时高粱为优势作物,花生为弱势作物。间作体系显著改善高粱相邻行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80.
褪黑素诱导小豆抗锈病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外源褪黑素诱导小豆抗锈性的作用及机理,以感病小豆品种‘宝清红’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激发处理小豆真叶,而后对真叶挑战接种锈菌夏孢子,结果表明,低浓度(11.61 mg/L)褪黑素可显著提升小豆对锈病的抗性。夏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褪黑素对夏孢子萌发及芽管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表明褪黑素无抑菌活性。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褪黑素激发诱导了水杨酸(SA)通路关键基因NPR1于接种后24 h显著上调表达,且病程相关蛋白PR1、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及PR5均于接种后24~120 h被显著诱导表达,说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诱导NPR1表达,进而激活下游PR蛋白的高水平应答,使感锈病小豆品种获得对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