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2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561篇
林业   373篇
农学   280篇
基础科学   250篇
  484篇
综合类   2772篇
农作物   430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779篇
园艺   481篇
植物保护   39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色苹果新品种‘华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月’苹果是以‘金冠’为母本,‘华富’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230g;果皮黄色,阳面带红晕;果肉肉质,似‘富士’风味。晚熟,抗寒,高抗苹果早期落叶病、果实轮纹病。  相似文献   
992.
以甘蓝OguCMS花药中下调表达的EST序列为信息探针,克隆到一个与甘蓝OguCMS相关的bHLH家族转录因子,命名为BoBHLH1(GenBank登录号:GU390530),该基因编码102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bHLH结构域,可识别顺式元件G-box序列,预测该蛋白定位在线粒体上。荧光定量RT-PCR表明,BoBHLH1是一个甘蓝花药中优势表达的基因,且在花药发育的早期和晚期均有一个表达高峰。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分析其在甘蓝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验证及OguCMS核质互作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AIM: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and abnormality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myocardial cytosolic cytochrome C, mitochondria cytochrome C, mitochondrial calcium, NO, MDA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NOS were determined in diabetic rats induced by STZ.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normal and ganoderma group, the levels of mitochondrial NO, iNOS, MDA, calcium and plasma Cyt-C in rat myocardium were higher (P<0.05), while mitochondrial Cyt-C and SOD were lowered in model group (P<0.05). The bouncary indistinct, disorganization, a focal loss of muscular fibril, myocardium mitochondria swelling,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ular swelling and obstructed lumen of the capillary were also observ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oxyradical and lipid peroxidation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amage of myocardial mitochondria in NIDDM rats. Cyt-C and mitochondrial calcium is also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994.
生物活性水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物活性水对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200、400、800,以清水作为对照,探索生物活性水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含量(SPAD)均高于对照,其中稀释100倍的生物活性水最有利于番茄种子萌发,稀释100倍和200倍的生物活性水均有利于促进主根伸长,且生物活性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95.
沈农11号系沈阳农业大学以辽豆3号为母本,冀豆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40.71%,粗脂肪含量22.44%,籽粒亚麻酸含量为2.3%,属于低亚麻酸高油大豆品种。2008年通过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96.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是太岳山主要的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林下植被稀疏,林分质量较差。密度调整对于提高人工林质量,增加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典型地段35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4种密度调整强度(对照处理、20%、30%和50%),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光环境特征和林下植被分布对密度调整的响应。结果表明:1)密度调整显著改变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增加了冠层结构的空间异质性。与对照处理相比,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叶面积指数(LAI)分别下降了18.25%、25.76%、37.50%;林分开度分别增加了17.45%、25.37%、42.81%。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3、1.4和2.1倍。2)密度调整改变了林下群落结构,增加了林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密度调整强度为30%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最高,林下群落结构最复杂。3)相关性分析和CCA排序结果显示,冠层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呈显著相关,能够较好地解释林下物种分布的变化,其中,LAI是引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因子,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7.
阐明渭河沿岸区2块不同年龄毛白杨人工林根呼吸特征及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014年5-10月,利用Li-6400设备结合挖壕法测定退耕还林后40年毛白杨人工林(样地Ⅰ)及退耕5 a毛白杨与84K杨混交林(样地Ⅱ)的生长季根呼吸速率动态变化与地下10 cm处土壤温湿度。结果表明,2块样地的生长季根呼吸速率变化具有明显的月动态,月均值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样地Ⅰ与样地Ⅱ的根呼吸生长季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64%、25.26%,根呼吸速率月均变化范围分别为0.48~1.44 μmol/(m2·s)、0.38~1.18 μmol/(m2·s),生长季均值分别为0.87、0.79 μmol/(m2·s);样地Ⅰ与样地Ⅱ的根呼吸速率与其对应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地下10 cm处的Q10值分别为4.22和4.45,样地Ⅰ根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样地Ⅱ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影响2块样地的根呼吸速率的最主要因子是土壤温度,样地Ⅰ根呼吸速率的温度敏感性小于样地Ⅱ。  相似文献   
998.
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33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实测生物量和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4种营养元素(C、N、P、K)的含量、积累量及空间分布规律,旨在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养分循环研究和合理经营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平均生物量为155.03t·hm~(-2),其中乔木层为105.25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67.87%;华北落叶松同化器官的4种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干最低。乔木层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最高,凋落物层最低。土壤中4种营养元素除K外,都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积累量为24.85×10~4 kg·hm~(-2),各层次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中树干的养分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999.
轮状病毒是引起幼龄动物和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采集北京某猪场腹泻发病仔猪肠内容物,将其接种MA104细胞,分离得到一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病毒。对分离毒株进行胶体金、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并对分离毒株的VP4、VP6和VP7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为猪A群轮状病毒。按照A群轮状病毒的最新分类方法,确定该分离株VP4、VP6和VP7基因的基因型分别为P[13]型、I5型和G11型。因此,将该分离株命名为Rotavirus A pig/China/BJ/2015/G11P[13]。  相似文献   
1000.
为明确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的群体结构、变异动态和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为病害流行预测、防治以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02—2014年从陕西省8个市(区)的28个县(区)和毗邻的甘肃省、四川省和湖北省部分地区共采集鉴定小麦条锈菌标样2 779份,监测到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45个,其中,CYR33和CYR32为目前陕西省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新致病类型G22-9和G22-14虽然目前出现频率不高,但对贵农系列、92R系列以及Moro均有毒性,且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小麦条锈菌群体中Hybrid46致病类群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绝对优势,这与我国小麦品种抗病基因单一化有较大关系,应加强开发和利用新的、多元化的抗源材料。对2 952份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病性测试结果表明,其整体抗性水平呈上升趋势。综合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抗病性分析结果,目前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应以抗CYR33和CYR32为主,同时注意对G22-9和G22-14的抗病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