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8篇
  34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81.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的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tnconoideum)和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miyagawei)的成虫体被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前者头领呈半圆形,头棘埋于体被皱襞中,依稀可见。体棘自头领分布至腹吸盘处,棘呈鳞片状,瓦片状重叠排列。后者头领发达,头棘37枝清晰可见。体棘自头领后分布至虫体后1/3处,前1/3部体棘分布最密,腹吸盘后逐渐分布稀疏,棘呈扁长形和鳞片状。似锥低颈吸虫皮层明显厚于宫川棘口吸虫。两虫皮层含杆状和圆形分泌小体,但似锥低颈吸虫皮层中部还有较多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282.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和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热作种质资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热作种质资源研究和管理体系.完善保存体系,改善保存设施,深入进行种质鉴定评价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开展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健全共享机制,提高共享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83.
秸秆不同覆盖方式在控制根层盐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作物秸杆表面覆盖、垂直覆盖(混施)和隔层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覆盖秸析可明显地抑制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入渗淋盐效果,防止耕层积盐,是盐碱地管理中值得推广应用的农艺措施。秸秆隔层能有效地阻隔水盐上行,防止耕层盐化,在高水位盐渍化区可采用此种方法。但该法会使隔层上部土壤蒸发缺水,应配合覆盖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284.
为探明山西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本研究利用30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对71份山西芝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 表明,30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44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SSR标记4.800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058 ~5.149之间,平均2.805个;Shannon指数变幅为...  相似文献   
285.
小麦品种绵麦37成株期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麦3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含有CIMMYT材料血缘的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高抗条锈病且抗性稳定。为明确绵麦37抗条锈性遗传基础,本试验选用5个抗病品种(系)和3个感病品种(系),分别与绵麦37组配成抗×抗、抗×感组合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绵麦37成株期对条中32号小种的抗性主要受1对显性基因的控制,同时受另2对隐性基因的影响。其抗源来自于CIMMYT材料96EW37(SW2148),并且与川麦42、5563及MR168的抗源相似,其抗性基因不同于贵农系统。绵麦37作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既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也可作为抗源材料在育种上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86.
本研究明确了黄淮冬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侵染、抗扩展、抗毒素积累和抗籽粒侵染能力以及几种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检测了各品种是否带有FHB1抗性基因,旨在为该区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评价、抗性品种培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小麦赤霉病综合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2个黄淮冬麦区主栽品种中,有20个为感病品种,只有‘郑麦9023’和‘西农979’为中感品种,所有品种均不含FHB1基因;长江中下游麦区的9个品种中,‘扬麦17’和‘宁麦9号’等6个品种表现中抗,‘扬麦23’表现中感,‘苏麦3号’和‘扬麦21’表现抗,‘扬麦14’‘扬麦17’和‘扬麦23’不含有FHB1基因,其他品种均含FHB1基因。小麦品种的抗扩展能力与抗侵染能力无显著相关性(r=0.27,P0.05);两种接种条件下小麦品种的病粒率与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积累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P0.01;r=0.88,P0.01);单小花滴注法接种条件下,小麦品种的平均病级与病粒率和籽粒中DON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r=0.71,P0.01;r=0.81,P0.01);喷雾接种条件下,小麦品种的病小穗率与平均病级、病粒率、籽粒中DON含量和ZEN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P0.01;r=0.73,P0.01;r=0.78,P0.01;r=0.63,P0.01)。在毒素积累抗性上,DON含量和ZE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P0.01)。在目前黄淮冬麦区没有中抗品种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育种和鉴定目标为抗籽粒侵染和抗毒素积累的品种,在小麦品种推广过程中加以运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7.
2006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 14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贵阳市郊施用蚕豆绿肥1 000 kg/667m2作基肥,4月1日播种,秧龄55 d,栽插基本苗1.2万株/667m2的条件下,栽插2株和施尿素10 kg/667m2,产量达到642.78 kg/667m2,达到省工、高效的结果。并对黔优302在中高海拔地区(海拔1 100~1 300 m)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8.
Tetracycline(TC)and tetracycline resistance genes(TRGs)in plant edible tissues pose a potential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n to human health.This study used a pot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mediation substances(worm castings,fungal chaff,microbial inoculum,and biochar)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and the residues of TC and TRGs in the soil-maize system under TC stres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C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growth,disrupted the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balance,and increased proline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s of maize plants.Tetracycline residue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oot than in shoot,and followed the order root>stem-leaf>grain,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in the different organs of maize plants.The TC residue content in the soil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0.013–1.341 mg kg-1.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different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soil-maize system varied greatly,and in maize plants followed the order intI1>tetW>tetG>tet B>tetM>tetX>tetO.In the soil,tetX had the highest relative abundance,followed by tetG and tetW.A redundancy analysis(RDA)showed that TC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RGs.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remediation substances alleviated the toxicity of TC on maiz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ed the TC and TRG residues in the soil-maize system,with biochar being the best remediation substance.Thes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 of biochar on the migration of TC and TRGs from soil to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