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9篇
  免费   1018篇
  国内免费   1408篇
林业   1522篇
农学   1697篇
基础科学   784篇
  2412篇
综合类   5812篇
农作物   981篇
水产渔业   879篇
畜牧兽医   2648篇
园艺   944篇
植物保护   106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778篇
  2020年   764篇
  2019年   740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704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1084篇
  2012年   1320篇
  2011年   1392篇
  2010年   1185篇
  2009年   1069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最近,笔者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两种新亚型藏猪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进一步调查新型PEDV是否在四川腹泻猪群中存在或流行,对实验室2018-2019年保存的116份猪腹泻粪便或肠组织样本进行PEDV的检测及其纤突蛋白基因(spike)分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腹泻样本的PEDV检出率为42.2%(49/116,95% CI=33.1%~51.8%),并获得了13条完整的S基因序列,全长为4 149~4 170 bp,序列相似性为94.2%~99.9%,其中SWUN-H3-CH-SCYA-2019的S基因与藏猪源新G1亚群PEDV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7.0%~98.6%。遗传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3株PEDV S基因划分为G1和G2大群,其中SWUN-H3-CH-SCYA-2019位于藏猪源新G1亚群;SWUN-19-CH-SCZY-2018、SWUN-4-CH-SCXC-2018、SWUN-1-CH-SCNJ-2019和SWUN-3CH-CH-SCZG-2019位于G2亚群中一个独立的分支,且与藏猪源新G2亚群毒株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13株PEDV的演化过程,以贝叶斯进化分析软件包(BEAST)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SWUN-H3-CH-SCYA-2019的分歧时间约为2012.3年,早于藏猪源新G1亚群其余毒株的最早分歧时间(2015.7年);SWUN-4-CH-SCXC-2018、SWUN-19-CH-SCZY-2018和SWUN-3CH-CH-SCZG-2019的分歧时间约为2014.2年,早于G2亚群的藏猪源毒株2014.7年,所有藏猪源PEDV的分歧时间均晚于四川毒株。本研究在四川地区首次发现了藏猪源PEDV,并且从毒株的分歧时间推断青藏高原的藏猪源PEDV来源于四川,为新型PEDV分子遗传进化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为进一步分析活性氧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在番茄抗病信号调控机制中的作用,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以4叶1心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番茄幼苗受灰霉菌侵染后叶片O_2~-·以及抗氧化酶、内源褪黑素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幼苗接种灰霉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上病斑斑点逐渐增多,灰霉菌含量显著增多,叶色逐渐变浅,植株表现明显的发病症状;灰霉病菌侵染后番茄体内O_2~-·活性爆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上升,褪黑素含量增加;上述变化都是番茄幼苗为了抵御灰霉菌的生物胁迫而发生的应激反应。综上,植物在遭受病原菌等生物胁迫时不能简单地推断SOD、CAT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一定升高,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更多地依赖于抗性信号路径中信号物质的激活和积累。  相似文献   
93.
基于441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样本,从各类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及其购买成本方面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化学品投入的影响,并从老年劳动力的体力状况、控制感、技能需求、风险态度和人际关系等途径探究其影响机制,进一步考察农村老年劳动力个体特征对化学品投入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显著减少对复合肥的使用量以及化肥的购买成本。当控制了体力和技能需求等变量后,老龄化对化学品投入依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以往研究推测的体力和技术采纳是老龄化影响务农的途径,不能全面揭示其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影响农户的人际关系以及风险偏好对务农投入的边际效应。结论表明,中国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政策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丑洋  郭琴 《农业工程》2018,8(1):53-56
农村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态住宅建设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农村住宅建设经验,依据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现状,通过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对比分析,总结国外农村生态住宅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5.
为转基因玉米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来源于SCI期刊、E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价系统)的738篇中国转基因玉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中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现状与趋向。结果表明:中国转基因玉米的文献量及分布期刊总体随年度推进呈增长趋向,专业类期刊为主要刊载物,其中《玉米科学》相较于其他期刊优势显著;所获基金资助主要来自国家层面;作者和发文机构对该方向的研究均有较好的连续性;转基因抗逆玉米及其抗逆机制与性状改良是目前热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和低聚壳聚糖(COS)及其复合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其他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 XOS(XOS),30 mg/kg COS(COS),50 mg/kg XOS+10 mg/kg COS(XCⅠ),75 mg/kg XOS+15 mg/kg COS(XCⅡ)。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XOS、XCⅠ、XCⅡ均能显著提高肉鸡21 d、42 d平均体重(BW)和121 d平均日增重(ADG)(P<0.05);XCⅠ、XCⅡ较COS 42 d体重和121 d平均日增重(ADG)(P<0.05);XCⅠ、XCⅡ较COS 42 d体重和142 d的ADG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XCⅠ、XCⅡ14 d、28 d肉鸡胸腺指数及14 d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IgG含量;且XCⅠ14 d肉鸡盲肠乳酸杆菌数量较CON和XOS也有提高。结果提示,XOS和COS能改善肉鸡生产性能,改善肉鸡微生物区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XOS与COS低剂量复合添加效果优于单一寡糖,两者具有协同效应,本试验条件下以50 mg/kg XOS+10 mg/kg COS复合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7.
Oxidative stress can induce apoptosis of granulosa cells and lead to follicular atresia, there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igs giving birt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peptide (PAP) on the apoptosis of the granulosa cells of pig ovaries (PGCs)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H2O2) via FoxO1. PGCs were treated with H2O2 to establish a cell apoptosis model. Cell viability was measured using the cell counting kit-8 (CCK-8) assay, and 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using flow cytometry. The malondialdehyde (MDA) level and nitric oxide (NO) content were detected to reflect the oxidative stress. Western blotting, qRT-PCR and overexpression were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FoxO1 and caspase-3, and immunofluorescence was used to detect FoxO1 in the nucleus and cytoplasm. PGCs were treated with 100 μM H2O2 for 6 hr, which resulted in oxidative damage and apoptosis and an apoptosis rate for PGCs of 32.95%. Next, PGCs were treated with 400 μg/ml PAP for 24 hr to repair the apoptosis induced by H2O2. PAP improved cell viability in H2O2-stimulated PGCs, the increased MDA level and NO content caused by H2O2 stimulation were reversed and the apoptotic rate of PGCs was reduced. The q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AP decreased the H2O2-induced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FoxO1 and caspase-3 in PGCs. The effect of PAP was the same following FoxO1 overexpression. FoxO1 was expressed in the nucleus when stimulated by H2O2 or overexpression; however, it migrated to the cytoplasm following PAP treatment. PAP decreased the apoptosis of PGCs induced by H2O2 by regulating FoxO1 expression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健康的15日龄成都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在基础饲粮中按照质量比分别添加0.5%(低剂量组)、1%(中剂量组)、2%(高剂量组)的复方中草药,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1)试验1、2、3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19%、4.34%、4.98%(P<0.05);试验2、3组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37%、3.63%(P<0.05);(2)试验2组和3组的总蛋白(TP)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20%、6.08%(P<0.05);试验2组和3组的尿素氮(BUN)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2.72%、16.36%(P<0.05);试验2组和3组的谷草转氨酶(ALT)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5.84%、19.22%(P<0.05);试验3组的谷丙转氨酶(AST)较对照组降低19.34%(P<0.05);(3)试验2组和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80%、20.00%(P<0.05);试验3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提高22.37%(P<0.05);(4)三个试验组的IgA、IgM、IgG、IFN-γ、IL-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提高10.06%(P<0.05),试验2组和3的组溶菌酶(LZM)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79%、5.66%(P<0.05)。综上,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饲喂剂量为1%。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西北旱地春玉米种植区磷肥过量施用,磷肥利用效率偏低。本研究旨在探究春玉米磷肥减施的可行性以及实现磷素高效利用的优化施肥方式,以期为该地区春玉米磷肥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在西北典型雨养农业区设置3年的定位田间试验,共设5个处理:对照 (CK,不施磷肥)、农户模式 (FP,磷用量P2O5 120 kg/hm2,撒施)、减磷撒施 (RP,磷用量P2O5 70 kg/hm2,撒施)、减磷条施 (BF,磷用量P2O5 70 kg/hm2,条施)、硫酸铵模式 (SA,采用硫酸铵氮肥替代尿素氮肥,其他同减磷撒施处理)。在玉米四叶期、五叶期以及成熟期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测定玉米根系、地上部生物量及其磷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pH、有效磷、丛枝菌根侵染率,并采用WinRHIZO根系扫描系统测定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指标。  【结果】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RP、BF、SA处理玉米籽粒产量、生物量与FP处理无显著差异 (P > 0.05),但磷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平均增幅68.0%。RP、BF、SA处理成熟期玉米籽粒磷含量较FP处理降低7.1%~12.9%,磷累积量降低了8.8%~17.0%,其中RP和BF处理降低幅度达到显著水平,但SA处理籽粒磷含量和磷累积量与FP处理相当。与FP处理相比,RP和SA的磷肥回收利用率均有提高,其中SA处理显著提高7.2个百分点;RP、BF、SA处理均有促进春玉米苗期根系生长的趋势,其中SA处理根长、根表面积以及细根长 (直径小于0.50 mm) 分别提高13.9%~37.9%、8.6%~46.1%、12.2%~43.0%。此外,与FP处理相比,RP和SA处理提高了玉米苗期根系丛枝菌根侵染率,增幅在16.2%~21.7%;SA处理非根际土碱性酶活性有增加趋势,五叶期差异达显著水平,BF处理非根际土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8.8%~56.3%。  【结论】  在西北旱地春玉米种植区,磷肥施用量由现在的P2O5 120 kg/hm2减少至70~75 kg/hm2仍可保证玉米稳产。在此基础上,用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代替尿素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以及丛枝菌根侵染,促进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