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1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1369篇
林业   1218篇
农学   1751篇
基础科学   1036篇
  2071篇
综合类   3309篇
农作物   666篇
水产渔业   444篇
畜牧兽医   1400篇
园艺   318篇
植物保护   66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张世煌  康继伟 《作物学报》1995,21(5):513-519
在两个源于亚热带的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中,对早开花性状进行4轮混合选择,籽 粒产量和植株形态特征发生显著的相关响应。1989至1991年在北京作的4年评价试验中,中群13和中群14平均每轮每亩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1.8(28.7%)和41.5kg(29.0%)。与线性回归响应(b=37.4和40.4kg)相吻合。1991年在北京、济南、武功、成都和海南三亚作的5点联合试验中  相似文献   
972.
Genetic analysis of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lint and fuzz in cott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 M. Du    J. J. Pan    R. H. Wang    T. Zh.  Zhang Y. Zh.  Shi 《Plant Breeding》2001,120(6):519-522
Cotton fibre mutants that were fuzzless and/or lintless were crossed with each other and a normal genotype (fuzzy, linted) to produce F2 and BC1 generations. F2 segregation ratios from the cross of fuzzless‐lintless × fuzzy‐linted, for fuzzy‐linted, fuzzless‐linted and fuzzless‐lintless were 45 : 15 : 4. From the cross of fuzzless‐lintless × fuzzy‐linted, the F2 segregation ratios were 9 : 39 : 16 whereas the BC1F1 segregation ratios from the F1 backcrossed to fuzzless‐lintless were 1 : 3 : 4.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int and fuzz are controll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four gene loci on non‐homologous chromosomes. We designate these loci as N1, N2, Li3 and Li4, where N1 N1 confers the presence of fuzzy, N2N2 confers inhibition of fuzzy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duplicate gene pairs, Li3Li3 and Li4Li4,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lint. Homozygosity for li3li3 and li4li4 might also inhibit fuzz from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they were recessive epistatic to fuzz genes.  相似文献   
973.
以中国华南地区曾普遍使用的抗瘟性水稻材料外选35和广东最早的优质食味好的品种七丝占为亲本材料,建立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暨农业部水稻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分离的广东稻区稻瘟菌ZC-13和ZC-15两个小种进行单小种接种鉴定抗瘟性,利用QTLmapper2.0进行抗瘟性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个QTL,均位于第12号染色体的RM117-RM179区间。对由外选35育成的7个抗性品种进行检测分析,所选的品种该区段均来源于外选35,初步验证该区段可能含抗稻瘟病位点。  相似文献   
974.
不同Xa21转基因杂交稻组合的大田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北京、四川和江苏等地对Xa21转基因杂交稻进行了大田释放实验. 分别对转基因纯合的3个恢复系明恢63-Xa21、盐恢559-Xa21和C418-Xa21与各种不育系配组的23个杂交组合进行了抗性和农艺性状分析. 在不同的杂合遗传背景下转基因Xa21稳定遗传和高效表达, 所有杂交组合均具有对白叶枯病的广谱抗性. 转基因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与  相似文献   
975.
苹果蛋糕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交实验验证了添加苹果的蛋糕制作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了鸡蛋用量是影响蛋糕综合感官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苹果用量,再次为泡打粉的添加,加糖量和加水量影响最小。以面∶蛋∶糖为5∶4∶3的比例制作蛋糕,添加3%的新鲜苹果,调节泡打粉、糖和水的用量,可制作出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苹果味蛋糕。  相似文献   
976.
棱角山矾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棱角山矾种壳占种子风干重90.19%,种子透水性良好.浓硫酸处理1.5小时后,可使种壳减轻9.48%.硫酸处理增强了种子的透气性并减弱了种壳机械束缚力.添加500mg·L-1GA3溶液,经过1~5 ℃16h及20 ℃8h变温砂藏三个月后,可获得44%出苗率,而对照种子则颗粒不发.  相似文献   
977.
冬小麦农大139含水量为6.7%和11.8%。分别密封保存于室温和0~5℃冰箱。10年后,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在室温条件下,含水量为11.8%的种子全部死亡,含水量为6.7%的种子有近50%的发芽率同保存前种子发芽率相比明显下降。②在0~5℃冰箱保存的种子,两种含水量均达到80%左右的发芽率,同保存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别。统计分析表明,贮存温度及贮存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互作对贮存种子活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78.
本文叙述了以太阳能采暖房为主体,利用连炕节柴灶余热作热源、吊炕为散热器的农村住宅采暖技术,它比仅靠太阳能采暖,室温提高3.49℃,12℃的采暖保证率达到90.33%。文中同时给出了该种采暖型式的热工参数设计模型和建筑结构模型。可供其它多种太阳能一常规能源综合采暖参考。  相似文献   
979.
柴油机代用燃料——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笔者从1985年初开始利用棉籽油作原料,加入适量催化剂,经过酯化反应、清洗过程,生产出性能与0#柴油相当的代用燃料——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工作。它的生产工艺简便,易于掌握,技术可行,能否大量生产取决于资源及经济可行性条件。经分析,目前直接采用食用油做原料制造柴油代用品经济上不合算,但通过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可降低成本,潜力很大。液体燃料的代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80.
本文采用田间可微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肥对旱地春小麦根系生长、根系活力的影响和根系特征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使小麦根系的长度、重量、体积、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使小麦根系活力增加。尤以N、P配合施用效果更好。施肥对小麦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可持续到小麦生育后期。施肥在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和代谢活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小麦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而且小麦根系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及总的根系活力与该期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揭示了“以肥调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