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2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2259篇
林业   2534篇
农学   3070篇
基础科学   1554篇
  3084篇
综合类   6832篇
农作物   1243篇
水产渔业   965篇
畜牧兽医   3014篇
园艺   852篇
植物保护   138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862篇
  2020年   836篇
  2019年   840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859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1140篇
  2012年   1447篇
  2011年   1440篇
  2010年   1286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073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564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517篇
  1998年   374篇
  1997年   387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69株F1 群体为试材, 利用RAPD技术扩增出了与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G/ g) 连锁的2 258 bp的多态性片段, 经克隆、测序后, 根据获得的序列重新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SCAR转化。引物对BFP94 /BFP95在有毛和无毛个体中均扩增出了2 258 bp的片段, RAPD显示的多态性消失。利用引物对BFP96 /BFP98成功将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 并命名为SCP2022258。该标记仅在果实有毛的个体中出现, 与有毛/无毛性状的连锁距离为718 cM, 且扩增稳定, 为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茭白主茎地上部养分积累和转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有代表性的茭白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植株主茎生育过程中地上各部位干、鲜质量的积累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田间封行前,植株主茎叶和短缩茎的干、鲜质量持续缓慢增加;封行后至肉质茎快速膨大前,短缩茎的物质积累超过叶片和叶鞘;肉质茎快速膨大期间,干物质积累主要在其前期,同时短缩茎等其余部位干、鲜质量明显下降;之后肉质茎干、鲜质量增加趋缓,叶片、叶鞘质量仍持续下降,而短缩茎质量回升,进入新一轮物质积累期;主茎的总干物质量在封行后迅速提高,在肉质茎充分膨大后下降。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在生育进程中总体呈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肉质茎快速膨大期间迅速大幅上升,紧接着又快速回落。  相似文献   
83.
以6年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40℃、45℃、50℃3个梯度高温短时间处理对花芽和叶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以及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探讨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短时间高温处理时期的推迟,处理温度的升高,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作用增强。11月30日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呈负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而淀粉含量高于对照;45℃和5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呈正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虽然部分花芽和叶芽因高温处理而死亡,但是在存活芽中短时间高温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作用明显增强。12月10日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调控效应不明显,45℃和50℃高温处理和11月30日处理相同,具有正调控效应,只是前者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效果优于后者。不同高温处理桃芽的萌芽级数和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的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即淀粉向可溶性糖的快速转变是高温解除休眠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84.
日粮纤维能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有利于维持动物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本文综述了日粮纤维的代谢及对幼龄单胃动物消化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安徽省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集了安徽省6个主要养鸡地区65群鸡的185只病鸡共986份组织样品,对可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5种最常见病毒进行了PCR检测。结果,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和40.91%、46.15%和25.95%、41.54%和17.84%、18.46%和7.57%、13.85%和4.86%,其中被检鸡之二重或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24.33%。调查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安徽省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并与鸡群疾病多而复杂、损失大相关。  相似文献   
86.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新5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新5号’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选育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育期60 d,单球质量23 kg,球形指数1.35,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净菜产量56.7 t·hm-2,可兼作早熟、晚熟栽培。  相似文献   
87.
应用生物源农药防治水稻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元海 《江西植保》2002,25(3):68-71
在稻瘟病始见期天始,喷施4%春雷霉素二次可以控制病害;用3%克菌康1:400倍液喷雾,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危害,在孕穗期初现病时开始,喷链霉素1000万单位二次,也能防治白叶枯病;在纹枯病始现期喷40%纹霉星,病指防效可达67-81%。  相似文献   
88.
不要长期频繁地使用化学除草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除草剂能迅速及时扑灭草害,保障农业高产丰收,现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常规技术措施.但是化除剂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原有成分,长期频繁地施入,必然会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促进杂草群落的演替;影响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加化除剂在土壤中的积累,加重残毒等等.作者看了乌克兰植物香料研究所1983~1990年在克里米亚重衣草园进行的连续8年的化除试验报告,很有些感想.  相似文献   
89.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与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偏施氮肥、缺乏钾素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田间发病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单茭重减低率与病级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始病期越早,危害越重,产量损失也越大;病害危害程度与有效分蘖数(孕茭数)减少率、单茭重减低率、产量损失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在产量损失构成中,有效分蘖数的减少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对甲胺磷敏感性的田间监测结果显示,绒茧蜂存在着抗性演化,毒力生物测定结果与AChE的K_i值的监测结果呈明显的相关性,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间AChE敏感性最低,8月期间敏感性最高。甲胺磷可显著地抑制绒茧蜂AChE、CarE和GSTs的活性。PB和TPP对AChE的活体抑制率极低,但PB可强烈抑制CarE的活性,而TPP仅在高浓度时对CarE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PB对甲胺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TPP对甲胺磷无增效作用。AChE的K_m、V_(max)及K_i值研究结果表明,田间绒茧蜂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的抗性与AChE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由此认为,绒茧蜂对有机磷的抗性主要与其最重要的靶标酶AChE的敏感性改变及多功能氧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