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0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856篇
农学   769篇
基础科学   195篇
  390篇
综合类   3850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596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2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770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527篇
  1992年   436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3篇
  1966年   3篇
  1946年   2篇
  1933年   3篇
  1932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尽管溶解有机碳(DOC)和溶解有机氮(DON)在森林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日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对它们的浓度及动态,特别是对亚热带森林DOC 和DON 的研究甚少。本文于2002 年通过野外天然降水及亚热带木荷和杉木人工林(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Schima superba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15 年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各水样的收集及室内各水样中DOC、NO3 -N、NH4 -N 和总溶解有机氮(TDN)浓度的测- +定,其中DON 浓度通过TDN 与NO3 -N、NH4 -N 的浓度差值来计算,- +结果表明,天然降水DOC 和DON 浓度分别为1.7 和0.13 mg·L-1。木荷人工林穿透雨DOC 和DON 浓度分别为11.2 和0.24 mg·L-1,高于杉木人工林的DOC 和DON 浓度(10.3 和0.19 mg·L-1)。杉木人工林树干茎流DOC 和DON 浓度(分别为19.1 和0.66 mg·L-1)明显高于木荷人工林(分别为17.6 和0.48 mg·L-1)。天然降水DOC 浓度的月变化不明显,而DON 浓度在夏季和秋季较高。两林分穿透雨DON 浓度的月动态与树干茎流的十分相似,均在雨季开始时(3 月)浓度增大。两林分穿透雨DOC 浓度在2-4 月间较高,而树干茎流DOC 浓度在9-11 月间较高。图4表2 参24。  相似文献   
992.
在长白山站以开顶箱方式对4 年生长白松连续4 个生长季进行CO2 处理,包括700 和500 μmolmol-1 高浓度CO2,以及接受空气CO2的对照箱和不扣箱的裸露地条件(约350 μmolmol-1 CO2),通过测定气孔导度(gs),ci/ca比及气孔数量等指标评价气孔对高浓度CO2的响应。气孔导度及ci/ca比的转换实验表明,在各自生长CO2下和在相同测定CO2 下进行比较时,生长在高浓度CO2 下植株的气孔导度要高于空气CO2 下对照组植株的气孔导度(除700 μmol mol-1 CO2 下的植株在生长CO2 浓度下及在350 μmol mol-1 CO2 下测定时的气孔导度低于裸地植株外)。在各自生长CO2浓度下测定时,高浓度CO2下植株的ci/ca比低于对照组植株,但在相同测定CO2浓度下比较时,却是高浓度CO2下植株的ci/ca高于对照组植株的ci/ca比。高浓度CO2下植株与对照组植株在每单位长度气孔数量上无明显差异,但高浓度CO2通过降低气孔线数使长白松当年生针叶的总气孔数量降低,并且改变了气孔在针叶上、下表面的分配模式。表4 参18。  相似文献   
993.
2003年春季东海区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胡芬 《海洋渔业》2004,26(2):79-85
本文分析研究了2003年春季东海区(27°00′~34°00′N)150m以浅海域浮性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49种鱼类的鱼卵、仔稚鱼,其中31种鉴定到种,隶属于26科、29属。优势种类为日本鳀、方氏云鳚、太平洋鲱。带鱼、小黄鱼等经济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少,鲱形目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较多。鱼卵、仔稚鱼分布主要在近海禁渔线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994.
2010年8月29日,由青岛市农委、即墨市农业局举办的"新农村能源站启动运行现场发布会"在青岛市即墨市移风店镇上泊村举行.农村能源站落户上泊村,不仅解决了困扰上泊村多年的环境污染和当地居民的能源供应问题,还成为了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新农村能源站作为一种新兴的沼气利用模式,不仅为沼气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推广提供了示范,也为新农村建设者们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95.
白斑狗鱼(Esoxlucius)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狗鱼科(Esocidae)、狗鱼属(Esox),北半球北部亚冷水性大型凶猛淡水鱼类,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如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哈巴河等及附属水体。鱼类大多数代谢活动都和氧的利用有关,耗氧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新陈代  相似文献   
996.
测定生化环、沸石、生化石和碎石4种滤料的去除氨氮效果。结果显示,单位体积滤料去氨氮效果以沸石最佳[4.19mg/(h·L)],生化环和生化石去氨氮能力基本相同,两者分别为3.60mg/(h·L)与3.58mg/(h·L),效果最差的碎石仅为2.09mg/(h·L);若以单位质量滤料表示其去氨氮能力,则不同滤料的去氨氮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生化环去氨氮能力最强[5.29mg/(h·kg)],其次为生化石,其去氨氮能力为4.07mg/(h·kg),沸石的去氨氮能力较差[1.95mg/(h·kg)],仅为生化环的37.0%,碎石的去氨氮能力最差[0.87mg/(h·kg)],为生化环的16.4%。  相似文献   
997.
以具有粗厚山羊草(Aegilops crassa 6x)细胞质的异源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加盐培养基进行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盐溶液种子发芽、盐溶液幼苗培养和戍株模拟盐池生长等方法研究了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效应,旨在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资源材料。结果表明: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小麦的耐盐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效应值的性质、大小与核亲本品种的基因型有关,在特定的核质组合中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可明显提高小麦的耐盐性。异质系Ae.crassa 6x-鉴26和Ae.crassa 6x-SMH1694在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种子发芽阶段和三叶期的耐盐性比相应核亲本明显增强。返青期和成熟期的鉴定结果表明,一些经核基因型改良的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小麦的耐盐性超过或接近抗盐对照品种科遗26。进一步研究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提高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机制,必将拓宽小麦耐盐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998.
以从野生金钗石斛内分离到的内生真菌37号、117号和120号菌株为材料,探讨在干旱胁迫下3种菌株对金钗石斛的生长、生理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15%PEG6000溶液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较对照组相比生长减缓,渗透调节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增强。3株内生真菌处理下能减少植株鲜重的下降,其中120号菌株能有效降低根长、提高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117号能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37号能增强抗氧化酶(SOD、CAT)活性。3株菌株均能增强金钗石斛抗旱能力,但作用效果各不相同,生产中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拓宽钾长石的利用途径,以合成氧化锌对哈密钾长石进行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钾长石改性前后的变化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钾长石添加量、Pb~(2+)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改性钾长石吸附溶液中Pb~(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性钾长石的增加,其对Pb~(2+)的吸附量呈下降趋势,但去除率呈增加趋势;Pb~(2+)质量浓度对吸附量有很大影响,吸附量随Pb~(2+)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大;溶液pH值为1~5时,改变pH值对改性钾长石吸附Pb~(2+)的影响显著;在240 min时吸附量趋于稳定。通过Langmuir、Freundlich和Redlich-Peterson等温方程进行拟合,发现Freundlich和Redlich-Peterson方程能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结果显示,双常数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表明Pb~(2+)的扩散速度是决定其吸附速率快慢的关键;△H0,表明Pb~(2+)在改性钾长石上的吸附为吸热过程,提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G0,表明吸附为自发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Phenazines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 activity and thus show high potential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pathogens.In this study,we identified phenazine biosynthesis(phz)genes in two genome-completed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DC3000 and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PXO99A.Unlike the phz genes in typical phenazine-producing pseudomonads,phz homologs in Pst DC3000 and Xoo PXO99A consisted of phzC/D/E/F/G and phzC/E1/E2/F/G,respectively,and the both were not organized into an operon.Detec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of Pst DC3000 accumulated to 13.4μg L-1,while that of Xoo PXO99A was almost undetectable.Moreover,Pst DC3000 was resistant to 1 mg mL-1PCA,while Xoo PXO99A was sensitive to50μg mL-1PCA.Furthermore,mutation of phzF blocked the PCA production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athogenicity of Pst DC3000 in tomato,while the complementary strains restored these phenotypes.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st DC3000 produces low level of and is resistant to phenazines and thus is unable to be biologically controlled by phenazines.Additionally,phz-mediated PCA production is required for full pathogenicity of Pst DC3000.To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PCA production and its function in pathogenicity of a plant pathogenic P.syringae st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