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57篇 |
免费 | 1626篇 |
国内免费 | 259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75篇 |
农学 | 1411篇 |
基础科学 | 1270篇 |
2633篇 | |
综合类 | 13593篇 |
农作物 | 1958篇 |
水产渔业 | 1178篇 |
畜牧兽医 | 4318篇 |
园艺 | 1968篇 |
植物保护 | 11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8篇 |
2023年 | 611篇 |
2022年 | 1236篇 |
2021年 | 1283篇 |
2020年 | 1172篇 |
2019年 | 1120篇 |
2018年 | 822篇 |
2017年 | 1299篇 |
2016年 | 884篇 |
2015年 | 1290篇 |
2014年 | 1393篇 |
2013年 | 1692篇 |
2012年 | 2367篇 |
2011年 | 2373篇 |
2010年 | 2207篇 |
2009年 | 1865篇 |
2008年 | 1994篇 |
2007年 | 1809篇 |
2006年 | 1503篇 |
2005年 | 1249篇 |
2004年 | 806篇 |
2003年 | 404篇 |
2002年 | 490篇 |
2001年 | 456篇 |
2000年 | 413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991.
992.
大黄鱼冷诱导结合蛋白(CIRP)基因cDNA克隆及低温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冷诱导结合蛋白(CIRP)在大黄鱼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大黄鱼CIRP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各组织中CIRP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大黄鱼CIRP基因cDNA序列全长1211 bp,推测编码一个由18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9 ku的蛋白。序列比对显示硬骨鱼类CIRP基因序列较为保守,特别是N端的RNA识别基序(RRM)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大黄鱼CIRP与银鳕相似性最高(81.5%),所有硬骨鱼类聚为一个大支。慢性低温胁迫中(12℃缓降至6℃),皮肤和肌肉中CIRP基因的表达量呈随温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6℃时表达量分别为12℃时的11.56倍和9.03倍;鳃、脑和心脏中CIRP基因表达量均呈先显著上升后显著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均出现在8℃时,表达量分别为12℃时的5.07、7.69和2.83倍;肠、肾脏、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量随温度降低而下降,6℃时的表达量最低,与12℃时相比降幅分别为80.0%、65.6%、91.2%、55.6%。急性低温胁迫(由12℃骤降至8℃并胁迫4 h)条件下,鳃、皮肤、脑、肝脏、心脏中CIRP基因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反映了机体对低温胁迫的应激、适应过程;肌肉和肠中的表达量则始终显著低于胁迫前。慢性和急性低温胁迫中各组织CIRP表达量变化的差异提示,大黄鱼机体在低温胁迫响应和适应中有着多种调节机制。研究表明,CIRP基因参与了大黄鱼应对低温胁迫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3.
黄颡鱼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3种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查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及其3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 20N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PCR扩增法检测病原菌的3种毒力基因。结果显示,从发病症状典型的黄颡鱼肝脏中分离到1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GXGP1,与嗜水气单胞菌标准株ATCC 7966T的同源性为99.9%,对黄颡鱼有很强致病力,是引起黄颡鱼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该菌携带有Aer、hly和ahp 3种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994.
海水养殖源弧菌耐药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10年收集自上海、江苏、海南等地海水养殖区域内的184株弧菌进行了耐药率测定和分析,绘制了其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谱。结果显示,所有弧菌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利福霉素类等常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新生霉素64.7%、复方新诺明57.6%、恩诺沙星54.3%、利福平54.3%、卡那霉素45.7%,对诺氟沙星、氯霉素类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8.2%、10.3%和9.2%;菌株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100%;对2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93.5%;对3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0.4%;对4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49.5%;对5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26.6%;对6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亦有3.8%。由此可见,水产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已成为当前渔业细菌性疾病防控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了研究双特异性磷酸酶(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dusp1)基因与鱼类低温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经Eco RI和Age1酶切构建plko.1-dusp1-sh RNA1,plko.1-dusp1-shRNA2,plko.1-negative control(nc),plko.1-EGFP的重组质粒,并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CMV-DR8.9.1、pCMV-VSVG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中,经293T细胞包装的病毒,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样细胞(zebrafish embryos fibroblast like cell line,ZF4),RT-PCR检测表明dusp1成功被敲降。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系,将细胞于28℃培养(正常对照组)或经10℃低温处理10 d,使用annexin V-FITC/Propidium lodide(PI)双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ZF4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dusp1敲降的细胞凋亡(dusp1-shRNA1敲降,dusp1-kd1;dusp1-shRNA2敲降,dusp1-kd2)比例较nc组显著上调,其中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比例dusp1-kd1显著高于nc组,并且dusp1-kd1活细胞数显著低于nc组(P0.05),进一步证明dusp1参与鱼类冷应激过程,并在低温情况下保护细胞。该研究为后期对斑马鱼细胞低温胁迫实验奠定了基础,其中dusp1基因沉默型斑马鱼细胞在10℃低温处理10 d凋亡数显著大于对照组,证明dusp1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为低温下研究斑马鱼基因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胡可东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4)
结合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工作实际,探索地方高校图书馆构建地方特色馆藏系统,以及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