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72篇 |
免费 | 1721篇 |
国内免费 | 240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58篇 |
农学 | 1488篇 |
基础科学 | 1290篇 |
2865篇 | |
综合类 | 14298篇 |
农作物 | 1946篇 |
水产渔业 | 897篇 |
畜牧兽医 | 4325篇 |
园艺 | 2051篇 |
植物保护 | 11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5篇 |
2023年 | 607篇 |
2022年 | 1331篇 |
2021年 | 1342篇 |
2020年 | 1206篇 |
2019年 | 1218篇 |
2018年 | 810篇 |
2017年 | 1341篇 |
2016年 | 892篇 |
2015年 | 1243篇 |
2014年 | 1379篇 |
2013年 | 1634篇 |
2012年 | 2367篇 |
2011年 | 2410篇 |
2010年 | 2288篇 |
2009年 | 2089篇 |
2008年 | 2190篇 |
2007年 | 1991篇 |
2006年 | 1656篇 |
2005年 | 1289篇 |
2004年 | 799篇 |
2003年 | 528篇 |
2002年 | 501篇 |
2001年 | 563篇 |
2000年 | 462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62年 | 6篇 |
1956年 | 1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为了解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地方流行毒株的分子进化情况,基于实验室分离的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分别对2株FAdV-4毒株进行PCR分段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至载体,提取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后筛选出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拼接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组,获得FAdV-4贵州株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PCR分段扩增成功获得了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的全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43352、43723 bp,FAdV-4 GZ-BJ株全基因序列长度比FAdV-4 GZ-QL株短371 bp,少6个ORF(22K、putative 9.1 ku、u-exon、ORF17、ORF28、ORF42),二者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7.1%。2株FAdV-4贵州株同国内外不同地区FAdV-4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8.7%~100%,与FAdV-4经典毒株ON1比对,2株FAdV-4贵州株和国内FAdV-4分离株均缺失ORF19、ORF27、ORF3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仍属于Ⅰ群C种FAdV。研究结果表明,2株贵州株FAdV-4 GZ-BJ株和FAdV-4 GZ-QL株较国内外FAdV-4毒株均存在进化与突变,且FAdV-4 GZ-BJ株变化较大,但尚未改变其血清型,这为探索FAdV-4致病机理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2,4-二叔丁基苯酚对啤酒花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前期对不同植龄啤酒花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的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发现有酚类物质的存在且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较高,为了进一步证实啤酒花是否存在自毒作用,采用田间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0(CK,A0),7.5(A1),15.0(A2)和22.5mmol/m2(A3)]2,4-二叔丁基苯酚处理对啤酒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用量A1 和A2 处理,啤酒花生长好,地上部、地下部、总生物量及日均光合速率均比对照高,且达到显著差异(犘<0.05);2,4-二叔丁基苯酚用量A3 处理,啤酒花地上部、地下部和总生物量及光合特性均较对照降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犘<0.05)。啤酒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最高峰出现在上午9:00左右,次高峰出现在中午15:00左右,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与对照(A0)相比,A1、A2、A3 三个处理的次高峰出现的时间均有推迟,且A1 和A2 处理的幼苗午休”现象不太明显,气孔因素是导致其“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地方、培育、引入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就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多次畜禽资源调查的结果作了详细的介绍,报道了576个品种在近30年来的变迁情况。除了常见的马、驴、黄牛、水牛、大额牛、牦牛、绵羊、山羊、猪、鸡、鸭、鹅、特禽的品种以外,尚有7种,如骆驼、兔、梅花鹿、马鹿、水貂、貉、蜂等动物。其中地方品种426个,培育品种73个,引入品种77个。已有19个地方品种灭绝,37个受严重威胁。作者回顾了20世纪末开始应用遗传检测手段,包括个体、细胞、蛋白质和分子水平4个层次的研究进展。证明多层次综合研究才能反映品种的全貌。建议资源调查中要着重选育强度带来的影响,品种调查提纲必须周密,要以品种特征和外貌为主,与遗传分析相结合,才可能提出可行的保种和开发方案。作者论证了配子和胚胎超低温保存、DNA保存的前景,并指出与企业合作进行保种的动向,国家应长期重点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37.
草原虫害防治是农业部较早大规模组织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之一。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草原虫害防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逐步建立了“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技术路线。2002年起,全国畜牧总站在全国牧区组织开展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国的草原害虫防治,为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以该项目的进展为基础,简要总结介绍了草原害虫防治的实施背景、开展情况及建设成果,包括以生态系统平衡原理为指导,对虫害监测预警、生物防控和施药技术等进行集成创新与组装配套,使草原害虫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 相似文献
38.
蒙古马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基因多态性及在不同毛色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基因与蒙古马毛色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半巢式PCR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蒙古马STX17基因第6内含子的多态性以及不同毛色蒙古马皮肤组织中STX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巢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青毛蒙古马第6内含子处存在4.6 kb的重复片段,在其它毛色中不存在该重复片段;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蒙古马青毛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骝毛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结果证明蒙古马STX17基因与其青毛表型具有典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用盆栽法对原产于辽宁本溪的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幼苗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期间一直低于对照,后期开始上升并接近对照;可溶性糖与之相反,处理前期急剧上升后期开始下降;丙二醛与相对电导率在处理期间都高于对照,随时间的延长,复水组逐渐接近对照;保护酶系统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本研究认为这种变化前期是植物自我的保护机制,后期的抗氧化酶含量上升可能是植物对环境产生了适应性。综合分析,认为在自然干旱胁迫下野菊有较好的忍耐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作为良好的园林植物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