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63篇
  免费   2356篇
  国内免费   5218篇
林业   5915篇
农学   8082篇
基础科学   4593篇
  8150篇
综合类   13791篇
农作物   2430篇
水产渔业   1818篇
畜牧兽医   6518篇
园艺   1516篇
植物保护   3324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1174篇
  2021年   1939篇
  2020年   1698篇
  2019年   1771篇
  2018年   1191篇
  2017年   1631篇
  2016年   1636篇
  2015年   2262篇
  2014年   2072篇
  2013年   2561篇
  2012年   3014篇
  2011年   3294篇
  2010年   3083篇
  2009年   2889篇
  2008年   2676篇
  2007年   2689篇
  2006年   2624篇
  2005年   2609篇
  2004年   1159篇
  2003年   969篇
  2002年   791篇
  2001年   823篇
  2000年   1015篇
  1999年   1344篇
  1998年   1199篇
  1997年   1007篇
  1996年   945篇
  1995年   869篇
  1994年   867篇
  1993年   771篇
  1992年   710篇
  1991年   582篇
  1990年   485篇
  1989年   391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文研究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侵染的油菜组织内草酸毒素的积累、分布及共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寄主组织内草酸毒素的积累和pH值变化与病害的扩展相一致。不同感病程度品种(系)内毒素的积累量和分布显著不同。外源钙离子对病害的发生和扩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组织水平上叶片对毒素的敏感性和抗渗透能力可能与毒素的作用方式和叶组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42.
本文以临河市绿洲农业为例,通过建立高产效益、生物量、等价产量、稳产性能、增产性能、综合性能、产值、光能利用率、热生产效率的隶属函数关系,用Fuzzy向量A和Fuzzy矩阵R根据B=A·R的关系,首次分析了临河市绿洲农业粮经作物的生态经济优势。由此确定调整农作物结构数学比例关系,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粮经作物的调整方案,为绿洲农业建设的作物初级生产力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3.
1975-1984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报道了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协作组1975-1984年鉴定的9254个标样的结果,对发现的条中21-28号等小种进行了广泛研究,反映了我国小麦条锈菌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品种布局的关系,七十年代初的优势小种条中17号和18号急骤下降,出现频率分别由1975年的43.37%和20.78%下降到1977年的7.66和1.81%,而19号小种群则由1975年的15.06%上升到81.05%。进一步研究后将19号小种群中在鉴别寄主Trigo Eureka,丹麦1号,维尔和南大2419上有稳定的致病力差异的类型分别定名为条中23号、24号、25号和26号。其中25号于1981年在全国范围内上升为优势小种,1981-1984年出现频率达31.25-44.21%,其次是23号(12.48-27.58)和26号(5.84-24.64%)。新近发现的条中28号对当前作为抗原利用最广泛的洛夫林10等"洛类"品种有很强的致病力,是当前抗病育种的主要目标。本文还总结了我国小麦条锈菌传播,扩展的规律。这些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小麦条锈病的研究和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4.
全球变暖对鄂尔多斯地区水文情势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历史时期(全新世高温期、千年尺度、近四十年)气候冷暖与干湿情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未来全球变暖对区域水文情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本文采用一元二次回归分析方法,对黄河河套灌区超吨粮田不同层次的光温风分布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求算了三因子在不同层次的最佳指标值X1及其相应的期望产量值Y_(max)。鉴于植株2/3处光温风分布综合反映了群体结构的生产潜力,故组建了2/3层次的多元非线性复合小气候效应模型。给出了亩产1250.0公斤的超吨粮理论指标。指出实现这一理论产量的关键,是广泛推广玉米催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46.
银纹夜蛾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刘复生 《昆虫天敌》1994,16(4):170-174
本文在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对银纹夜蛾实验种群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食量,低温保种及饲养管理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收集卵的新型产卵笼,并总结了人工饲养银纹夜蛾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47.
荔枝龟背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日畴  徐洁莲 《昆虫天敌》1994,16(4):175-182
对荔龟背天牛幼虫于荔枝园中的空间分状况调查和分析,表明该虫的空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空间图式是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聚集行为受环境因素(主要是荔枝品种)的影响,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龟背天牛的理论抽样数并建立了序贯抽样检定表。  相似文献   
948.
吉林省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及大面积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茬4年的重病地块晚播(5月20日—25日)向日葵,其花腐型菌核病比正常播期(4月25日)减少90%以上,而产量提高13%—30%。在农村扩大示范,晚播(5月19日)减少病害59%—75%,产量提高35%。在盛花期—成熟期喷2—3次50%速克灵500倍液可大大减轻花腐型菌核病的发生(防治效果65.9%—92.3%)。经筛选以速克灵(0.5%)拌种防治根腐型菌核病效果最好,在温室中对土壤和种子中的病菌防治效果达83%以上,小区试验和农村示范防治效果达55.8%—100%。土壤中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1990年在吉林省农安、长岭2县8533ha采用晚播、轮作2年以上、种子处理、增施钾肥、盛花期—成熟期喷药的一套综合防治措施,重点调查10块对比田,花腐型菌核病平均防治效果为87.62%(63.38%—100%),对根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平均为66.77%(50.0%—82.57%)。1991年在长岭、农安等6个主产区推广6.37万ha,重点调查134块对比田,花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平均为75.86%(46.37%—100%),根腐型菌核病平均防治效果为65.11%(33.33%—100%),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949.
 将指形管装的粟锈菌夏孢子和纸袋装的病叶保存在冰箱中,10个月后夏孢子仍有一定的发芽率,用其接种谷子可引起发病。随着保存时间的推移,夏孢子的发芽率及其接种发病程度也降低。寄主范围试验表明,该菌可侵染狗尾草属中的几种狗尾草,但不侵染金色狗尾草。  相似文献   
950.
The cosmopolitan whitefly species,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and Trialeurodes taporariorum (Westwood) have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pests to a large range of worldwide crops. Both species ar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plant viruses, with T. vaporariorum being the vector of only a few ‘clostero’-like viruses and B. tabaci the vector of viruses in several groups. The largest group of viruses transmitted by B. tabaci are the geminiviruses and B. tabaci is known to transmit around 60 members. Until recently, B. tabaci had been associated with only a limited range of host plants within any one region, although its total potential host range was large. Virus transmission was confined within the plant host range of each regional population of B. tabaci. The emergence of the polyphagous ‘B’ biotype of B. tabaci with its increased host range of more than 600 plant species, has resulted in geminiviruses infecting previously unaffected crops. As the ‘B’ biotype spreads further into Europe, European field and glasshouse crops have been shown to be susceptible to whitefly-transmitted viruses already endemic t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More than 20 colonies of B. tabaci, including both ‘B’ and non-‘B’ biotypes from disparate global locations have been compared for their ability to transmit more than 20 geminiviruses. All but two highly host-specific colonies wer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most geminiviruses tested. However, some viruses were transmitted more efficiently than others. The virus coat protein or capsid is essential for vector recognition and transmission. By comparing transmissible virus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o viruses that are no longer whitefly-transmissible, the active epitope on the virus coat protein could be identified for designing future virus 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