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8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6篇 |
农学 | 182篇 |
基础科学 | 88篇 |
211篇 | |
综合类 | 295篇 |
农作物 | 101篇 |
水产渔业 | 39篇 |
畜牧兽医 | 203篇 |
园艺 | 22篇 |
植物保护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3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G. S. Yang C. B. Chen G. L. Zhou C. N. Geng C. Z. Ma J. X. Tu T. D. Fu 《Plant Breeding》2001,120(1):57-61
Reciprocal hybridization between four self-incompatible lines of Brassica napus: 271, 181, 184 and ‘White Flower’, revealed incompatibility. The reciprocal F1s obtained by bud pollination showed self-incompatible reactions, and no segregation for self-incompatibility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reciprocal F2 populations, indicating that lines 271, 181, 184 and ‘White Flower’ were genetically identical with regard to self-incompatibility. Observations of self-incompatibility in 17 hybrids from crosses between line 271 and 17 varieties of B. napus showed 10 of the F1 hybrids to be self-compatible, while four were partially self-compatible and three were self-incompatible. 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F2 and BC1 populations from five self-compatible F1 hybrids and two self-incompatible F1 hybrids suggested the existence of at least two loci controlling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of line 271: one is the S locus, with dominant and recess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 alleles, and the other is the suppressor (sp) of the S locus. The sp locus is gene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S locus, and also shows dominant and recess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 alleles. 相似文献
62.
63.
以沙棘标准化促进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大规模的种植与开发是近20多年来,随之沙棘标准不断完善,现已颁布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沙棘标准涵盖了种子、苗木、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沙棘汁加工、沙棘果叶的采摘、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加工及产品标准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种、育苗、种植和管护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4.
为将传统回转炉窑机械扰动特性与流态化反应器内惰性床料的均温蓄热特性相结合,提出一种回转式气化反应器设计模式,以棉秆颗粒燃料为实验原料,首先考察了回转炉转速、过量空气系数、温度等参数对气化反应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转炉转速控制在1~4 r/min之间,随转速增加回转炉混合扰动特性增强,炉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不同指标参量均有提高,在实验范围内回转炉转速在3 r/min时,取得较好的产气结果;实验控制温度在550~700℃范围,各指标均随温度升高有增大趋势,其中燃气热值、气化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实验条件下,600~650℃温度范围内燃气热值和气化效率等指标有较大提升;过量空气系数对产气结果的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影响,实验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在0.2~0.4范围内变动,随过量空气系数增加,除产气率和床料区温度在一定程度增大外,其他指标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实验中过量空气系数为0.3时气化效果较好。典型热态实验结果表明,该回转式气化反应器产出的燃气组分与流化床接近,考虑显焓的气化效率约为79.3%、碳转化率约为81.3%;以气化炉为核心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显示系统有效输出效率达到86.8%,散热损失为主要能量损失途径;对床料区底灰的分离研究发现,床料区滞留的底灰超过90%停留在床料区下部,且大部分底灰粒径较小。通过控制变量得到优化实验结果,可为该炉型的运行和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Tu Yaqing Huang Shanglian Li Zushu 《保鲜与加工》1993,(6):8-15
Based on the model of Human Simulation Intelligent Controller (HSIC)
presented briefly, a detailed algorithm was described for the servo system control by using the method of HSIC.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proves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 相似文献
66.
大豆高产优质施肥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概述了大豆营养特性与施肥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高产施肥的关键技术。大豆营养特性:一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较稻、麦作物高(等量籽粒产量),生产100kg大豆约吸收6.5~8.5kg N,1.8~2.8kg P2O5,2.7~3.7kg K2O,3.5~4.8kg CaO,1.8~2.9kg MgO,4.5~9.5g Zn。二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高峰在花荚期,N、P、K的60~70%在在此期吸收,而不同于稻麦等作物。三是总氮源的40~60%来源共生固氮,而共生固氮又受土壤N、P、K、Ca、Mo、Zn等及土壤PH值影响。四是大豆成熟阶段营养器官的养分向籽粒转移率高,N、P、K分别达58~77%,60~75%,45~75%。大豆施用N、P、K、Zn、Mo、B肥均显著提提高产量,合理配合施用可达到180~300kg/亩。N、P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K与Zn提高脂肪含量,P、K、Zn、Mo及少量N肥可提高结瘤固氮率。N、P、K和多种微肥可减轻东北连作大豆的不利因子危害,大幅度增加产量。大豆高产施肥,一是根据土壤、植株养分含量确定施肥数量,二是有机肥与N、P、K肥及多种微肥配合施用,三是注重前茬作物施肥,增肥土壤,四是根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大豆品种特性确定施肥数量、方法、时期。中等肥力高产施肥一般应施用N 8,P2O5 4,K2O 4,ZnSo4 1.5(kg/亩),钼酸铵20~30g/亩,P、K、Zn用作底或种肥,N肥钼肥种肥花期追肥各半,另于花荚期喷施P、N、Mo肥二次 相似文献
67.
68.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包括耕地质量排序和耕地入选两个过程,根据这两个决策过程的特点,构建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应用GIS技术提取相应的指标评价值,并选用耕地模糊优选模型、理想点法这两种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排序,最后通过一般农地入选整备区的0-1整数规整模型,实现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决策。 相似文献
69.
由于新疆牧业灌区无电供应,水源无法过滤,实现滴灌工程难,目前采用地面灌溉。地形坡度大、灌水量多、大量水土流失。灌区下游排水不畅,洼地沼泽化面积剧增,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弃田面积逐渐扩大、种植面积萎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地形落差,研制了自压滴灌工程过滤装置。同时渠道进水流量、调水池的调节流量、集水桶流量及系统流量之间建立了平衡关系。用实例说明不同地形落差与自压滴灌工程系统流量及过滤装置尺寸的计算过程。解决了自压滴灌工程水源的过滤、排沙、冲沙及自行冲洗等问题。为无电牧业灌区实现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