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63篇
  免费   3329篇
  国内免费   2719篇
林业   2023篇
农学   1558篇
基础科学   1521篇
  3137篇
综合类   14782篇
农作物   2281篇
水产渔业   1155篇
畜牧兽医   5398篇
园艺   2339篇
植物保护   1517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704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1635篇
  2021年   1492篇
  2020年   1390篇
  2019年   1394篇
  2018年   1003篇
  2017年   1428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564篇
  2014年   1627篇
  2013年   1893篇
  2012年   2623篇
  2011年   2629篇
  2010年   2482篇
  2009年   2258篇
  2008年   2215篇
  2007年   1994篇
  2006年   1561篇
  2005年   1222篇
  2004年   781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温度和水流对扁吻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温度及水流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5~25℃条件下,扁吻鱼胚胎发育均可以完成,并且温度x与发育时间y呈负相关关系,y=667.72 e-0.0996x,R2=0.9829;与积温的关系为y=-91.017x+3662.3,R2=0.7996。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为15~23℃,最适水温为15~21℃。孵化期间辅助于一定的充气条件可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降低畸形率。  相似文献   
62.
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gC膜外区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伪狂犬病病毒(PRV)gC膜外区部分基因的重组质粒,原核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Bartha(PRV Ba)株gC基因的序列(NC EU719641),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PRV Ba株为模板,PCR扩增出PRV gC膜外区部分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大小为35 ku的重组蛋白,命名为pET-gCN813.按照His-Bind纯化试剂盒说明书纯化表达产物,获得融合蛋白的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为供体植物,探讨其根、茎叶水浸液对草原伴生种山韭(Allium senescens)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狼毒对牧草化感作用的研究提供新材料,并为揭示其对山韭的化感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狼毒根、茎叶水浸液对山韭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发芽率分别降低了43.94%和87.13%;狼毒根、茎叶水浸液对山韭种子胚根、胚芽及幼苗的生长具有“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即低浓度(0.5,5和10 mg·mL-1)促进,高浓度(20和50 mg·mL-1)抑制;化感效应指数表明,狼毒茎叶水浸液对山韭种子发芽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根水浸液;对山韭种子胚根、胚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表明,低浓度根水浸液的化感促进作用强于茎叶水浸液,而高浓度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根水浸液。研究说明了狼毒对山韭不同的生长阶段均存在一定的化感作用,且与其部位的化感效应存在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64.
马铃薯产业是天水市的优势产业,推广早熟马铃薯复种蔬菜的栽培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增加单位面积效益的有效措施。天水河谷川道区早熟马铃薯复种大葱或蒜苗的栽培技术,具有产量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5.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类对多种害虫具有高活性的病原真菌。本研究以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1龄幼虫为对象,从4株绿僵菌中筛选出1株毒力较高的菌株,命名为M7-9。采用浸渍法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绿僵菌M7-9的致死率为96.67%,僵虫率为96.67%,致死中时为2.82 d;致死中浓度为1.29×106孢子/m L;绿僵菌M7-9 ITS序列分子鉴定表明该株绿僵菌为金龟子绿僵菌。  相似文献   
66.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比较观察了金边卫矛冷驯化期间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及总蛋白的动态变化,就其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作了探讨,并首次鉴定了叶片中SOD的类型.结果表明:冷驯化期间叶片SOD同工酶未发生谱带数目的变化,但有谱带的增强表达,其中Cu-ZnSOD的变化较FeSOD明显.POD同工酶不仅有酶带的增强表达,而且有一条新的弱酶带出现.SOD、POD同工酶谱带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表达,但到达一个高峰后逐渐回落到接近对照水平.这表明植株在冷驯化期间随着SOD、POD同工酶变化而形成的低温适应机制可能是提高植株抗寒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边卫矛在冷驯化期间诱导出4种分子量分别为18.7、19.5、15.7和18 kD的酸性蛋白,脱锻炼后仍然存在,表达量基本维持在低温处理时的水平,推测它们可能是抗冻蛋白,与冷驯化后金边卫矛在冰冻温度下的抗冻性相关.同时发现,叶片中多种蛋白质的含量与未驯化苗相比都有所增加,其中分子量分别为17.7、15.8 kD的碱性蛋白B和C及分子量为15.5 kD的酸性蛋白D的增强表达趋势较为明显,这3种蛋白在脱锻炼后含量均下降到接近对照水平,推测与植物在低温条件下代谢途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7.
肾形肾状线虫的生活史及繁殖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的生活史及在植物根部的繁殖情况,以2龄幼虫接种大豆幼苗,定期取样,通过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方法系统观察肾形肾状线虫在寄主根内的侵染及发育,同时,以10、100、1 000和10 000条.盆-1 2龄幼虫接种大豆幼苗,80 d后统计土壤中线虫及根系统中雌虫、卵囊和单卵囊内卵的个数,数据采用SAS 9.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27±2)℃条件下,肾形肾状线虫整个生活史约为27 d;80 d后,不同接种量的土壤线虫量、单卵囊内卵的个数,线虫总量及繁殖系数均存在明显差异;根系统中雌虫和卵囊数量、土壤中线虫数量及线虫总量随着接种线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卵囊内卵的个数和繁殖系数却随接种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繁殖系数最大值为140.4,最小值为2.9,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48倍;大豆生长受到影响,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随接种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8.
氮素形态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氮素利用率的途径,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两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及不同形态氮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吸收型小麦品种秦麦11灌浆期籽粒GS、GPT活性、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大于低氮吸收型小麦品种扬9817。不同氮素形态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蛋白组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同。高氮吸收型小麦品种秦麦11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表现为酰胺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硝态氮处理。处理间蛋白质含量、球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氮吸收型小麦品种扬9817籽粒蛋白质含量、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酰胺态氮处理〉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谷蛋白含量在酰胺态氮处理下最高,硝态氮处理下最低,处理间清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来自6处不同生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L.)和栽培品种黄莺(Solidago goldenwings)进行了酯酶同工酶测试、分析;并通过对酶谱特征进行数量化分级,根据欧氏距离及类平均法(UP-GMA)对6个供试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样品都具有2条迁移率分别为0.62和0.66的酶带;(2)供试样品间共出现8种不同带型的酶谱表型差异显著,其中不同生境加拿大一枝黄花均聚成一组,显示其酶谱表型与生态型也一致,而栽培品种黄莺则单独成为1组.(3)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园艺栽培品种黄莺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采用酯酶同工酶测试方法,可以鉴别来自不同生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及栽培品种黄莺.  相似文献   
70.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006发酵液的甲醇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菌丝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的抑制作用;但对P. capsici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取物原液在5 min内可使辣椒疫霉的游动孢子全部崩解。提取物经60、90和120℃加热处理10 min后仍保持抑菌活性,其盐酸水解液在TLC层析板显现橙红色斑点,说明提取物具有环肽结构。HPLC-ESI-MS分析可得到m/z为995、1009、1023、1037、1051和1436、1450、1478和1492的质谱峰,与抗菌物质surfactin和fengycin的分子量大小一致。以终浓度为10^6 cfu·g^-1的接种量将B006菌剂施入无菌育苗基质中,在黄瓜和辣椒4~6片叶期时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根际的抗菌物质,并进行HPLC-ESI-MS分析,可从根际检测到surfactin和fengycin,但未从对照处理根上检测到脂肽类抗生素。本研究对理解枯草芽孢杆菌在田间状况下的防病机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