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3篇
  免费   868篇
  国内免费   1995篇
林业   1691篇
农学   2077篇
基础科学   1293篇
  2785篇
综合类   6784篇
农作物   1111篇
水产渔业   800篇
畜牧兽医   2840篇
园艺   950篇
植物保护   126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634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736篇
  2019年   731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757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924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1147篇
  2012年   1368篇
  2011年   1524篇
  2010年   1392篇
  2009年   1175篇
  2008年   1245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究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效应,为合理采取森林经营措施调整林分胸径结构,防控赤松枯梢病的流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方法 以昆嵛山赤松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0块赤松纯林临时样地进行赤松胸径及枯梢病病情调查,应用Weibull分布拟合位置、尺度和形状参数并进行$ {x}^{2} $检验,然后将3参数和赤松平均胸径,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未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最大病级赤松平均胸径,最小病级赤松平均胸径表征为赤松胸径特征指标,分别与枯梢病病情指数进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结果 各赤松纯林临时样地胸径结构均符合Weibull分布,其中胸径分布中心在9.66 ~16.25 cm,90.00%的样地胸径结构表现为正偏山状分布。赤松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未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最大病级赤松平均胸径和最小病级赤松平均胸径呈负相关,但检验结果为不显著;与尺度参数、赤松平均胸径和感病赤松平均胸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形状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位置参数呈间接显著负相关。 结论 Weibull分布能够较好地拟合赤松纯林胸径结构。赤松纯林枯梢病病情指数与胸径结构分布中心、胸径结构分布曲线形状、赤松平均胸径和感病赤松平均胸径结构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所测赤松最小胸径存在间接显著负相关,可采取抚育间伐等森林经营措施增加林内优势木比重,降低赤松胸径分化程度,减少感病小胸径赤松,达到赤松枯梢病生态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意义]大数据时代,中国农业科研单位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给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相应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依托信息等级保护工作,深入分析农业科研单位信息系统建设中各个薄弱环节,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避免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已被摆在农业科研单位工作的突出地位。[方法 /过程]按照等级保护制度要求,论文主要围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进行探讨,介绍了信息等级保护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等级保护2.0标准与等级保护1.0标准的不同;详细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等内容,最后对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信息安全建设的有效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 /结论]论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详细论述其相关做法,希望为各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章骏  汤锋  唐俊 《湖北农业科学》2011,(20):4209-4212
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 E.G.Camus)叶片对结球生菜(Lactucasativa L.var.capitata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铺地竹叶片粉末对结球生菜种子的萌发和幼根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50~200 g/m2的范围内,幼根抑制率为12.15%~28.91%。在50~100 g/m2的用量下,铺地竹叶片对结球生菜苗长表现为促进生长作用,而在200 g/m2时,则表现为抑制生长作用。施用铺地竹叶片后3 d、6 d、9 d和12 d,结球生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特别是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减少,随着基质中叶片粉末浓度的增加,结球生菜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含量高低依次为对照、低浓度处理、中浓度处理、高浓度处理。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竹叶对结球生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减弱。这个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然条件下铺地竹叶片对植物生长的化感效应,说明其具有开发植物源除草剂的潜力,为研究铺地竹叶片中的化感物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04.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05年—2009年国内城市美化植物研究专题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文献的文献学特征(年代、期刊源和学科方向分布,研究机构特征,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合作度与合作率状况)用以明确城市美化植物科研领域的研究能力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5.
新疆多浪羊FecB突变检测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FecB突变是影响布鲁拉美利奴和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本研究采集产双羔及以上的多浪羊(Ovis aries)母羊135只及后代羔羊血样共353份,公羊血样211份,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突变,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个体母羊的产羔数.结果表明:在多浪羊群体中检测到BB、B+和++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05,0.146和0.849.B+型多浪羊产羔数均值比++型多0.51只(P<0.01),BB型多浪羊产羔数分别与B+和++型差异不显著.多浪羊群体在FecB位点上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表明在该位点上没有受到选择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在新疆多浪羊群体中发现了FecB突变BB基因型公、母羊个体(1只公羊和2只母羊),揭示多浪羊多羔产生的机理可能与布鲁拉美利奴和小尾寒羊相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携带FecB突变的情况开展选种选配,组建多浪羊肉用高繁品系.  相似文献   
106.
曾锋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40-141,158
阐述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践过程介绍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和表现,以增强人们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对园林设计的审美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7.
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秦枫  唐肖雷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5-4907
通过常规正丁醇法提取,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得三七(Panax notoginseng)总皂苷;通过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较小,且均能显著促进ConA和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免疫增强作用以三七主根总皂苷的效果较好。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安全性好,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08.
茶树空中压条不定根原基发育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促使茶树茎段空中压条后发根的最佳技术方案,研究了成熟度、外施激素浓度、枝梢茎粗以及环割方式对根原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生长健壮、茎粗为0.252 ~0.280 cm的当年生枝条,在黄绿色或青绿色茎段处进行传统环割,外用100 mg/L的ABT 1号生根粉处理,能有效缩短根原基发育周期.经过40~50 d...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春”小麦不同缺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90A型DNA扩增仪,对7个中国春小麦缺体核DNA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中国春小麦缺体核DNA的RAPD产物可分为二种类型:(1)所有供试材料均能扩增出的片段,代表了核DNA在进化上的保守性。有一个引物检测到这类片段。(2)全部供试材料间存在的差异片段,这类片段是用来基因定位的主要依据。另外,建立中国春小麦缺体系统的RAPD指纹图谱对研究小麦的系统进化也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Peripartal cows often experience negative energy balance, and are therefore prone to suffering from metabolic diseases such as hyperketonemia, which causes financial losses in dairy farm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een tea polyphenol (GTP) supplementation during the periparturient period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xidative stress and immunometabolism in dairy cows with hyperketonemia. One hundred Holstein cows were assigned to GTP (0.2 g/kg DM; n = 50) or control (without GTP; n = 50) group based on body weight, previous milk yield, and parity on d 15 before expected parturition. Subsequently, 10 cows with hyperketonemia were selected from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blood β-hydroxybutyric acid (BHBA) concentration between 1.2 and 2.9 mmol/L from 2 to 3 d postpartum. All cows were fed a close-up diet and a lactation diet with or without GTP supply from 15 d prepartum until 30 d postpartum. Milk and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20 cows selected with hyperketonemia on 10, 20, and 30 d postpartum. Compared with control cows, greater milk yield and lower somatic cell count were observed in GTP cows. The GTP group had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BHBA, free fatty acids,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alondialdehyde, and hydrogen peroxide, greater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lower activities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glutamyl transpeptidase, alongside greater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dditionally, GTP supplementation up-regulated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10, but down-regulated concentrat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1β, interleukin-2, interleukin-8, and interferon-γ in plasma. Greater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immunoglobulin G were also detected in the GTP group. Overall,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GTP supplementation from 15 d prepartum to 30 d postpartum improved the milk yield and health status in cows with hyperketonemia during early lac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