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6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898篇
林业   749篇
农学   684篇
基础科学   618篇
  1081篇
综合类   3243篇
农作物   461篇
水产渔业   348篇
畜牧兽医   951篇
园艺   530篇
植物保护   52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富贵竹切口保鲜及贮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适合富贵竹切口的保鲜液,冬季宜采用配方12,夏季宜采用配方5进行处理。处理液B对防治脚部黄化及促根效果极显著。加工后的富贵竹成品货柜运输的最佳温度为15 ̄16℃,配合含1.0mg/L6-BA 1‰托布津的保水剂包根处理,可极显著降低贮运中的损失率。研究成果在生产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2.
黄瓜早期若干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4个黄瓜亲本,按4×4双列杂交法配制16个组合,测定早期产量、单瓜重、瓜条长度、瓜条直径、瓜把长度、果皮颜色6个数量性状。试验根据Hayman双列杂交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单瓜重、瓜条长度、瓜条直径、瓜把长度、果皮颜色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早期产量性状还受到上位性效应的作用,但以显性效应为主,存在超显性。除早期产量和瓜条直径外,其余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很高,表明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早代进行选择;早期产量和瓜条直径的狭义遗传力较小,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53.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非点源污染物耦合作用下的运移;(2)转化机理及其界面行为过程机制研究;(3)不同空间尺度和格局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4)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54.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春播条件下研究黔苦2号苦荞籽粒产量与其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黔苦2号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结果表明:黔苦2号籽粒产量高于280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67.14~74.93 kg/hm2,施N量28.88~40.12 kg/hm2,施P2O5量179.11~210.89 kg/hm2,施K2O量43.94~61.06 kg/hm2;试验4因子对籽粒产量影响的程度大小为播种量>施K2O量>施P2O5量>施N量。  相似文献   
155.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简要介绍了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特点,系统阐述了药用植物资源领域的现状以及离子束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6.
为改善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合膜的耐水性,通过添加不同添加量(0、2%、4%、6%、8%、10%)硬脂酸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硬脂酸三元复合膜,探究硬脂酸对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水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最终明确不同硬脂酸添加量对耐水性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二元复合膜相比,添加6%和8%硬脂酸后,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显著下降,并且对其含水率及水溶性也有显著影响。当硬脂酸添加量为8%时,三元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性最低,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95±0.49) g·mm/(m2·h·kPa),接触角最大,为91.68°±9.0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可知,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通过共价交联形成网络结构,加入的硬脂酸则分布在网络结构的缝隙中,当硬脂酸添加量为8%时,膜的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内部结构致密,能够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键与键之间结合较强,能有效提高复合膜的阻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7.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估测森林结构参数中,数据受基线长度、信噪比、环境地形以及雷达波长的影响,尤其在复杂森林环境条件下,会导致观测到的复相干存在误差,从而影响最终的反演结果。为解决此问题,首先探讨了体相干选择对RVoG三阶段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影响,以地相位为参考逐像素选择距离地相位最远的相干性作为体相干。其次改进了地相位估计方法,采用戴明回归(DMR)和正交回归(OGR)2种相干直线拟合方法来改进地相位的估计,并在DMR拟合方法中设置了不同的误差比(0.3和0.6)来比较地相位估计方法对RVoG三阶段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地相位为参考逐像素选择体相干的反演结果相较于直接使用HV极化通道的复相干γHV为体相干的反演精度有明显提升,决定系数(R2)由0.349增加到0.383,均方误差由7.097 m2降低到5.755 m2。在体相干优化选择的基础上,采用了戴明回归和正交回归对地相位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表明基于最小二乘回归(LSR)地相位估计的RVoG三阶段反演精度最...  相似文献   
158.
大豆蛋白-多糖复合物结构与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阿拉伯树胶(GA)及卡拉胶(CA)为原料,经物理混合成功制备不同多糖与SPI复合物,考察不同添加量(SPI与GA/CA质量比为20、15、10、5)对蛋白-多糖复合物结构、性能变化趋势及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终探明蛋白与不同多糖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电子显微镜解析不同复合物的结构特征,采用乳化特性、粒径、Zeta-电位、表面疏水性等指标明确不同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并通过探讨不同复合物乳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表观粘度及乳析指数明晰其稳定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可与SPI生成复合物,并且当SPI与CA质量比为20时,复合物的Zeta-电位最高,为(20.47±0.82) mV,平均粒径最小,为(1.37±0.01)μm,分布均匀,乳化活性指数最高,为(106.46±4.75) m2/g,乳化稳定性指数为(145.33±8.53) min,此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较好,CA的加入显著降低SPI内源荧光强度并改变SPI的二级结构,SPI与CA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59.
针对目前移栽机中苗盘输送机构定位精度低、冲击大、调整不便、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s PIC30F5015和Lab VIEW的苗盘自动输送机构控制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并用光电编码器采集伺服电机转速,设计了以高性能微控制器ds PIC30F5015为核心的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在MAPLAB IDE开发环境下,开发了下位机软件;采用Lab VIEW平台开发了上位机控制软件。在苗盘自动输送试验台上进行了位置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苗盘定位误差小于0. 32mm,相对误差小于0. 5%。该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苗盘自动输送和精确定位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0.
甘蔗横向种植机补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蔗横向种植机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漏播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51单片机的甘蔗实时补种系统。通过对充种、储种、供种、护种及投种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确定了影响补种效果的主要因素,设计了补种系统的关键部件。该系统采用AT89C52单片机、3套对射型激光传感器分别对漏种、补种箱和储蔗槽中蔗种余量不足的情况进行信号采集,进行漏种计数显示和实现蔗种余量不足时的报警,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辊耙转动完成补种过程。选取行进速度和补种辊槽数为试验因素,以补种成功率和重置率为补种性能指标,进行了二因素五水平的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表明,行进速度对补种成功率的影响极显著,补种辊槽数对补种成功率的影响极显著;利用Excel软件进行了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当行进速度为3 km/h、补种辊槽数为10个时,补种成功率达到93.97%,重置率为1.69%。设计的实时补种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播种器工作过程中的漏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