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7篇
  46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农业害虫化学防治中药效明显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在青海省刚察县、兴海县河卡镇、称多县牧民定居点、玉树县结古镇等地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泻法调查蔵犬119只,棘球绦虫感染8条,平均感染率为6.15%,感染强度1~327条。  相似文献   
63.
利用中分辨率的TM遥感影像反演湿地土壤水分,探寻湿地土壤水分和非湿地土壤水分提取的不同之处,对湿地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地表温度(Ts)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二维特征空间,用IDL编程在特征空间内提取对应的特征点,拟合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法需要的干湿边方程,能快速反演出野鸭湖湿地的土壤水分情况。反演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860,呈极显著相关,均方根误差为0.104 2,平均绝对误差为0.084 5。结果证明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法进行野鸭湖湿地这样的小尺度范围的反演土壤水分含量,方法可行,且中分辨率影像的土壤水分反演精度高于低分辨率影像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64.
以色季拉山高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雨季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Fe、Mn、Zn、Cu、Cd元素进行了和测定分析,以期掌握高山松林大气降雨重金属元素循环特征。结果表明:高山松林对大气降雨的截留率19.70%~38.82%,穿透雨占大气降雨的71.48%,树干茎流占大气降雨的4.53%。各水相中pH值的大小顺序为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茎流,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茎流量及各金属元素均表现为雨季盛期>雨季初期>雨季末期。雨季穿透雨中,Cd净淋溶为0,Fe、Zn净淋溶为负,分别为–0.005 mg/L和–0.008 mg/L。树干茎流中,Cd元素净淋溶为–0.001 mg/L。穿透雨与树干茎流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净淋溶系数大小分别为Mn>Cu>Cd>Fe>Zn、Zn>Cu>Mn>Fe>Cd;穿透雨、树干茎流中各重金属元素的输入量均小于大气降雨,尤其是树干茎流,Cd、Fe、Zn元素的输入量为负。高山松林对重金属元素Cd、Fe、Zn具有吸收或吸附性,而对其他重金属元素具有淋溶效应。  相似文献   
65.
砷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在砷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往往忽视纳米颗粒能够使结合态的砷重新释放,导致有效态砷浓度升高,探究土壤中黏土矿物对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五价砷(As(V))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农田土壤砷修复理论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蒙脱石和高岭石改性石英砂,通过砂柱迁移试验系统地研究了GO、As(V)和GO-As(V)在填加0%、10%、30%和50%的蒙脱石和高岭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岭石和蒙脱石改性石英砂填加比例的增加,GO和As(V)的迁移能力均呈降低趋势,且GO和As(V)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曲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O在50%高岭石和蒙脱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回收率相对于石英砂柱分别下降了14%和17%,As(V)分别下降了15%和12%;在共迁移试验中,GO和As(V)在石英砂柱中回收率分别上升至99%和100%。分析表明,As(V)在蒙脱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能力大于高岭石改性石英砂,而GO与之相反;当GO和与As(V)共迁移时,二者...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运动对苏尼特羊肠道内环境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苏尼特羊12只,随机分为舍饲组(C组)和运动+舍饲组(T组),试验90 d后屠宰,测定2组苏尼特羊的肠道黏膜形态、肠道菌群结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含量、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指标。结果T组苏尼特羊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回肠和结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运动可显著提高苏尼特羊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显示: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苏尼特羊肠道内主要优势菌门,T组肠道内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属水平上,T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雷沃菌属-1 (Prevotella-1)的相对丰度较C组显著增加(P<0.05)。T组肠道内丙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与C组相比,T组的屠宰率、宰后24 h肌肉pH值和剪切力显著提高(P<0.05),色差值(L*a*b*)显著降低(P<0.05)。结论一定的运动量可以提高舍饲苏尼特羊回肠消化吸收能力,增加十二指肠上皮表面积,改变肠道内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屠宰率,但会使其背最长肌嫩度降低。  相似文献   
67.
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品质、植株理化特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实现菊芋高产优质栽培和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2020连续两年分别于河南省原阳县和方城县布置磷肥用量田间试验,2019年设0、60、120、180和240 kg P2O5·hm-2 5个磷肥用量水平,2020年则分别设0、45、90、135、180和225 kg P2O5·hm-2 6个施磷水平。研究磷肥施用对成熟期菊芋块茎产量、品质(菊糖、还原糖含量)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计算分析菊芋收获指数、磷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等肥料吸收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磷肥供应均显著提高2019和2020年菊芋块茎产量,肥料效应呈“线性+平台”趋势变化,适宜施磷量分别为155和107 kg·hm-2。此外,磷肥供应显著提高菊芋块茎菊糖和还原糖含量。与不施磷相比,2019-2020年度块茎总糖含量增幅分别平均为11.6%和18.3%。各生育期菊芋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磷量增加而明显提高。菊芋磷素收获指数(PHI)、磷肥利用率(AUP)和农学效率(AEP)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而明显下降,施磷处理两年平均PHI、AUP和AEP分别为0.813、15.1%和23.9 kg·kg-1。因此,合理施磷可显著提高菊芋成熟期块茎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各生育期生理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菊芋适宜施磷量为105~150 kg·hm-2。  相似文献   
68.
采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化草甸和温性草原4种西藏高原典型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定点观测数据,分析其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高寒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最高,其中围网草地年均地上生物量达384.45 g·m-2,比无围网草地地上生物量高73%,且是温性草原类草地生物量的6倍,是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类草地的12~14倍,与自由放牧相比,围栏禁牧措施可以明显提高草原地上生物量,是改良退化草地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温性草原草地生产力大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城市附近山地草地生物量明显大于远离城市的地区,表明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天然草地放牧强度,是恢复退化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属半干旱气候类型的西藏高原中部,降水是制约草地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绝对增长速率和相对增长速率季节动态均在生物量达到高峰期前为正增长,之后为负增长。区域水热条件差异及其季节性变化导致了不同草地类型或同一类型不同区域的草地最快生长期出现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69.
低温下番茄幼苗生长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低温下番茄幼苗生长的遗传规律,选用4份耐低温能力不同的番茄品种(系)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模式.调查适温、低温条件下的幼苗生长速率.应用Hayman和Griffing的数量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下番茄幼苗生长的遗传为不完全显性.回交效应显著.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作用不显著,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加性效应更为重要,亲代与子代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0.

The spotted-wing drosophila, 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 is an invasive pest causing significant damage to soft skinned fruits. Control of D. suzukii is critical since there is no tolerance for infested fruit in the market. While most insecticides control one or more D. suzukii life-stages (e.g., egg, larvae, and adult), the impact of insecticides that are toxic to immature stages  is unclear on the subsequent generation of a field population. Insecticides were applied at field recommended rates on cherries and blueberries in the laboratory to determine immature D. suzukii mortality. Spinetoram, cyantraniliprole, malathion, methomyl, spinosad, and phosmet resulted in relatively high mortality of all immature life stages. Zeta-cypermethrin, cyclaniliprole, and fenpropathrin resulted in lower mortality of egg and all larval instars. Malathion was also applied to lowbush blueberries with different fruit sizes (small, medium, and large)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rates depending on fruit sizes. Mortality data from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parameterize a refined D. suzukii population model. The model revealed that the timing and order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 classes are important to control D. suzukii population. Model runs that included early applications of more effective insecticides resulted in high immature mortality and greater reduction of D. suzukii populations compared to treatments applied l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