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303篇
农学   558篇
基础科学   186篇
  462篇
综合类   799篇
农作物   153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盾壳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其在土壤中的存活数量直接关系到防治病害的效果。然而目前没有对土壤中盾壳霉直接计数的方法,构建一种简单易行的土壤中盾壳霉计数方法对研究盾壳霉在土壤中的存活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构建了潮霉素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双标记盾壳霉菌株,并测定转化子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菌核致腐能力,初步分析了该方法计数土壤盾壳霉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潮霉素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以稳定地遗传和表达,并且部分转化子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菌核致腐能力与出发盾壳霉菌株JNCM没有显著差异。加入土壤中的盾壳霉转化子可以在含潮霉素(50μg/mL)、氯霉素(100μg/mL)和链霉素(100μg/mL)的PDA平板培养,杂菌得到充分抑制,呈现绿色荧光的盾壳霉转化子被有效检出,检出限达到2×103个/g土。本研究所构建的计数方法能有效检出施入土壤中的盾壳霉并进行活菌计数,可以用于盾壳霉JN-CM产品在土壤中的定殖、生长、繁殖和存活情况的研究。应用双标记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接种量和添加菌核等条件下盾壳霉JN-CM在土壤中的存活规律。结果显示,在含有核盘菌菌核的土壤中,盾壳霉JN-CM可以通过重寄生维持一段时间(12周)的数量增长,在长达半年左右(24周)的时间里其存活率仍然可以维持在65%左右。在不含菌核的土壤中,在一般土壤温度(10~20℃)范围内,无论土壤水分含量高低,其半年存活率也可以维持在5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连续施用盾壳霉JN-CM生防制剂,可以使其数量在土壤中长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范围,达到长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调查了保山市烤烟地杂草分属35个科,计136种。本文记录了各种杂草的生活周期、生态特性;研究了砜嘧磺隆(rimsulfuron)、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敌草胺(napropamide)、丁草胺(buta-chlor)、仲丁灵(butralin)、草甘膦(glyphosate)、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仲灵·异噁松(clomazone·Butralin)、苄·乙(bensulfuron-methyl,acetochlor)等10余种除草剂的使用技术关键,并成功地将砜嘧磺隆、异丙甲草胺等应用于烤烟地化学除草,累计推广面积4.6147万hm2,平均除草效果达80%~90%。  相似文献   
993.
2013~2014年在北京各区县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利用黑光灯诱集昆虫,经对诱集昆虫标本的分类和鉴定,确认134种蛾类为北京新纪录种,它们隶属于11科113属。其中4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帕委夜蛾(Athetis pallidipennis Sugi)、蒙逸夜蛾(Caradrina montana Bremer)、蒲裳夜蛾(Catocala puella Leech)和草螟科边薄翅螟(Evergestis limbata(Linnaeus))。  相似文献   
994.
995.
中国北方部分冬麦区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温室盆栽法和培养皿法分别测定7省14个县市14块麦田的猪殃殃潜在抗药性生物型和临近非耕地敏感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温室盆栽法试验结果表明,除河北省石家庄、山西省太原、陕西省周至、山东省泰安采集点麦田猪殃殃生物型对苯磺隆仍处于敏感状态外,其它地区麦田猪殃殃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倍数在1.6~4.3之间,其中河南省许昌采集点抗药性最高,达4.3倍,安徽省太和、陕西省华县采集点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均为1.6;培养皿法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许昌采集点抗药性较高,抗性倍数为2.2,而安徽省太和、陕西省华县采集点抗药性较低,抗性倍数分别为1.9和1.7。两种方法的抗性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6.
三种不同波长绿-黄光对甜菜夜蛾产卵生物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杂食性农业害虫,近年来,在全国部分省区发生逐渐加重[1]。目前,国内外已有应用黄色光对农业害虫进行有效防治的报道,如八濑顺也[2]报道利用黄色灯防治蔬菜上的棉铃虫、甘蓝夜蛾和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997.
998.
利用假茎注射吡虫啉防控香蕉蓟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专用注射器在香蕉花蕾刚现出时,通过假茎注射吡虫啉防治蓟马。试验1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250、300倍液,每株注射40mL;试验2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液,每株注射20、40、60mL。结果表明:试验1和试验2的各处理对香蕉植株均没有药害。试验1中,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液对蓟马的防效为82.4%,与常规处理差异不显著,而稀释250、300倍液的防效为75.5%、66.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试验2中,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倍液3个注射剂量处理对蓟马的防效分别为77.9%、86.3%、89.6%,注射20mL的防效显著低于注射40mL和60mL的处理。在生产中,利用香蕉假茎注射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蓟马,考虑防效及成本,推荐浓度为稀释200倍液,每株注射40mL。该施药方法节省了农药使用量、施药时间,操作简便,达到了农药减量与确保防效并举的效果,为香蕉生产中减量使用农药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99.
Aphids (Aphididae) are major agricultural pests that cause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of crop plants each year by inflicting damage both through the direct effects of feeding and by vectoring harmful plant viruses. Expression of double‐stranded RNA (dsRNA) directed against suitable insect target genes in transgenic plants has been shown to give protection against pests through plant‐mediated RNA interference (RNAi). Thus, a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and effective strategy for insect pest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 plant‐mediated RNAi for aphid control has received clos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RNAi in insects and the so far explored effective RNAi target genes in aphids,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plants for aphid control and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this regard a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using plant‐mediated RNAi for aphid control are discussed. This review is intended to be a helpful insight into the generation of aphid‐resistant plants through plant‐mediated RNAi strategy. © 2016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