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9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1篇 |
农学 | 113篇 |
基础科学 | 109篇 |
173篇 | |
综合类 | 277篇 |
农作物 | 55篇 |
水产渔业 | 32篇 |
畜牧兽医 | 188篇 |
园艺 | 37篇 |
植物保护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公牛,体外人工瘤胃试验按不同纤维素酶的添加量分为6个组。分别是复合纤维素酶组(66.7、200、100mg/kg)和单一纤维素酶组(66.7、200、100mg/kg),人工瘤胃培养96h,测定产气量、瘤胃液PH值、干物质消失率、培养液中的NH3-N、TVFA产量及乙酸、丙酸、丁酸的产量,用以确定人工瘤胃内添加纤维素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产气量上看,复合纤维素酶100mg/kg组的产气量最大,96h时比对照组多产气23.7%(P〈0.05),产气量最小的是单一纤维素酶66.7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从pH值看.96h除复合纤维素酶3组比对照组低0.2,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96h复合纤维素酶100mg/kg组的干物质消失率比对照组高7.57%,其次是复合纤维素酶200mg/kg组比对照组高5.6%;NH3-N含量从0h~24h逐渐下降24h时最低,24h~96hNH3-N含量逐渐上升。12h~96h复合纤维素酶3组的NH3-N浓度在各组中均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0.92、2.74、3、6、4.3mg/100ml,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96h,复合纤维素酶3的乙酸和TVFA含量最大.比对照组高7.62和9.16mmol/L(p〈0.05)结论:复合纤维素酶效果优于单一纤维素酶,其中复合纤维素酶100mg/kg组试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黄河源区果洛州玛沁县建植14年的垂穗披碱草 (Elymus nutans) 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针对以甘肃马先蒿 (Pedicularis kansuensis) 和黄帚橐吾 (Ligularia virgaurea) 为主的阔叶型毒杂草,选择6种除草剂及5种复配剂进行防除试验,6种除草剂为单一除草剂,即2, 4-滴丁酯(A)、使它隆(B)、龙拳(C)、阔诺(D)、刹阔(E)、苯磺隆(F) ;5种复配剂为2, 4-滴丁酯与其他除草剂的复配剂,即(A + B)、(A + C)、(A + D)、(A + E)、(A + F)。结果表明,喷施B、F、A + E除草剂不同程度地降低黄帚橐吾的高度、盖度及生物量,且F和A + E对生物量影响显著 (P < 0.05) ;A、E、F、A + B、A + C和A + F 6种除草剂显著降低了甘肃马先蒿的高度、盖度及生物量(P < 0.05);复配除草剂A + F能有效防除群落毒杂草,防除等级达到最高3级,A + E处理下牧草的盖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 (P < 0.05);喷施除草剂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但均匀度指数比对照略高。通过鲜重防效评价了11种处理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防除黄河源区栽培草地的毒杂草可选择A + E、F、A + F 3种除草剂。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enrofloxacin resistance among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obtained from chickens by determining mutant-prevention concentrations (MPCs) and sequence the 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s (QRDRs) of gyrA and parC genes in selected isolates. SAMPLE POPULATION: 15 chicken-derived E coli isolates. PROCEDURES: For all isolates, MPC and 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 of enrofloxacin were determined. The MPCs and maximum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s attained with enrofloxacin doses recommended for treatment of E coli infections in chickens were compared. Mutation frequencies and QRDR sequence changes in gyrA and parC were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In 2 of 15 E coli strains, MPCs were low (0.016 and 0.062 microg/mL), MPC:MIC ratios were 2 and 4, and the GyrA and ParC proteins had no mutations. In 9 susceptible isolates with a GyrA point mutation, MPCs ranged from 2 to 16 microg/mL. For isolates with double mutations in GyrA and a single mutation in ParC, MPCs were > 32 microg/mL (several fold greater than the maximal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enrofloxacin in chickens); mutation frequencies were also much lower, compared with frequencies for single-mutation isolates.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For E coli infections of chickens, MPC appears to be useful for determining enrofloxacin-dosing strategies. The high MPC:MIC ratio may result in enrofloxacin-treatment failure in chickens infected with some wild-type gyrA E coli isolates despite the isolates' enrofloxacin susceptibility (MICs 0.125 to 1 microg/mL). For infections involving isolates with high MPCs, especially those containing mutations in gyrA and parC genes, treatment with combinations of antimicrobials should be adopted. 相似文献
4.
5.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生殖特性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朝鲜碱茅单化群落独立株丛的大样本取样和对正常花序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的生殖特性。朝鲜碱茅种群话营养繁殖数量性状之间有较强的规律性。丛分蘖数、丛地上生物量、丛生殖枝数和丛生殖技重分别与丛径之间,以及丛生殖枝重与丛生殖枝数之间均为线性正相关,丛生物量随着丛分蘖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朝鲜碱茅种群在整个生殖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有序性。圆锥花序各节位上的小穗数量呈伽玛分布。各节位上的小花数量随着节位的增高呈Logistic曲线形式减少。小穗数和小花数均随着节位的增加呈y=ae(-b/x)饱和型指数曲线形式累积增长。 相似文献
6.
2003年4月中旬,济宁某种鸡场连续孵化3批种蛋,孵化期间均发生大批胚胎死亡,出壳的雏鸡表现弱雏,成活率极低。经询问种鸡饲养状况和观察死亡胚、死亡雏鸡的症状,确诊为种鸡维生素B2缺乏症。送检的死亡胚胎和1日龄死亡雏鸡症状基本相似。胚胎多在孵化后12-14天死亡,死胚颈部弯曲,足肢缩短,关节变形,水肿,比相同日龄的正常发育胚要小。死雏的特征性症状非常明显,即所有的雏鸡均无绒毛,只在胸部、背部、颈部等部位无规则地出现疏密不一的棒状羽,短而粗,有的羽毛紧贴于皮肤呈结节状。多只死雏表现典型的“鹦鹉嘴”,嘴尖而短,喙部向里侧弯曲,使得…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野古草无性系种群的营养繁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野古草是典型的无怀系禾草,分蘖节存活时间最多为4a。割草场和放牧场野古草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放牧能增加2、3龄分蘖株的形成与存活;野古草无性系种群1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明显高于2龄级;割草场和放牧场的野古草无性系潜在种群均于增长的年龄结构。以硌潜在种群的数量估计,割草场将保护翌年群落的优势种地位和作用;放牧场具有向优势和演替的潜在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ACCC30536中克隆获得一个葡聚糖酶基因Glu1,其cDNA全长984bp,编码327个氨基酸。该葡聚糖酶属于Glyco-hydro-12家族,推测为β-1,4-葡聚糖酶,与深绿木霉IMI 206040的Glycohydro-12家族蛋白(XP_013940397.1)有91%相似性,且亲缘关系较近。运用qRT-PCR技术检测9种诱导条件下棘孢木霉Glu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lu1基因能参与棘孢木霉对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lis)或杨树病原菌的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蛋白rGlu1。酶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45℃,且酶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5h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比较饲粮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平均体重约为32 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21 mg/kg莫能菌素、4×109CFU/kg地衣芽孢杆菌、3.2×109CFU/kg酿酒酵母菌、1.1 g/kg复合生物制剂(地衣芽孢杆菌≥6×109CFU/g、酿酒酵母菌≥4×109CFU/g、碱性蛋白酶≥1 000 U/g)。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每2 d记录1次采食量,每20 d进行1次称重,当复合生物制剂组羊只的平均体重达到约50 kg时,每组选取10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组织器官重量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复合生物制剂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和复合生物制剂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复合生物制剂组复胃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生物制剂组复胃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莫能菌素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复合生物制剂组小肠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莫能菌素组(P0.05)。3)酿酒酵母菌组肾脏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内脏器官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从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作用效果来看,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复合生物制剂可以替代莫能菌素,地衣芽孢杆菌好于酿酒酵母菌,复合生物制剂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