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6篇 |
免费 | 164篇 |
国内免费 | 5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20篇 |
农学 | 843篇 |
基础科学 | 395篇 |
702篇 | |
综合类 | 1324篇 |
农作物 | 269篇 |
水产渔业 | 165篇 |
畜牧兽医 | 702篇 |
园艺 | 204篇 |
植物保护 | 2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98篇 |
2020年 | 172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162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190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283篇 |
2011年 | 319篇 |
2010年 | 329篇 |
2009年 | 265篇 |
2008年 | 271篇 |
2007年 | 274篇 |
2006年 | 257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调查吉林省长春市周边地区(榆树、农安、九台、双阳和德惠)腹泻梅花鹿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对梅花鹿源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并对所得菌株进行玻片凝集法确定血清型;用平板扩散法或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PCR方法检测9种耐药基因。共得到127株大肠杆菌,84株大肠杆菌属于36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47株属于11种血清型,即O2,O7,O9,O21,O26,O87,O126,O128,O138,O142和O154;所得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基因strB、strA、aadA、tetA和sul2在被检菌株中最为流行。菌株对磺胺类和四环素耐药性最严重, 而且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性;对阿莫西林、卡那霉素较为敏感。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2.
133.
2009年1月11日,北方森林动物园发生一起自繁自养的亚成体东北虎感染巴氏杆菌死亡病例。本病例从发病到死亡共5 d时间,病程较短,以食欲下降至废绝,饮水量不变,精神沉郁,口腔腺体分泌增多、流涎,呈滴水样,腹部疼痛感明显为特征,口服诺氟沙星和多酶片治疗无效后改用肌注头孢哌酮钠和庆大霉素治疗,3 d后出现神经症状抽搐死亡。剖检肝脏表面有大量的针尖大小黄白色点状坏死灶。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观察薯蓣丸加减方对鼻咽癌放疗患者EB病毒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第1天给予口服薯蓣丸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在开始放疗第1天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EB病毒DNA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血浆E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 薯蓣丸加减方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5.
荸荠枯萎病在我国各个荸荠Eleocharis dulcis产区普遍发生,是影响荸荠产量的重要病害。为有效防治该病害,于2010—2012年调查了湖北省荸荠枯萎病的田间发生动态,并进行了荸荠品种抗病性评价、室内药剂筛选及药剂处理球茎盆栽和田间试验。3年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表明,荸荠枯萎病于8月中旬开始发生,8下旬—9月上旬温度适宜,病害开始缓慢增长;9月下旬—10月中旬为该病发生的高峰期;病情指数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但各年份的病情指数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均无显著相关性。沙洋荠、肇庆荠、韶关马坝荠、桂林荠-1品种对荸荠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10%苯醚甲环唑、25%多菌灵、40%氟硅唑和25%嘧菌酯4种药剂处理球茎均有利于荸荠出苗。经多菌灵和氟硅唑处理的球茎假植到大田2个月后对荸荠枯萎病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22.3%和27.0%,而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该病基本无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6.
采集了城关、松柏、桃川、允山、夏层铺5个植烟乡镇的104个土壤样品,研究了江永植烟土壤有效锰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良江永植烟土壤和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江永县植烟土壤有效锰含量适中,均值为19.56 mg/kg,变幅为3.80~93.80 mg/kg,变异系数达到93.30%,有效锰含量处于适宜范围的样本比例为49.04%。土壤有效态锰含量会随pH、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升高而降低。4个影响因素pH、有机质、全磷、全氮中,尤以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锰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Preliminary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bile acid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lipid metabolism of juvenile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ed plant ingredient‐based diets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9‐week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bile acids (BAs) on juvenile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s of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arameters relevant to lipid metabolism. Each of five vegetable protein‐based diets containing BAs at a level of 0, 0.05, 0.15, 0.45 or 1.35 g/kg diet was fed to three replicates with 40 fish (8.2 g per fis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ight gain (W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in BAs from 0 to 0.15 g/kg diet and the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a higher BA supplementation. Dietary B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rude lipid content in the whole body, muscle and liver tissue of GIFT. Fish fed diet with 1.35 g BAs/kg diet developed serious nuclear migration and vacuolization in hepatocytes. Gall bladder appeared to contain white solid and has fragile capsules. Dietary BA supplementa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activities of lipid metabolism enzymes in liver and intestine. In conclusion, dietary bile acid supplementation (0.15 g/kg) can facilitate the lipid metabolism and therefore promote the growth of tilapia. However, overdosed dietary BAs induced gallstone development, disrupted lipid metabolism and depressed the growth performances of GIFT. 相似文献
140.
Spatial pattern of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 storage at the alpine tundra ecosystem of Changbai Mountain,China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和养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关注,尤其是对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目的是长白山高山冻原系统土壤碳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碳在Meadow alpine tundra vegetation (MA)中显著地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在每一植被类型中,表层(010 cm)碳含量显著地高于1020 cm的土层;土壤氮的分布格局是氮素在表层和1020 cm土层变化规律相似;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磷在Lithic alpine tundra vegetation (LA) 中显著地低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土壤钾浓度在Felsenmeer alpine tundra vegetation (FA) 和LA中显著地高于其他植被类型,但在每一植被类型中土壤钾浓度随土壤深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同深度土壤硫在MA中显著地高度其他植被类型;对每一植被类型而言,C: N, C: P, C: K 和C: S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除了在SA的表层外,表层的土壤C: N高于1020 cm的土层。在长白山高山冻原系统中,随植被类型的变化,土壤碳和养分储量有着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参29表3图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