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9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林业   511篇
农学   552篇
基础科学   273篇
  758篇
综合类   2522篇
农作物   421篇
水产渔业   299篇
畜牧兽医   979篇
园艺   439篇
植物保护   27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0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oil pH declined from 5.9 to 5.0 in 8 years beneath plantations of Eucalyptus saligna (Sm.) in Hawaii. In stands of Albizia falcataria, (L.) Fosberg, the soil pH change was more dramatic, declining from 5.9 to 4.6. We measured several components of soil acidity beneath four mixtures of the two tree species to gain insight on the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decline in soil pH. These components were studied using an empirical method of comparing acid quantity, degree of neutralization (depletion of base cations), and acid strength. The decline in soil pH differed between species as a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neutralization of the soil exchange complex; the larger decrease in soil pH under Albizia was produced by greater acidification of the exchange complex. Empirical titration curves suggested that differences in acid strength moderated the divergence in soil pH beneath the species. Had the acids accumulating in the soil under Albizia been as strong as those in the Eucalyptus soil, the difference in soil pH would have been greater. Though the two species had contrasting effects on soil pH, the differences in degree of neutraliza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pH decline, were small compared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cations stored in tree biomass. Continued supply of nutrient cations (from weathering or fertilization) will ultimately control both the extent of soil pH decline and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sustained by the forest.  相似文献   
2.
3.
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氮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氮分配的角度研究了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埋植褪黑激素显著影响绒山羊体内氮物质分配,短光照或埋植褪黑激素显著提高绒山羊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水平,并使其他相关激素如催乳素(PRL)、胰岛素(INS)、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瘦素(LEP)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结果使毛绒氮的沉积增加,体氮的沉积减少。短光照条件下毛绒氮和体氮的沉积分别为33.7%±0.64%和66.3%±0.64%;而长光照条件下则减少毛绒氮的分配量,增加体氮分配量,毛绒氮和体氮的沉积分别为23.6%±0.46%和76.4%±0.46%。短光照和褪黑激素之间有强烈的互作效应,短光照埋植褪黑激素组毛绒氮和体氮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6.1%±0.79%和63.9%±0.79%。试验期绒山羊的产绒量平均增加(338.83±72)g,比普通绒山羊提高73.86%,新生羊绒的品质符合纺织工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典型城区环境与郊区环境下大叶黄杨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城区环境相对于郊区环境,大叶黄杨的胞间CO2浓度、叶面水气压亏缺、蒸腾速率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CO2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较低,净光合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不同环境下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面水气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的响应关系.不同月份两个样点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都不相同,总的来看,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温度和湿度状况影响着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城区环境下大叶黄杨同化CO2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肌肽是存在于动物骨骼肌和大脑中的一种水溶性二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概述了肌肽的构成、代谢、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前,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在植物转基因中被广泛采用。该方法发展历史长,技术也比较成熟,但转化率不高,重复性差[1]。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Son i-cation assistedAgrobacterium-m ed iated transform ation,SAAT)是一种将农杆菌介导法和超声波直接转导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1引言玉米酒糟副产品已越来越常见,这也促使畜牧生产商不断的投诸于这种饲料。依阿华肉牛研究中心发现:在依阿华州,较饲育场其它生产商相比,牛犊饲养人员较少的利用这一饲料资源。而由Leopold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基金赞助的一项维期三年的试验项目正是旨在研究评价不同的饲喂生产雌性肉牛牛犊的方案。(注:此报告为第一年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远缘杂交育种是目前牡丹、芍药品种改良和育种的主要方法,而远缘杂交不亲和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从牡丹、芍药远缘杂交授粉后不亲和应答相关的柱头差异蛋白与转录组方面深入研究,揭示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为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粉玉奴’自交、芍药‘粉玉奴’与牡丹‘凤丹白’杂交为供试材料,在授粉后24 h采取柱头,分别进行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TRAQ)和转录组技术分析。对所获得的蛋白和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中可能与远缘杂交不亲和相关的基因进行定量PCR验证。【结果】利用iTRAQ技术分析牡丹、芍药远缘杂交后柱头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共鉴定到685个差异蛋白,富集到了188条通路,其中显著富集的Pathway有18条。与不亲和授粉相关代谢通路有RNA降解、钙信号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MAPK)信号途径、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在RNA降解代谢通路中,烯醇酶(Enolase)、热休克蛋白DnaK(HSP70)及病菌抗原(GroEL)均...  相似文献   
9.
赤壁市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以北与湖南接壤,是湖北省产粮大县和优质稻板块基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3万hm2.水稻种植模式单、双季并存,一季稻桥梁田多,且插花种植,稻田生态环境适宜水稻二化螟为害.近几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种植结构和栽培制度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了水稻二化螟连续大发生,且发生量大、发生期早、发蛾峰次多、盛蛾期拉长和发育极不整齐等特点,已成为水稻重大生物灾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安全.为有效控制二化螟的为害,笔者根据近几年对水稻二化螟跟踪调查和综合防治实践情况,分析其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夏闲期种植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养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种植绿肥作物对关中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效果,在夏闲期种植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var)、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等四种绿肥作物,以免耕休闲为对照,分析了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土壤速效养分动态变化及其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夏闲期种植绿肥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量主要受绿肥的养分含量以及生物量影响。与对照相比,种植并翻压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紫云英和草木樨,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冬小麦依次增产21.1%(P<0.05)、24.3%(P<0.05)、6.0%和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